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源行業相關
1、今年4月份中集與美國一家公司成立合資公司,深化儲能業務的合作,這個是出于什么考慮?當前集團儲能業務情況怎么樣,有什么發展規劃?
答:儲能方面我們今年4月與美國POWIN成立了合資公司。儲能業務是集裝箱板塊的一個衛星業務,去年實現超過10億元的收入,現在發展很快,預計今年能夠翻番,我們會積極抓住儲能行業的風口,將其作為一個重點子業務來發展。
中集儲能業務的特點是做儲能的集成裝備,利用集裝箱的概念,將其轉變為大型充電寶,可以應用于工業、商業、乃至電廠。同時,我們也不局限于中國市場,通過與POWIN成立合資公司,我們在積極進軍全球市場,目前在手訂單達到十多億元人民幣規模。最近我們也在集裝箱板塊內部重組儲能的業務單元,對儲能子公司做一體化的布局和管理。
2、中集集團過去10年,多元化的戰略發展給公司業務提供了抗風險的能力,之前溝通也得知公司戰略會進一步升級,想請問集團的5年戰略規劃何時能出臺?集團新能源業務在后期規劃里可能有多大的規模?
答:集團未來五年規劃應該會在下半年三季度公布,到時會向大家詳細說明,到時也會公布關于能源業務的具體規劃。
整體來看,我們還是會重點圍繞清潔能源裝備和服務進行布局。第一個是天然氣領域,對LNG相關的裝備鏈和服務鏈進行深耕;第二個圍繞氫能,包括對于綠色甲醇路線的研究,我們也會積極推進;此外還有風電、儲能相關的業務,我們也在積極布局。
3、圍繞光伏風電方面的業務可否補充介紹一下?
答:關于光伏風電方面的業務,目前裝備方面我們主要提供塔筒、導管架、升壓站、風電安裝船等,服務方面我們也成立了專門的公司,開展風電運維服務,同時我們也在積極研究海上風場的綜合開發利用。可以講,清潔能源業務的收入規模未來一定會比當前得到進一步提升。
4、最近氫能市場關注度非常高,公司在氫能方面布局已久,想問今年有哪些新的變化,有沒有什么優勢呢?
答:整個氫能產業鏈比較長,從中集安瑞科來講,我們圍繞“制儲運加用”都有布局,形成全產業鏈布局的核心競爭力。其中,以氫能的儲存裝備和運輸裝備為主,我們主要圍繞高壓裝備進行研究。當前,國家對Ⅳ型儲氫瓶大力推進,中集安瑞科與合斯康合作布局Ⅳ型儲氫瓶,預計今年可以推出,這也形成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去年,我們氫能業務實現4.4億的銷售額,預計今年還會保持高速的增長。
5、集團能源化工液態食品新簽訂單不斷,對2023年業績如何展望?
答:中集安瑞科今年也保持不錯的增長,特別是清潔能源領域,出于對相關賽道前景的看好,我們認為能化板塊未來幾年都將保持穩健的向上態勢。
6、前5個月我們國家造船完工、承接新船訂單、在手船舶訂單都有一定的增長,大型船廠排單到3-5年后了。集團這方面的業務情況如何?
答:造船相關的一個是中集海工,以FPSO、滾裝船、風電安裝船為主,目前海工手持訂單飽滿;第二個還有中集安瑞科的SOE(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液貨系統、LNG燃料罐以及中小型液化氣體運輸和加注船的生產制造,包括LNG、LPG、LEG等燃料運輸船,當前訂單也比較飽滿。
7、近期油價有所波動,對集團海工船廠業務的影響?
答:當前油價處于正常的小幅波動。從海工行業來看,復蘇態勢比較確定,從我們在手訂單的建造節點來看,收入會得到大幅增長。預計未來3-5年,海工都會處于比較強勁的復蘇時期。
8、集團目前海工平臺的出租及處置情況如何?
答:目前,中集在手14個可租海工平臺中,出租率及費率均有所上升。
9、海工方面今年是否還有計提減值的計劃?
答:具體是否減持還是要在期末時點來做減值測試。但總體來說,當前隨著海工平臺的租金水平以及出租率的提升,大幅減值的概率降低。
二、物流行業相關
10、雖然公司一直謀求構建抗周期業務組合,但當前來看,集裝箱仍然對公司業績影響巨大;集裝箱板塊近期的經營情況如何?以及如何看待今明兩年的發展?
答:傳統干貨集裝箱2023年雖然銷量大幅大滑,但是也仍然處在盈利情況。進入第二季度,集運行業市場需求正在逐步回暖,運價及貨量都有企穩的勢頭。相比一季度,中集集團集裝箱的需求已經得到企穩回升,訂單部分排產至第三季度。我們判斷2024年應該能夠回歸正常。
從集裝箱角度來看,全球的貿易總量仍舊穩定,大盤沒有發生變化,今年新增購買需求減少,但更新淘汰率在提高,一定會消化庫存,因此我們認為明年集裝箱行業相比今年會出現反彈,但反彈多少目前不好說。從宏觀來看,人類生存發展始終對全球貿易存在需求,可以看到當前中國、美國等全球主要經濟體還是正增長的,可能增速放緩,但并沒有負增長,我們保持相對樂觀。
11、年報顯示,2022年中集集團營業收入1415.37億元,同比下降13.54%;歸母凈利潤32.19億元,同比下降51.7%,其中導致中集集團2022年業績下滑的主要因素是集裝箱板塊。公司2023年一季度的歸母凈利潤下降是什么原因?業績下滑的勢頭能否止住?公司又如何看待集裝箱行業形勢及有哪些應對措施?
答:一季度業績下滑主要還是集裝箱板塊銷售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在超級集運周期下,2021年是非常特殊的年份,透支了未來兩年的需求。可以看到,2023年整個航運市場與2021年的高位相比下滑都非常大。但得益于集團的多元化戰略,2023年除了集裝箱制造板塊和物流服務板塊業務下滑,我們的其他主要板塊,包括車輛、安瑞科等板塊都處于復蘇增長的態勢。
就集裝箱業務而言,不僅僅只有傳統干貨集裝箱,還有集裝箱儲能、模塊化建筑、冷鏈、新材等。中集集團正積極培育“集裝箱+”業務,開源拓收,呈現多點開花態勢。比如,積極研發多種適用于現代化農業、新能源汽車場景的新型產品,例如種植箱、制冷保溫設備箱集成、新能源冷藏箱、V-RACK框架箱等產品。
目前集裝箱+的業務目前還是需要點時間培育,但發展勢頭都不錯。再過2-3年,集裝箱+業務規模將為集裝箱板塊貢獻重要增量,有效平抑傳統集裝箱的周期波動。
12、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對集裝箱的需求的影響有多大沖擊?
答:集裝箱作為全球物流的基礎單元,與全球貿易活動息息相關,不僅僅只用于某一特定航線。雖然當前全球貿易格局面臨一定挑戰,但是長期全球貿易占全球工業產出的比例仍舊維持高位水平,還是在不斷發展之中的,從增幅來看雖然不會很大,但前景還是可期的,我們認為貿易格局的變化不會對集裝箱需求產生顛覆性的影響。
13、因為現在受全球貿易局勢和產業局勢影響,美國在印度、東南亞有產業鏈的有一些轉移。那中集作為集裝箱行業龍頭,會不會考慮在東南亞進行一些布局?
答:過去全球貿易的產業鏈中心主要都在中國,現在一些輕工制造類的產業的確有轉移至東南亞的趨勢,甚至將來到非洲、南美,未來會是一個全球共同發展的局面。中集作為集裝箱的領軍企業,我們密切關注全球貿易動態,并時刻加深研究。但我們認為不管如何變,中集全球集裝箱行業地位是不會變的。
14、車輛板塊現在國內、海外的業務近況如何,以及對2023年業績展望?
答:車輛板塊今年相比去年預計會有比較好的增長,上半年北美地區延續了去年的高景氣度,維持不錯的表現;同時國內業務也不斷復蘇。兩個因素疊加,我們認為車輛板塊會有比較好的增長。
15、公司在冷鏈裝備制造和冷鏈物流服務方面持續加大布局,今年這方面業務發展情況如何?有什么競爭優勢?
答:當前中集的冷鏈布局主要有4個業務類型,第一是中集車輛,在中國、美國等全球市場進行冷藏車的生產和銷售;第二個是集裝箱板塊,主要制造冷藏箱、特種冷箱以及移動冷庫;第三是物流服務板塊,主要是打通東南亞水果、中國蔬菜的跨境輸送;第四是中集的集鮮生,致力于對傳統菜市場升級改造,對特類產品進行全程冷鏈。
總體來說,中集致力于對當前我國冷鏈市場的痛點進行生態重構。一方面,我國的生鮮流通的中間環節很多;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全程冷鏈,生鮮品的損耗率達到30%以上,產品質量也無法保證。
對此,中集一方面是要減少中間流通環節,另一方面,對不同的品類實現全程精準冷鏈。由于不同的水果、蔬菜品類,對于冷鏈的溫度、裝備技術、性能要求都各不相同,中集對于冷鏈全方位的布局能夠極大程度上實現精準冷鏈,幫助延長保鮮期,將損耗降至最低。去年我們的冷鏈業務整體上達到了百億規模,未來我們對于冷鏈業務也充滿期待。冷鏈行業是利國利民的行業,也符合中集選擇業務和賽道的標準,就是“國家有需要、行業有短板、中集有優勢”。
三、集團戰略及其他
16、兩年前,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提出大力支持推進前海開發區和珠海橫琴發展,這對中集集團帶來什么影響和支持?
答:我們的戰略構想是深耕粵港澳大灣區,不僅僅是前海和橫琴,也包括香港、澳門等,這些地方都是未來中集要大力發展的區域。目前,我們在前海注冊有一百家企業,希望能夠集聚高端裝備領域的人才、研發等資源,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同時,我們也得到了前海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幫助我們在前海開發區深耕發展。
17、看到有關于回購的議案,當前股價跌破凈資產,議案通過的情況下是否會有回購的舉措?
答:公司通過董事會回購股份一般性授權事宜的議案,是為了提前做好準備,但是實施還是要看市場的具體情況,公司若有相關回購計劃,會及時公布。
18、請問坪山土地的進展情況?
答:目前政府和各部門都比較支持中集的工作,我們目標今年能夠落地完成,有本質性進展時我們會及時公告。
19、中集天達IPO已經過會,中集世聯達IPO有何進展?集團還有其他下屬企業有IPO計劃嗎?
答:目前中集天達已經過會,中集世聯達還在準備中,如有進一步進展我們會及時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