本次調研活動的主要內容如下:
1、DMF一季度景氣度大幅下行,主要原因是什么?其他煤化工產品(比如醋酸、乙二醇)沒有見到價差如此大幅下滑。后續 DMF景氣度怎么看?
答:從去年4季度開始,受需求端恢復不及新增產能釋放對市場供應沖擊的影響,DMF市場供需弱平衡的局面被打破,行業內競爭加劇,開始走向價值回歸道路,DMF價格大幅下滑。國內目前已經建設完成以及在建設中的DMF項目合計產能約65萬噸,產能均在10萬噸級別以上,假設上述DMF擴產產能全部建成投產,預計2023年我國DMF產能將達到168萬噸左右,市場供應壓力將大幅提升,屆時將面臨新一輪殘酷的行業洗牌。
2、請問公司的煤炭采購模式是怎樣的?如何展望Q2乃至全年的長協煤價?
答:子公司興化化工的煤炭作為其主要原料占產品制造成本的68%左右,所以從源頭上降本增效是公司應對市場競爭的主要抓手,公司積極采取電商平臺電子競價與長協合作相結合的方式實現主要原料的保供,其中長協部分煤炭價格嚴格執行協議計算約定(按照國家發改委規定的公式計算),以不高于當期市場價格進行結算,切實維護雙方共同利益。長期來看,長協煤價肯定優于市場煤價。
3、公司能實現DMF和甲胺的靈活調產嗎?目前是怎樣的幅度?
答:公司甲胺裝置主要產品為10萬噸甲胺(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DMF。一甲胺和三甲胺的產量分別約為1萬噸/年,二甲胺的產量約為8萬噸/年,其中生產DMF需消耗6萬噸左右。去年我們混胺及DMF的外售量分別約為6萬噸和10萬噸,公司可以根據二甲胺和DMF利潤貢獻大及時對產品結構調整,但同時要兼并考慮戰略用戶的保供需求。
4、請簡要介紹一下公司引進煤制乙醇工藝技術的背景和歷程
答:乙醇作為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工業上常通過糧食發酵或石油裂解來制取。然而這兩種方法都不完美:糧食發酵面臨“與人爭糧”的尷尬,石油裂解成本較高且會加劇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因此,“煤制乙醇”對我國具有重要意義。2014年,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所長劉中民團隊在煤制乙醇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具備工業化示范條件。煤制乙醇技術取得突破,在相關成果通過中國石化聯合會鑒評后,延長石油集團與大連化物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致力于煤基乙醇技術工業化應用。同年,延長石油集團啟動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業示范項目——10萬噸/年工業示范裝置的建設。雙方成立延長中科(大連)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煤基乙醇技術及催化劑專利進行成果轉化和推廣。2017年,國家發改委等十五部委印發《關于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實現乙醇汽油全國基本覆蓋”目標。雖然,從煤經合成氣制得的乙醇并非生物質乙醇,但由于核心技術“二甲醚羰基化/醋酸甲酯加氫制乙醇”為“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創新”中的近年創新技術,奠定了我國煤制乙醇工業化的國際領先地位,對于緩解我國石油供應不足,油品清潔化、緩解大氣污染及煤炭清潔化利用具有戰略意義。同時,在國家高度重視糧食安全,不斷完善和創新糧食安全道路的當下,該合成氣制乙醇技術價值也日益凸顯。但國家尚未明確出臺關于相關產品是否能作為燃料乙醇使用的產業政策。國家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戰略逐步實施以及國內市場對燃料乙醇的需求逐步增加,給合成氣制乙醇提供了良好的市場契機。如果未來國家相關政策能夠有效突破或支持,將會對煤基乙醇產品銷售產生積極影響。
5、榆神能化50萬噸乙醇裝置目前生產經營怎么樣?何時能滿產?
答:2023年2月公司完成了重大資產重組工作——通過現金方式購買控股股東延長集團全資子公司榆神能化51%股權,至此,公司主營業務增加了乙醇類產品,完善了“一頭多尾”的產業格局,即以煤制合成氣為源頭,可兼顧生產液氨、甲醇、甲胺、DMF、醋酸甲酯、乙醇等多種產品。榆神能化于3月份正式進行試生產的,2023年一季度營業收入為4,865.65萬元,凈利潤為270.14萬元。4月份因設備問題停了一段時,5月12日恢復的生產,目前裝置負荷能穩定在80%,正在此基礎上不斷進行消缺整改,為后續滿負荷和裝置系統性能標定做前期準備,期待盡快實現達產達標。
6、公司的再融資項目進展如何?
答:2020年,公司啟動了再融資工作,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主要涉及以子公司興化化工為實施主體收購新能源公司80%股權和投資建設產業升級就地改造項目。3年來,公司會同中介機構克服種種不利因素,經歷了“兩高項目”專項核查、中央環保督察等多重考驗,加之目前證監會已全面推行實施注冊制,申請材料已平移至深交所進行審核,但我們目標不變,全力以赴,目前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已于5月17日通過深交所上市審核中心審核,后續深交所將按規定報中國證監會履行相關注冊程序,待獲得中國證監會作出同意注冊的決定后方可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