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資者互動交流:
1、公司訂單情況如何?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新簽合同累計金額為人民幣34.4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02%。新簽合同以及中標項目總計金額為人民幣109.3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31%。隨著新一代技術與產業變革蓬勃發展,預計基礎設施建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機場航站樓、高鐵站房、會展、體育場館、文體設施和綜合體等一號工程項目是公司的特色和優勢,公司將堅定不移地聚焦資源、做大品牌。總承包工程是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公司將立足主戰場,開辟新戰場,發揮優勢,全力以赴,創新經營,走出特色化發展道路,打造裝配式鋼結構學校、醫院、體育場館、會展中心、城市綜合體等第一品牌。目前公司在手合同充足,同時公司在跟蹤項目儲備較多,為后續良好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公司近日在杭州余杭區成立子公司浙江東南未來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是基于何種考慮?
該子公司的成立主要圍繞公司工程總承包、鋼結構建筑分包、光伏建筑一體化業務進行相關業務布局,有利于擴大公司業務規模,進一步落實公司“裝配式+EPC+BIPV”的發展戰略。
3、從公司2022年年報上看到公司光伏業務2022年的收入是426.89萬元,毛利率有26.88%,請問公司光伏業務2023年有何規劃和展望?
自公司積極響應中央“雙碳”發展戰略,持續布局光伏建筑一體化市場以來,公司以“裝配式+EPC+BIPV”的建設模式及“投資、建設、運維一體化”的運營模式來拓展光伏建筑一體化市場。公司目前在建有浙江恒逸石化有限公司(四期)分布式光伏、浙江碳一新能源責任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杭州宇厚科技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杭州江東內燃機配件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西湖體育館復建項目分布式光伏、浙江日星標準件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杭州百和利新材料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杭州東南紡織有限公司五車間分布式光伏等十余個項目。2023年,公司將繼續與光伏新能源等企業在綠色建筑一攬子解決方案與集成服務等業務上保持強強聯合、互利互贏的關系。公司將以“裝配式+EPC+BIPV”的業務模式進一步開發光伏建筑一體化市場,將建設更多綠色低碳建筑,致力于開發適用市場的光伏建筑一體化產品,同時推進BIPV相關施工、驗收等國家地方標準或規范的建立。
4、公司化纖業務經營情況?
2022年化纖行業經營環境發生了多重不利因素疊加影響,下游終端消費需求疲軟,能源、運輸、輔料等生產成本明顯抬升,原油及產業鏈相關產品價格劇烈波動,致使公司化纖業務毛利率有所下滑。隨著國內經濟形勢向好,紡織服裝下游需求逐步回暖。未來隨著國內房地產、汽車、旅游等內需以及出口等需求的不斷拉動,聚酯行業需求將繼續保持良性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