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介紹公司2023年的裝機規劃?
答:2023年公司力爭實現同口徑下裝機規模在2022年基礎上增加3吉瓦,且公司在建項目正在穩步推進過程中。
2、請問在市場組件價格下降后,公司組件業務是否受到了較大影響?如何看待組件業務未來的盈利情況?
答:首先,組件上游產品價格有所下降,也會降低光伏組件產品的生產制造成本。其次,組件價格的下降,對整個光伏行業的發展有積極促進作用,會提升投資運營商的投資建設積極性,從而增加組件制造商的出貨量。從一季度的情況來看,公司下屬鎮江公司產品銷售量增加,收入增加。
公司下屬鎮江公司不斷優化產品,推出“云長”“青天”“飛燕”“女媧”等常規及差異化產品面向不同客戶需求及應用場景,積極開發國內及海外市場,拓寬營收來源。2022年度,鎮江公司經過努力,經營成果已經有所改善。
3、請問公司對剩余光伏補貼預期如何?
答:去年第一批補貼核查結果公布后,2022全年公司收到國補35.01億元,期末尚未結算的電費補貼金額92.92億元,其中國補87.84億元,較上年末減少5.10億元。可以看到政府對補貼拖欠情況正在加大力度予以解決。后續補貼發放工作我們認為會逐漸向有利于行業的態勢發展,公司正在積極關注后續核查結果公布情況。
4、公司管理人員的變動會不會給公司帶來新的戰略變化?
答:首先,公司管理人員變動是正常工作調整;其次,公司仍將專注于太陽能綜合應用,致力于光伏電站、光伏制造兩大主營業務的投資、建設、運營定位不會變化,并且會持續加大光伏裝機規模;第三,公司將持續探索光伏項目開發新模式新方案,豐富和創新“光伏+”開發模式,加強產線精細化管理,推進公司數字化經營、產數融合,持續提升管理及生產效率,鎮江公司將進一步加強國際市場開拓,不斷擴大國內外市場銷售份額;第四,科技工作方面將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深研高效光伏電池、儲能系統、光伏組件回收等領域。
5、公司下屬鎮江公司是否有申報“雙百”或者“科改企業”?
答:根據國務院國資委網站顯示,鎮江公司進入“科改企業”名單,該項工作將有利于提升鎮江公司自身改革力度、提升經營業績、提升競爭力。
6、電價市場化改革對運營商的利弊和影響?
答:公司部分大區參與了電力市場化交易。公司也有專門業務部門深入研究各地區交易規則,并組織了專項業務交流與學習,各涉及電力交易的電站大區不斷優化交易策略。目前各地區電力交易情況存在差異,未來隨著新型電力市場建設的持續推動,期待各地對于電力市場化交易的政策更加完善。同時,電站配備儲能設施為光伏電站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也創造了有利條件。電力市場化交易的改革將促進電力運營商不斷提升項目開發建設能力,對電站建設成本控制、投運后運維水平、運營水平、電力市場需求把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公司通過不斷管理提升,有信心保持盈利能力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