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基本情況介紹
公司創立于1993年,目前有儀器設備和無人化智能裝備兩個產品群,主要應用于煤炭、焦炭、生物質、固危廢、水泥黑生料等固態物質的分析檢測與管理,下游客戶涵蓋火電、煤炭、冶金、化工、建材、固危廢、檢測、科研等行業領域,產品數據為上述行業內工業企業的交易定價、生產運行、科學利用等提供依據,在減耗增效、節能環保和安全生產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公司在煤炭檢測領域積累了突出的競爭優勢。
公司采取“啞鈴型”經營模式,資源主要配置于產品設計 研發、裝配調試和營銷服務等價值鏈高附加值環節,生產僅保留軟件開發、關鍵部件和整機裝調和質檢3個關鍵環節,其他零部件均通過輸出圖紙、定制外協或外購獲得。截至2022年末,公司累計申請專利 1,060項(發明 專利 342項、PCT及海外專 利申請 53項),有效授權狀態的專利594項(發明專利143項)。
目前公司在國家級長沙高新技術 產業開發區桐梓坡路和長 興路分別擁有兩個生產辦公園區,總占地約130畝。其中長興園區占地約58畝、建筑面積52000㎡,為生產制造基地。用于無人化智能裝備生產的二號生產樓建面約20000㎡,已于2023年2月底部分投入使用。
公司聚焦細分市場,深耕“儀器”+“自動化”,持續“縱延”、“橫拓”。煤炭檢測領域的無人化智能裝備是公司煤質分析儀器的縱向自然延展,非煤領域的橫向拓展已有產品應用。
二、問答環節
1、公司下游客戶行業分布情況?下游客戶采購無人化智能裝備的主要動力和概率?
答:公司所處行業的下游客戶涵蓋火電、煤炭、冶金、化工、建材、固危廢、檢測、科研等行業領域,從銷售額角度來看,火電和煤炭位居下游客戶行業需求前兩位。公司下游客戶采購無人化智能裝備的目的是獲取客觀、真實、準確的煤質數據,以滿足其計量(貿易定價結算、碳核算)以及生產經營中安全、經濟、環保的需求。在此基礎上,客戶選擇無人化智能裝備的動因主要有:(1)減少人工:①人越來越少(人口增速放緩甚至負增長);②人不愿意干(部分環節工作惡劣,如煤炭采樣、制備);③人干不好(人是情感動物,亦受主觀或客觀因素干擾);(2)智能化升級改造,杜絕管理漏洞,提升管理能力。基于上述原因,下游客戶有動力進行智能化升級。目前,公司無人化智能裝備的需求主要來自于存量火力發電廠的燃料數智化管控改造,對于新建項目而言,尚不能肯定其會100%采購無人化智能裝備產品,但相對而言上馬無人化智能裝備的概率會高一點。
2、公司無人化智能裝備的技術壁壘是什么?
答:公司在煤炭分析檢測儀器設備領域深耕經營逾30年,擁有縱延拓展的深厚技術儲備、行業應用經驗與客戶資源積累,能準確判斷和應對行業需求的持續增長。同時,受限于較高的技術門檻和客戶認知,公司的無人化智能裝備業務通過近年的發展和迭代,在行業內取得了較為領先的研發和技術能力,以及更為全面的系統項目實施管理能力。憑借較強的技術研發水平、良好的項目實施能力以及完善的后續跟蹤服務,公司確立了自身在行業內顯著的綜合競爭優勢。
3、公司無人化智能裝備的訂單情況如何?是否還能保持去年的增速?
答:公司的無人化智能裝備2022年取得106%的同比增長,由于基數的提升,預計今年難以保持去年的增速。截至目前,本年度無人化智能裝備訂單沒有達到公司預期。
4、公司所處行業的競爭情況?
答:煤炭檢測儀器裝備是一個專業細分市場,且無人化智能裝備產品國際上沒有先例供學習、國內亦尚無標準可遵循,經過逾十年的探索迭代以及春秋戰國式的行業洗牌,公司成為行業僅有的兩家可提供“采-制-輸-化-存”全過程無人化智能裝備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制造企業之一,公司是該細分市場的龍頭企業,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5、公司經營業績季節性波動的原因?
答:由于公司下游應用客戶以大型國有企業、公立機構為主,其采購需求大多執行“立項/預算-審批-招投標-交付-驗收”流程,一般在年底或次年年初進行立項、規劃和審批,在二、三季度執行招投標采購并簽訂合同,其后進入實質性交付驗收程序。因此,公司所處行業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包括公司在內的制造商訂單和收入確認大多主要集中體現在第三、四季度,第一季度通常為淡季。值得關注的是,產品本身的技術進步和應用升級,是推動行業市場增長的重要力量,可能會對上述周期性特征產生影響。以無人化智能裝備為例,其構成復雜且帶有定制和工程屬性,相對于傳統標準的煤炭采制化設備,其生產準備和現場交付周期長,這一特征會對制造商的業務季節波動性產生影響。
6、公司海外市場的拓展是否還存在空間?
答:基于資源稟賦和產業結構,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也是煤炭分析檢測儀器設備最大的市場。公司成立有專門的國際貿易部拓展海外市場,迄今已逾10年,產品亦已出口至40余個國家和地區,并將持續開拓。然而總體而言,海外市場的銷售規模目前乃至預期均不高、在公司業務中占比很低。
7、公司已開展了兩期股權激勵,今年是否會有股權激勵計劃?
答:公司積極探索多種激勵機制,以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吸引外部優秀人才,為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公司IPO后,已分別于2018年和2020年實施兩期員工股權激勵,其中2018年期已經實施完畢、2020年期將于今年三季度實施完畢,達到了預期效果。基于經營和未來發展的需要,公司將繼續選擇股權激勵作為員工激勵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暫無具體方案。
三、現場參觀
參觀公司產品體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