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斯特2023-07-17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康斯特2023-07-17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間
    QQ空間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調研地點 調研形式
    2023-07-17 康斯特 公司會議室&進門財經會議系統 特定對象調研
    參與機構
    開源證券
    調研詳情
    校準與測試主營業務及協同管理
    
    (1)公司技術可以與全球巨頭PK,那么創始團隊背景以及技術來源?
    
    答:我畢業于中國計量大學,專業是測量技術,董事長姜總畢業于延邊大學,物理學專業。1987年,我與姜總均在吉林省計量院工作;1998年我離開吉林省計量院,與姜總創立康斯特這個品牌,其他創始人均有出資加入。公司成立以后專注于技術,以20萬元起步,1998年當年實現收入80萬元。此后,公司趕上中國高速發展浪潮,2015年公司實現上市,并獲得工信部諸多榮譽(智能制造示范試點、百強企業、單項冠軍等),2022年,北京市給公司“數字化車間”稱號,并補助了3000萬元。公司技術與產品,都屬于國家鼓勵的領域。
    
    (2)公司總經理和董事長減持原因?
    
    答:我們沒有第二家公司,所有精力和資源都投在了康斯特。在股市低迷時,我為提振投資者信心,通過質押融資進行了增持,后面一直質押、解質押耗費了不少精力,所以我們為了一次性解決這些問題,更加專注經營,通過減持將質押融資的錢還上。
    
    (3)公司產品集中在壓力、過程信號、溫濕度儀器儀表領域,現有產品市場空間是國內40億,全球200億嗎?
    
    答:公司主要有涵蓋幾個大類業務及規劃:壓力+溫濕度+數字化平臺(SAAS產品)+傳感器垂直產業。
    
    壓力:除了現有的校準檢測設備外,也正逐步向上下游擴展。1)下游:做現場用壓力儀表,目前樣機正在測試階段;2)上游:高精度MEMS壓力傳感器,我們主要做高精度,除了自用外,其他應用場景還包括在民航、氣象等。
    
    溫濕度:主要產品是溫濕度標準儀表和過程校驗儀,未來過程校驗儀表還將會進一步拓展企業運營維保場景。
    
    數字化平臺(SaaS產品):順應國家數字化轉型政策與客戶實際需求,2022年與明德軟件合作,正式開始涉足SaaS產品,公司現有檢測產品的不少客戶對SaaS系統均存在潛在需求。
    
    從未來拓展來看,上游主要拓展高端傳感器,下游主要拓展各類表及變送器,并通過數字化平臺業務進一步釋放市場空間。
    
    (4)公司的下游是否有奔馳、寶馬、特斯拉這類車企,產品主要用在哪些環節?
    
    答:汽車里有大量傳感器,公司檢測產品會主要用于傳感器的校準,根據國內客戶在參觀德國寶馬總部后的反饋,公司的檢測產品是他在寶馬實驗室看到唯一的中國儀器儀表產品。
    
    (5)公司2020年開始擴張的契機和原因?
    
    答:公司場地不夠用,2018年選中了延慶基地,未來公司壓力現場儀表的發展,以及過程校驗儀往維保的規模化方向,均需要場地支撐,公司判斷未來市場會更有發展,因此完善技術布局后,基地建設也需要跟上。
    
    (6)過程信號產品今年增長情況?
    
    答:我們對這個產品線的預期較高,高端產品從上市開始也一直表現不錯,但是產品系列整體不夠豐富。目前,現場維保的樣機也即將發布,預計2024年會有更好的表現。
    
    (7)公司2020年布局的新產能投產后,是不是可以提高公司收入增速和增長空間?
    
    答:公司有了產能也要結合市場的情況,合理的產銷結構會讓公司在財務端有更好的表現。我們對未來有信心,儀表維保產品比標準品空間更大。以鋼廠舉例,標準級儀表定價6萬元/臺,但是標準品需求為1-2臺;維保可以定價在1萬元/臺,維保產品需求30臺,維保的空間更大,所以公司需要技術、生產、銷售三塊都需要布局。
    
    (8)介紹一下公司今年的壓力新品?
    
    A:公司壓力檢測新品主要會應用在測試場景,已經在美國展會進行了預熱,國內將會在上海9月的sensorchina展會上做大力推廣。這款產品公司市場預期會不錯,因為用戶主要是國內民營企業,有需求就能很快產生訂單,今年9月正式發布后公司就可以供貨,目前已經在做產品導入。
    
    (9)公司溫濕度產品線未來增速是否會提升?
    
    答:公司溫度產品仍在發力,長期目標希望實現溫度與壓力銷售比例為4:6,但壓力產品的價值量要更大。濕度方向產品主要放在濟南控股子公司,未來收入增長預期比較穩定。
    
    (10)如何發揮產品線的協同效應?
    
    答:公司可以對同一個客戶同時提供壓力、過程信號及溫濕度產品,銷售協同性好,未來數字化平臺還能夠進一步提高公司產品的協同性。
    
    傳感器垂直一體化
    
    (1)MEMS壓力傳感器主要應用領域以及價值量?
    
    答:1)民航領域,測飛行高度,通過壓力換算實現;2)氣象領域,通過大氣壓及氣壓變化監測,進行天氣預報;3)工業領域,應用也較多,比如壓力變送器等壓力測量設備。
    
    (2)公司MEMS傳感器可以在機械裝備里半導體、工業母機和機器人上能用嗎?
    
    答:目前公司壓力傳感器優先自用替代,還沒在這方面的應用,但是裝備精密運動一定會需要測量儀器。
    
    (3)國內壓力傳感器市場的競爭格局?
    
    答:目前國內外差別很大,美國德國日本做的比較好。國內壓力傳感器企業很多,但中高端傳感器95%以上均是進口,國內既能流片又做傳感器封裝測試的企業,做0.05級都很勉強,多數模式均為國外流片、自己做供需,部分企業設計仿真能力都不具備。
    
    (4)國外主要傳感器企業有哪些?收入體量有多大?
    
    答:有設計能力且能流片的高端傳感器廠家基本都是國外品牌,包括美國艾默生、美國泰科電子、日本橫河、美國福祿克(Fotive子公司)、英國德魯克(貝克休斯子公司)。從收入體量看,艾默生有幾十億美金;貝克休斯下屬德魯克也有幾億美金;泰科電子并購很多公司體量較大,高端產品只是其中一部分。
    
    (5)公司壓力傳感器“高端”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技術壁壘是?
    
    答:高端壓力傳感器主要有三個特征:1)測量范圍足夠寬;2)測量精確度足夠高;3)可靠性、穩定性足夠好。
    
    國外友商也有傳感器,只能做到40MPa左右,而且是諧振式路線,公司做的壓阻式在工業的適用范圍更廣。而且,公司自制壓力傳感器量程從幾百帕到100MPa,能夠覆蓋95%以上的量程,雖然德國和英國部分企業的傳感器也可以覆蓋這個量程段,但精確度不足,公司精確度可達到萬分之一。
    
    整體而言,在高精度、寬量程覆蓋兩個維度可以說公司在全球都具有競爭力。
    
    (6)公司做了高精度傳感器,低精度是不是也可以做?
    
    答:技術上沒有問題,但是低精度的毛利太低,公司不會走拼價格的模式,目前不考慮這類規劃。
    
    (7)單晶硅壓阻式傳感器精度能替代活塞式嗎?
    
    答:活塞式產品精度較低的沒有必要留下來,現在傳感器技術進步快,0.01級以下精度的活塞式產品會逐步被淘汰。
    
    (8)國外公司是否同公司類似,從校準逐步發展到傳感器?
    
    答:有,海外企業發展的成熟路徑是通過并購,TE(泰科電子)并購了海外很多傳感器公司;福祿克是從高端儀器走向高端+低端的發展模式,這種拓展方式也與公司現階段的路徑相似。仍以鋼廠為例,運維班組有時不需要用到特別高精度檢測儀表,更多的需求是集中在部分中低精度儀表,因此公司在高精度儀器儀表基礎上,傳感器是拓展這部分中低精度儀表的重要著力點。
    
    (9)國內其他企業做的高精度傳感器會拿到公司測試嗎?
    
    答:機構和大學做的壓力傳感器等感知元件都有來找公司檢測的,有些也想把產品直接銷售給公司,但公司主要定位工業需求,很多公司做不了差壓傳感器,而諧振式壓力傳感器在中高量程段很難突破。基本上國內做0.01級的壓力傳感器的試驗性產品,公司都評測過。
    
    (10)高端傳感器這塊有沒有具體規劃?
    
    答:傳感器主要包括芯片設計與制造、封裝測試、評測等環節。在第一階段,公司除了聯合設計以及芯片流片環節,其他都是自己做。現在定制的芯片正在陸續交貨,明年上半年完成量程的全部規劃,同時在兩年內實現高精度傳感器全部自用替換。
    
    (11)公司高端傳感器自產后,降本程度有多大?
    
    答:公司0.01級的高端壓力傳感器對外采購價格高的在幾萬元,便宜的也近1萬元,自產后成本目標可控制在2000元以內。在公司目前的檢測產品中,0.02級及0.05級的產品為主導,目前中試線產能可以滿足替代幾千只左右的需求。
    
    (12)公司高精度傳感器除了壓力還有其他傳感器業務嗎?
    
    答:除了壓力外,公司也會逐步開展溫度傳感器的研究。
    
    (13)儀器如果2-3年內產能擴張,未來傳感器產能是否也配套跟上?
    
    答:壓力傳感器涉及多個量程,量程段不同各量程段的用量也有差異,所以傳感器的產能釋放需要一個爬坡過程。目前,公司部分量程段的傳感器通過中試線已經用上,可以為儀器的生產提供配件,后續的產能會通過延慶基地逐步釋放。
    
    (14)客戶會指定要求采購的儀器儀表使用何種傳感器嗎?
    
    答:不需要,只要整個產品的精度等符合客戶需要即可,一般也不需要做額外認證。
    
    (15)公司工業級儀表產品的渠道建設如何?
    
    答:公司工業儀表渠道和檢測產品渠道相通,以鋼廠為例,頭部技術專家負責校準,運營班組負責測量儀表及維保,這些實際使用者及負責人,公司銷售及技術團隊去拜訪客戶時都可以進行順暢溝通,拓展新用戶的難度就降低了。
    
    同時,在傳感器垂直產品方面,公司已經做了7年的工作。公司聘請的是國內封裝做最好的工程師專家(已退休),一直在負責領導工業儀表產品的可靠性、耐腐蝕性等工作。
    
    (16)公司工業級儀表產品主要下游行業是?
    
    答:電力、冶金、石化等都是。我們的檢測產品首先是自用,高精度傳感器主要用在民航、氣象、海洋等領域,這些都有潛在需求。
    
    (17)公司在工業級現場儀表方面有哪些發展趨勢?
    
    答:現場儀表在國內外都有需求,公司整體會在國外會發力更大,經銷、線上等模式公司都是拓展方向。
    
    數字化平臺業務
    
    (1)展望一下SaaS的市場空間,主要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答:數字化是工業企業的發展方向,而如何對儀器儀表狀態進行評估則是數字化運營維護的重要著力點。
    
    公司檢測產品主要解決現場儀表硬件“測不準”的問題,數字化平臺這塊業務則主要針對計量院、鋼廠、其他電力企業等,滿足企業對標準級檢測儀表及工業級測量儀表使用狀態等數據管理及應用的需求。
    
    公司通過軟件硬件結合,可以實現儀表資產運營的高效管理,逐步由智慧計量實驗室向整體預測性維護拓展,當前硬件已經布局好,未來軟件布局也會跟上。目前公司已經有和電力企業開展數字化平臺的合作,基礎模塊穩定,后期也容易推廣。
    
    (2)未來SaaS的收入在電力行業體量能有多大?
    
    答:電力系統應用需求方面,一般一個發電集團會有幾十個廠,數字化平臺每個廠的單套在十幾萬至上百萬不等。目前,公司數字化平臺業務的重點不在銷售端,而是在產品性能的提升,僅是擴大收入規模但低利潤的模式不是我們的發展方向,因此整體預計還要花費兩年時間改造整合,逐步上量貢獻利潤。公司不擔心市場,數字化平臺未來的市場需求量很大。
    
    (3)7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批準籌建國家智能工業機器人產業計量測試中心,這個政策對公司有什么影響?
    
    答:各類產業計量中心對公司都會有一些產品需求。目前,國內已經籌建上百個產業計量中心,已經驗收的就二十多個,我們多數都有參與。伊利的乳制品產業計量中心、襄陽飛機發動機產業計量中心等,都與公司有很好的產品合作。后續,通過數字化平臺會將整個計量實驗室聯結在一起,如果沒有這套系統,整體的管理效率會很低。

    免責聲明:數據相關欄目所收集數據,均來自第三方個人或企業公開數據以及國家統計網站公開發布數據,數據由計算機技術自動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驗,作者將盡力校驗,但不能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 閱讀本欄目的用戶必須明白,圖表所示結果或標示僅供學習參考使用,均不構成交易依據。任何據此進行交易等行為,而引致的任何損害后果,本站概不負責。

    我的收藏
    關注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獲取更多數據
    關閉 X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吹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