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互動問答:
1、公司如何應對金屬原材料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
答:公司作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一直采取積極措施降低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給公司經營帶來的風險,一是對遠期固定價格的合同,開展期貨套期保值或直接通過上游銅企進行點價鎖定,二是與客戶約定對合同采取銅價浮動結算、隨行就市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主要原材料波動風險,確保了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利潤。
2、國企現有一些新的考核制度,貴司能否說明該制度對公司高管考核和股權激勵的影響?
答:公司管理層的KPI主要是與公司收入、利潤、科技創新能力、兩金以及安全環保等指標掛鉤,公司將積極探索績效改革方式以助推公司競爭能力的提升。
股權激勵方面,湖南省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將省屬企業探索中長期激勵作為重要推進方式之一,具備條件的企業可向湖南省國資委申報試點。
3、目前貴司在一帶一路這個業務上,未來有什么計劃或者有什么部署嗎?
答:公司將積極跟進國家政策的導向以及海外布局的方向進行部署。
4、公司的三年行動方案,是否有具體的定量指標?比如年收入的增速。
答: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創建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范企業名單后,公司內部聚焦科技創新、產業引領、管理提升、資源整合出臺了三年行動方案以及配套的規劃目標。
5、請問特種、民品,這兩塊下游的景氣度怎么樣?
答:電線電纜行業作為國民經濟中最大的配套行業之一,是國民經濟各產業的基礎,被譽為國民經濟的“血管”與“神經”。從整個國家發展的趨勢來看,智慧電力領域、新能源領域、航空航天領域的市場景氣度較高。
6、關于進口替代的問題,哪幾個國外品牌還在國內有優勢?主要是在什么細分領域?這部分國產替代的空間有多大?
答: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高性能采煤機電纜,rov機器人用柔性臍帶纜、航空航天用輕型導線、宇航員用電纜、礦山裝備用拖曳電纜等均實現了進口替代。
目前,在高端線纜領域,國外品牌占據較大市場份額。
依照當前趨勢,企業接受國產替代進口的意愿度有所增強,市場潛力較大。
7、公司一季度收入跟利潤不匹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的原因一是市場需求偏弱,競爭激烈;二是公司為加快貨款回籠,對于現金提貨及賬期較短的訂單給予了傾斜政策,這是公司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經營現金流大幅增長的原因,也體現了公司穩健發展的市場策略;三是公司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相關成果尚未在經營數據中體現。
8、軍工、新能源等下游行業的訂單占比?增長較快的是哪些行業?
答:公司目前在手訂單較為充足。下游行業在智慧電力領域、新能源領域、航空航天領域增速較快。
9、公司未來在增速較快的領域,市場空間如何?
答:航空航天領域是國家重點發展方向,市場空間較大;電力改造貫穿于國家智慧電網升級過程中,這將是未來投資的重點之一;新能源領域如風電、新能源汽車等也有望呈現一定增幅。
10、目前公司采用智能自動化生產的比例是怎么樣的?
答:目前公司裝備能力屬于國內一流水平,公司積極推動智能自動化建設,但基于電線電纜行業離散式的制造模式,給智能自動化生產提出挑戰。公司將加快數智化建設,致力于打造數智化建設行業標桿企業。
11、海上風電、陸上風電、光伏發電用的電纜有何不同,那公司的優勢是怎樣的?
答:海上風電、陸上風電、光伏發電電纜產品的不同主要在于應用場景的差別,由此衍生對產品結構、設計、功能的不同要求。公司是致力于特種電纜研發的企業,可根據客戶的定制化需求提供良好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