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公司生產基地的產能情況如何?
答:目前公司共有4個生產基地,2022年公司懸架彈簧和制動彈簧的產量為2285.53萬件,穩定桿的產量為216.43萬件,閥類及異形彈簧的產量為7026.02萬件。
2、募投項目產能釋放情況?
答:公司的募投項目中“新增8000萬只各類高性能彈簧及表面處理技改項目”預計在2023年第四季度有部分產能釋放,最終在2024年度的第三或第四季度全部產能釋放。“高精度新能源汽車懸架彈簧智能化生產線項目”預計在2024年第一季度有部分產能釋放,最終在2025年的第一季度全部建設完成。
3、制動彈簧單車價值?
答:不同類型的商用車軸數不同,用到的彈簧數量不一樣。一根軸在50元左右。
4、懸架彈簧單車價值?
答:傳統汽車懸架彈簧單車價值在130-200元左右,新能源較傳統汽車的單車價值有20-30%的提升。
5、為什么新能源車的價值會更高一些?
答:新能源的車輛整備質量增加,需要更高強度彈簧的性能來支撐。
6、公司彈簧產品在市場占有率情況?
答:目前公開市場暫無彈簧產品市場占有率的權威統計數據。鑒于公司主要產品懸架彈簧用于國內汽車配套,因此公司懸架彈簧產品的市場容量以發布的國內乘用車產量數據為基礎測算。公司懸架彈簧主要應用于國內乘用車新車裝配,少量應用于汽車售后市場。按每輛乘用車配套4件懸架彈簧計算,在不考慮汽車售后市場的情況下,2022年公司懸架彈簧的國內市場占有率測算為17.78%。
7、市場上主要競爭對手有哪些?
答:蒂森克虜伯、慕貝爾、中彈等。
8、跟外資品牌搶占市場,價格是否是重要因素?
答:價格的確是一個重要因素,另一個重要因素在于服務。在產品的設計開發速度上,我們是有優勢的。公司憑借自身的技術優勢、質量優勢、研發優勢、服務優勢等,與上下游供應商和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已形成了與公司發展相適應的穩定成熟的業務模式。
9、2022年公司的營收情況按產品拆分是如何?
答:2022年懸架簧62%,制動簧15%,穩定桿15%,剩余8%。
10、今年主機廠壓力比較大,是否會對公司在年降上產生影響?
答:目前的趨勢看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但不排除突發情況的發生。年降的結果受到客戶的年度采購計劃、市場變化及雙方談判結果的綜合影響,故影響程度各年度存在一定差異。公司堅持技術創新,不斷推進新產品開發及產品迭代,以獲取下游客戶的更新報價,動態維持較高的產品溢價。
11、公司的彈簧后面會往更高層面發展嗎?比如空簧。
答:空簧和螺簧受眾群體不同,我們是不同賽道的產品。兩者各有優缺點,盲測基本感受不出兩者之間的區別。從性能上來說,車身高度的升降,是螺簧+橡膠件與空簧最大的區別。
12、2021年利潤有所下滑的原因是受原材料影響嗎?
答:公司主要原材料是鋼材,21年采購均價上漲27%,影響毛利率7個點;銷售端的談判是有滯后性的,在22年有所體現;22年鋼材的價格同比下降,所以公司22年毛利率小幅提升,還有規模效應影響。
13、我們后續如果在歐洲市場開發的比較好的話,會考慮在國外建工廠嗎?
答:關于如何走出去的問題公司管理層也有在思考。
14、我們出口占比在12%左右,是不是制動彈簧占一半以上?
答:公司外銷的主要產品為制動彈簧和閥類及異形彈簧等,其中制動彈簧主要應用于商用車的制動氣室配套,為汽車提供制動力矩;閥類及異形彈簧,主要應用于汽車、軌道交通領域,用途較為廣泛。2022年度公司制動彈簧外銷占境外主營業務收入的81.28%。
15、公司對自己的規劃和定位如何?目標成為什么樣的企業?
答:公司以“鑄造品質工藝、成就民族工業”為使命,以“打造具有競爭力的世界彈簧品牌”為愿景,秉承“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經營理念,以客戶為中心,堅持品質優先和自主創新,發揮公司在彈簧研發、制造、客戶資源等方面的競爭優勢,鞏固和提升公司在汽車彈簧領域的行業地位,力爭成為國內外高端汽車彈性元件制造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