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工科技2023-06-20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精工科技2023-06-20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間
    QQ空間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調研地點 調研形式
    2023-06-20 精工科技 騰訊會議(線上會議) 特定對象調研
    參與機構
    浙商證券
    調研詳情
    1、公司基本情況介紹
    
    精工科技始創于1992年,2004年在深交所上市,總股本45,516萬元,其中控股股東中建信持股29.99%(2023年2月,歷經三年多的公司原控股股東精功集團破產重整全面落地,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中建信)。公司定位于高端專用裝備技術創新的引領者與產業升級的推動者,主要涉足碳纖維裝備、碳中和(新能源)裝備、智能建機、智能紡機等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的新能源和新材料高端裝備的研制開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先后承擔實施了100多項國家、省級科研項目,成功開發150余種高尖端、高附加值產品,擁有290多項專利,50多次榮獲國家、部、省級科技進步獎,產品遠銷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系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2、公司碳纖維裝備產業發展情況介紹
    
    精工科技碳纖維裝備制造領域業務始于2013年,初期主要參與公司原控股股東精功集團500噸碳纖維舊線的改造論證、調研等工作,同年7月,公司開始了千噸級碳纖維成套生產線的研發試制工作,通過內聯外合的發展模式,憑借公司自身的設計加工制造優勢和品牌效應,于2015年完成國內首臺套千噸級碳纖維成套生產線的研發制造。之后,公司在總結千噸級碳纖維生產線經驗的同時,不斷致力于碳纖維生產技術、工藝、裝備系統集成創新、生產線國產化推廣等工作,開展了0.4-3.3米不同寬幅的碳纖維生產線、復合材料專用裝備等新技術和新產品的開發、應用。2020年首條國產化千噸級碳纖維生產線一次性試車成功并交付用戶使用,整線核心設備預氧爐首次出口韓國。
    
    伴隨著碳纖維行業景氣度的持續提升,疊加碳纖維裝備國產替代進程持續加速,公司碳纖維裝備業務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形成了系列化、批量化的生產能力,尤其是2020年以來,公司碳纖維裝備業務累計簽署合同金額超過30億元,完成18條全國產化碳纖維生產線的交付,主要客戶位于吉林、江蘇、上海、浙江、韓國等地,產線入選國內首臺(套)裝備、獲“紡織之光”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牽頭制定了碳纖維生產成套裝備國家標準。
    
    3、公司在碳纖維行業中的核心競爭力及碳纖維生產線主要技術性能優勢
    
    公司是國內首家完成高性能碳纖維生產線全國產化的裝備制造商,也是目前國內外唯一一家具備碳纖維生產線設計、制造、銷售和服務的廠家、國內碳纖維核心設備出口的唯一供應商。
    
    從放絲機到收絲機再到廢氣系統,全部都由公司自行生產,整線已達國際先進水平,同時,公司區別于其它碳纖維裝備供應商,公司對各個環節的裝備技術以及各個裝備之間的工藝匹配已熟練掌握,可為用戶提供交鑰匙工程和一站式服務,具備交期快(10個月交付)、運行能耗低(1.8萬度電/噸)、產能大(單線>3000噸)、連續運行時間長(60天)、項目投資風險低(一次性開車)、見效快(試車即投產)、性能優越(可滿足生產T400/T700/T800/T1000等等級纖維)等顯著優勢。
    
    4、公司碳纖維裝備的主要業務領域
    
    目前,公司在碳纖維裝備業務領域主要為:一是交鑰匙工程業務:可為用戶提供交鑰匙工程和一站式服務,包括但不限于項目前期規劃、可研、廠房設計與建設、生產線設計與制造、安裝與工藝技術服務。公司承接的碳化線項目90%為交鑰匙工程。二是升級改造業務:為用戶提供現有生產線的各種升級改造服務,使生產線工作效率、產能和產品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三是提供定制化產品和服務業務:可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定制各種規格的碳纖維生產線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為用戶量身定制碳纖維生產線上的專用裝備。另外,可定制復合材料專用裝備如碳纖維罐體纏繞機,可廣泛用于制作各類型罐體、壓力容器、氣瓶、圓錐體等。
    
    5、近幾年公司主要經營業績
    
    近幾年,受益于公司各大業務板塊尤其是碳纖維裝備業務的快速發展,公司營業收入及歸母凈利潤實現逆勢高速增長,2020年-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從10.27億元增長到23.57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48.43%(其中,公司碳纖維裝備業務營業收入從2.07億元增長到15.37億元,復合增長率達172.16%,占公司營業收入比例由2020年的19.39%提升至2022年的65.20%),實現歸母凈利潤從0.28億元增長到2.93億元,碳纖維裝備業務真正成為公司的核心產業。
    
    6、公司前期簽署的碳化線訂單執行情況及目前在手訂單情況
    
    2022年度,公司碳纖維裝備重大合同執行順利,截至目前,公司與新疆隆炬、吉林化纖、吉林國興簽署的合同約定的碳纖維生產線均已交付客戶使用,目前在手訂單主要為公司與浙江寶旌簽署的碳化線合同、公司與韓國曉星簽署的一期2條碳纖維生產線的核心裝備訂單,包括放絲機、天然氣氧化爐、低碳爐、高碳爐、干燥爐、廢氣處理系統等。同時,公司與上海石化研究院、長盛科技、常州宏發等都有合作。此外,公司海外業務也在全力推進中,當前正在積極拓展土耳其、印度等國外市場。目前,公司碳纖維裝備業務仍處于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公司正在拓展新的業務模式,加快從“設備供應商”向“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進程,全力以赴拓展國內外市場,爭取更多的銷售。
    
    7、碳纖維市場未來需求情況及公司訂單獲取能力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僅2023年第一季度碳纖維擬新建項目產能近期(一期)超8萬噸,遠期總產能近18萬噸,國內碳纖維產業的高速擴張,必將促使市場對高性能碳纖維生產設備的需求。憑借近年公司在碳纖維裝備制造領域經驗積累與沉淀,公司后續在新老客戶碳纖維建設項目中訂單獲取能力和市場份額必將進一步提升。
    
    8 、 公 司 的 碳 纖 維 設 備 能 否 滿 足T400/T700/T800/T1000等級的碳纖維生產需求?
    
    碳絲的性能主要取決于原絲的品質,當原絲達到一定等級時能生產出相應等級的碳絲。公司目前的碳纖維生產線有效寬幅為0.4米—3.3米,絲束規格覆蓋1K-50K甚至更大絲束,完全可滿足用戶T400/T700/T800/T1000等高性能碳纖維的不同需要。
    
    9、碳絲與原絲的匹配情況
    
    正常情況下,原絲與碳絲的比例約為2:1,2噸原絲能生產1噸左右碳絲。
    
    10、公司碳纖維裝備售價及產能
    
    目前,公司碳纖維生產線覆蓋大小束絲碳纖維的生產,公司可以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定制1K—50K各種寬幅碳纖維生產線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碳纖維生產線的售價主要根據客戶的配置定價,寬幅3米的大線標準配置售價為1.75億元至2億元,可年產碳纖維3,000噸以上,寬幅2米以下的小線標準配置售價為1.20億元至1.50億元,可年產碳纖維300噸至1,500噸。
    
    11、公司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務發展近況
    
    公司新能源裝備制造領域始于2005年,于多晶起家,歷經5年時間,于2010年在光伏裝備領域成功完成了產業轉型、升級。之后,對單晶爐的研發停滯了一段時間,在本次控股股東變更后,在產業布局和產業定位中經過多次討論,結合公司本身在新能源領域有較好的基礎,最終決定全面轉戰單晶爐裝備市場,重拾公司的業內品牌地位。按照“產業化、系列化、成套化”的發展思路,通過產品的不斷升級換代、工藝技術提升,成功研制出JDL系列單晶爐、JXQ系列金剛線切片機、JCL系列沉積爐、高溫純化爐等裝備并在客戶試用中,力爭在后續新一輪發展取得良好的業績。
    
    12、控股股東變更對公司治理方面的影響
    
    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中建信后,公司僅在董事會成員方面做了適當調整,整個經營管理團隊保持穩定,隨著新控股股東的賦能和支持,公司現有產業轉型升級、技術創新、公司治理等方面進一步提升,并將加快驅動公司智能制造生產體系和產業創新發展。
    
    13、新控股股東對公司的定位
    
    2023年2月,公司新控股股東中建信入駐后,公司在產業布局方面,通過產業歸并、資源整合、組織架構調整,已形成“二主二輔”的產業發展格局,二主產業為:碳纖維新材料高端裝備和新能源高端裝備。二輔產業為:智能建機、智能紡機。后續,公司將立足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信息化,緊抓國家對碳纖維產業、新能源產業、裝備制造業的政策扶持力度,聚焦“二主二輔”產業,通過產業經營與資本運作的良性互動,持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規模化生產能力、核心競爭能力,實現企業內生式增長與外部擴張的同步跨越,努力將公司打造成為主業突出、技術領先、治理規范、具有核心競爭力國際一流的高端裝備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提供商。

    免責聲明:數據相關欄目所收集數據,均來自第三方個人或企業公開數據以及國家統計網站公開發布數據,數據由計算機技術自動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驗,作者將盡力校驗,但不能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 閱讀本欄目的用戶必須明白,圖表所示結果或標示僅供學習參考使用,均不構成交易依據。任何據此進行交易等行為,而引致的任何損害后果,本站概不負責。

    我的收藏
    關注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獲取更多數據
    關閉 X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吹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