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對未來發展有何規劃?
答:公司從建立之初就將原創設計業務放在公司發展戰略的首位,并逐漸形成了競爭優勢,目前公司已經成長為一家以設計創意為主的企業。公司的設計品牌鄭中設計CCD(ChengChungDesign)在2019年成為《亞洲品牌500強》中唯一上榜的創意品牌,并在美國權威專業室內設計雜志《室內設計》(InteriorDesign)評出的“2022全球十佳酒店空間設計排行榜”中,榮獲全球第一。未來,公司將繼續立足于以設計為戰略發展重點,同時加強軟裝業務的發展,持續提升品牌形象、增強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行業地位。
2、公司未來主要的業務增長點有哪些?
答:公司未來主要的業務增長點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公司將積極發展主業,持續加強設計品牌建設,公司設計業務于2022年取得收入為5.98億元,占營業收入54.59%,設計業務占營業收入的比率達到新高,進一步彰顯公司設計業務的重要性,未來,公司將繼續加強設計品牌建設,擴大設計規模和多層次市場覆蓋,同時加強市場開拓能力,積極拓展更多領域和類型的客戶,包括新能源、科技、金融、消費等更多行業,在更多區域及城市進行深度挖掘,為客戶提供更完善和細致的服務。第二,公司將繼續加強軟裝業務的拓展及團隊建設,公司軟裝業務于2022年實現收入1.56億元,同比增長92.64%,公司通過軟裝團隊的建設和擴充,加大業務拓展能力和承接能力,優化整合資源,為商業、住宅、酒店等多類型設計項目提供配套的軟裝服務。
3、公司科技方面的發展情況如何?
答:公司旗下子公司犀照科技是我們的科技品牌,通過對設計行業的深度考量,犀照科技將數字科技注入設計行業,打造了智能化的設計管理系統“IDEAFUSION兆材云庫數字化平臺”(原平臺名稱:IDEAFUSION智能物料平臺),創建全新高效的一體化供應鏈平臺,目前平臺已有超1200家供應商入駐,超21萬種物料上線,實現線上一鍵生成物料書、在線索取樣板、線上物料拼板、線上設計項目物料管理等功能,未來將上線設計協同等多項功能,持續改善設計師的工作效率和改變物料呈送方式。同時,公司研發人員緊跟行業發展態勢,積極嘗試使用前沿技術的工具,目前公司部分設計師也已經嘗試使用AI繪畫工具來提升工作效率,犀照科技也正在研發基于開源的StableDiffusion的AI應用,計劃通過已有的設計案例數據,訓練打造針對室內設計行業垂直領域的AI應用模型,目前相關計劃尚處于探索階段,未有相關商業化產品落地。
4、公司軟裝業務的客戶主要有哪些?
答:軟裝服務屬于室內設計的重要環節之一,所以所有設計業務的客戶基本也是潛在的軟裝業務的客戶。
5、公司設計業務的回款周期大概有多久?
答:公司設計業務的合同周期一般是2年,其中不同類型項目的回款周期不同,并且會受到業主投資周期的影響。一般情況下,酒店項目的回款周期在2至3年左右,商業辦公項目和住宅項目的回款周期在1年左右。公司一直堅持穩健的財務策略,持續加強合同回款把控。
6、公司未來是否還會有大額計提?
答:公司嚴格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等要求計提相應的減值準備,基于謹慎性原則真實反映公司報告期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7、軟裝業務、設計業務的回款情況如何?
答:公司軟裝業務和設計業務的回款情況良好,公司嚴格按照合同約定的重要節點按階段收取對應的款項,每個節點都有較好的控制回款措施。
8、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新簽訂單下降的原因?
答: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設計加軟裝業務新簽訂單合計2.57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3.99%,主要是由于2022年12月和2023年1月受客觀因素影響,合同談判延期或推遲情況比較突出,致使簽約率下降。同時,根據年度新簽訂單情況來看,2021年、2022年和2023年逐年有遞增趨勢,但拆分到每個季度的同比數據并未表現一致,各季度均有不同幅度波動。因此,綜合設計及軟裝業務來看,2023年第一季度新簽訂單情況屬于正常波動,且不能代表2023年全年新簽訂單趨勢。
9、公司BIM團隊發展情況如何?
答:公司不斷加強BIM團隊的建設,在方案優化能力及現場經驗等方面進行結合。目前公司BIM團隊已在建筑、結構、機電、裝飾、幕墻等方面承接了不同項目,具備廣泛的業務經驗。如近年來,BIM團隊承接了福田區既有重要建筑BIM建模項目、海能達全球總部大廈、蘇州豐隆酒店、深圳前海控股大廈、南京青奧中心、上海迪士尼等不同類型的項目。
10、2022年公司軟裝業務增長較快,但毛利率波動較大,請問是什么原因?
答:公司一直以來都有軟裝業務,公司軟裝業務規模從2019年的7,652.18萬元增加到2022年的1.56億元,在近兩年取得了快速發展。2021年公司將軟裝業務作為單獨板塊重點發展,因軟裝成本的統計口徑與往年不同,導致毛利率波動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