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車和非汽車行業占比?
答:2022年懸架簧62%,制動簧15%,穩定桿15%,剩余8%。懸架簧和穩定桿用于乘用車,制動簧用于商用車。
2、公司的市場占有率情況?
答:目前公開市場暫無彈簧產品市場占有率的權威統計數據。鑒于公司主要產品懸架彈簧用于國內汽車配套,因此公司懸架彈簧產品的市場容量以發布的國內乘用車產量數據為基礎測算。公司懸架彈簧主要應用于國內乘用車新車裝配,少量應用于汽車售后市場。按每輛乘用車配套4件懸架彈簧計算,在不考慮汽車售后市場的情況下,2022年公司懸架彈簧的國內市場占有率測算為17.78%。
3、制動簧這塊國內和出口占比情況?
答:公司外銷的主要產品為制動彈簧和閥類及異形彈簧等,其中制動彈簧主要應用于商用車的制動氣室配套,為汽車提供制動力矩;閥類及異形彈簧,主要應用于汽車、軌道交通領域,用途較為廣泛。2022年度公司制動彈簧外銷占境外主營業務收入的81.28%。
4、公司產品在商用車的市場空間有多少,比如單車價值?
答:不同類型的商用車軸數不同,用到的彈簧數量不一樣。一根軸在50元左右。
5、我們在行業排前三,意味著還有第一跟第二,這個格局現在是什么樣的?
答:中國彈簧產業比較散,沒有頭部效應。也不是按市占率排的,是根據綜合實力排的。只能說在我們某些客戶里跟我們競爭項目的主要是外資品牌的比如蒂森克虜伯,包括國內的像華域旗下的中國彈簧廠,在競爭中會有了解。
6、相比外資品牌,除了價格上的優勢,我們還有哪些優勢?
答:公司憑借自身的技術優勢、質量優勢、研發優勢、服務優勢等,與上下游供應商和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已形成了與公司發展相適應的穩定成熟的業務模式。
7、相比美力和華域,我們跟他們的之間的優勢在哪?
答:公司的產業鏈更長一些,我們真正的核心在材料加工方面。公司從事彈簧產業開始就深耕在彈簧的源頭。我們與鋼廠聯合開發材料,再加上我們的熱處理工藝,能讓我們實現想要達到的性能。
8、凈利率高于同行業的原因是?
答:各項因素疊加所致。一方面我們把生產線延伸了,公司有原材料自主加工的能力,自己買材料和自己做材料的利潤肯定有所不同。另一方面財務指標表現好離不開公司對各項費用的管控。其次我們整個產能利用率很高,所以整個產品的固定分攤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
9、我們的產品在機器人方面的進展情況如何?
答:我們產品是用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目前工業機器人這塊有量產。
10、人形機器人這塊有機會拓展嗎?
答:我們的產品目前應用的是工業機器人,對于人形機器人還未有太深入的了解。
11、工業機器人的配套價值是多少?
答:我們配套部分是在一組1000元左右。
12、公司在國內是否還有給其他的機器人企業供貨?
答:公司的策略是先從頭部企業開始,再逐步往下拓展,目前對頭部企業的產品已經開始量產,之后會進行拓展。
13、未來產品戰略規劃如何?
答:彈簧是個工業產業,汽車零部件只是其中的一個品類。公司這兩年發展最快的是汽車產業,但我們的理念是不把一個產品過度集中在一個產業鏈里,就和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概念一樣,需要進行風險分散,讓整個產業結構更加安全,使得受某個行業的波動相對減弱。
14、公司在治理方面的觀點如何?怎么看公司的文化建設和管理?
答:公司自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以來,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并結合業務經營具體情況,逐步建立、完善了由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人員組成的治理架構,形成了權力機構、決策機構、監督機構和管理層之間的相互協調和制衡機制,為發行人高效、穩健經營提供了組織保證。
我們真正的核心在原材料加工這塊。當初參觀過國外的企業去學習,他們到現在也是一直在深耕技術研發方面。我們做材料加工也是源于此,要把產品做好,還是要從底層的材料開始,立足原材料研發,把技術吃透,在市場上才會更有競爭力。另一方面,人才培養也是公司的重點。通過人才引進、內部培養以及送出去的模式(如MBA)來進行各層次的人才培養。
總體來說公司立志于打造成為百年企業。
15、穩定桿方面我們配套的客戶情況怎么樣?
答:穩定桿我們現在配套的有吉利、長城、長安、比亞迪、奇瑞等客戶。從增長率來看,未來1-2年穩定桿增速會高于彈簧。一方面是穩定桿原先基數低,另一方面是它新拿的車型比彈簧多。
16、募投項目投產時間?
答:新增8000萬只各類高性能彈簧及表面處理技改項目預計在2023年第四季度有部分產能釋放,最終在2024年度的第三或第四季度全部產能釋放。
高精度新能源汽車懸架彈簧智能化生產線項目預計在2024年第一季度有部分產能釋放,最終在2025年的第一季度全部建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