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氣風電2023-03-28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電氣風電2023-03-28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間
    QQ空間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調研地點 調研形式
    2023-03-28 電氣風電 - 業績說明會,電話會議
    參與機構
    東吳證券,浙商證券,西南證券,天風證券,紅杉資本,長江證券,其他在線投資機構人員,太平洋證券,中信證券,國泰君安,上銀基金,國聯證券,國信證券,嘉合基金,花旗環球金融,國融基金,興證全球,中國國際金融,財通證券,恒生前海
    調研詳情
    問題1、2022年新增及在手訂單情況?
    答:截至2022年末公司新增訂單為6,206.00MW,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06.12%,其中已中標尚未簽訂合同的訂單807.95MW,累計在手訂單為9,790.15MW,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3.22%。海風和陸風新增訂單和在手訂單比例基本各一半。
    問題2、公司有何提高毛利率的措施?
    答:公司未來主要通過兩方面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一是成本端:①積極利用自身技術優勢推動成熟產品升級和新產品向大型化發展,采取各類措施持續優化經營,通過精益制造提升生產運營效率等工作進一步控本降費;②技術路線切換。如海上風機產品今年銷售訂單以半直驅產品為主,相對于直驅產品有一定的成本優勢;③積極推進技術穿透布局,從葉片、驅動鏈等關鍵核心零部件入手,從設計技術和制造工藝等方面的穿透掌握,增強公司對關鍵核心零部件技術和供應鏈的掌控能力;④繼續推進零部件的國產化生產,如主軸承、滑動軸承等;⑤在核心二級原材料上,基于項目需求,提前布局核心二級原材料,如葉片碳纖維。二是業務端:公司繼續堅持以風電業務為戰略支點,積極拓展風資源開發業務,提升后市場服務業務占有率,尋求更多利潤增長點。
    問題3、公司在滑動軸承方面的應用情況如何?
    答:目前公司部分半直驅風機產品在齒輪箱部分行星輪處采用滑動軸承技術。為進一步降低機組成本,公司目前正在研究國產化滑動軸承的替代工作。
    問題4、如何看待2023年的招標量、招標價格趨勢,預計未來幾年陸上和海上風機銷售價格走勢分別如何?
    答:根據“十四五”期間風電行業新增裝機規劃及公開數據預測,2023年全國海陸招標總量預計在100GW左右。在陸上風電全面平價,海上風電國補完全退出的背景下,整個產業鏈承受了很大的降本壓力。受平價政策驅動影響,風機銷售價格持續下降。目前陸上風機價格已逐步企穩,隨著大型化趨勢的發展,不排除每千瓦的價格還會進一步下探。海上風電為滿足平價上網要求,機組售價在現有基礎上還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目前還不能判斷是否已到達價格底部,同時呼吁行業保持理性,風機往大型化的趨勢下,實現降本的同時也需充分考慮機組的質量和安全,確保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問題5、2023年供應鏈價格談判進展?是否存在零部件交付緊張的情況?
    答:供應鏈議價目前還在進行中,但整體價格是穩中有降的,具備一定的談判空間。同時,公司會結合市場需要、原材料價格水平、戰略合作情況等多方面因素,進行最優選擇。在產品銷售訂單集中交付的部分時期,可能存在部分零部件交付緊缺的風險。為應對供應鏈可能帶來的風險,公司實施戰略采購,加速國產化進程,優化供應鏈,深入到核心部件上游原材料的供應和制造過程,加強對供應鏈的掌控,針對可能存在交付瓶頸的物料公司已經提前鎖定了資源,力爭確保有序生產與交付。
    問題6、出海業務的展望以及公司的布局?開展海外運維服務是否存在壁壘?
    答:公司目前交付的首個海外項目位于克羅地亞塞尼。克羅地亞塞尼156MW風電項目位于克羅地亞中部亞得利亞海沿岸,采用39臺電氣風電4MW風力發電機組設備。目前已順利并網。公司充分總結克羅地亞項目經驗,時刻跟蹤海外市場情況,緊跟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重點跟蹤沿線國家,明確了日韓、東南亞、東歐作為市場開拓的重點區域,拓展海外業務。在此基礎上,2023年,公司一方面會積極尋求與國內風電開發投資商的合作機會,“協同出海”,同時也將集控股股東上海電氣全集團之力,充分發揮上海電氣集團多年在海外基地的優勢資源,立足高質量產品和解決方案,實現海外市場新突破。
    針對海外市場的運維,如果是通過與當地企業組成聯合體進行生產制造的,公司會考慮在當地相應聯合成立運維團隊開展相關工作。如果是在國內生產整機并交付海外的,公司借鑒克羅地亞項目的經驗,會以自己的運維團隊為主。
    問題7、公司對海上漂浮式風機的布局及研發進展情況?
    答:2022年公司進一步加強深遠海漂浮式風電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漂浮式產品的預研,4MW漂浮式風機技術方案成功中標龍源電力全球首個風漁融合示范項目。在此基礎上公司也已經開展了10MW級以上大型漂浮式風機及配套關鍵技術的研究,啟動了16MW級漂浮式風電機組的技術預研。
    問題8、當前風資源開發體量及后續計劃
    答: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自持風場中已完成建設的裝機容量為109.4MW,在建的裝機容量530MW。同時,公司以參股形式投資了多個風電項目,根據各個參股項目的持股比例折算,共計資源持有量為370.65MW左右,其中已完成建設的裝機容量為220.65MW,在建的裝機容量為150MW。
    公司對于這塊業務采用“滾動開發”的模式,待項目建成后,或自持運營獲取發電收益,或通過項目轉讓獲取資源溢價拓展海外業務,保持公司輕資產運營。公司在自主拓展開發風資源的基礎上,還與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成立了合資公司開展該類業務,多個渠道拓展資源。
    問題9、公司技術路線介紹及路線選型?
    答:公司目前覆蓋了三種技術路線:雙饋、直驅、半直驅。其中直驅、半直驅風電機組是目前海上風電大型機組主流的兩種技術路線,都具有各自的特點和優勢。直驅機組傳動結構簡單,發電機轉速低、體積較大,但具有可靠性高、運維成本低等優勢。半直驅機組發電機轉速高、體積小、結構緊湊,但是需要重點考慮和齒輪箱等其它部件的設計配合。陸上風電主要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推雙饋和半直驅路線為主,未來隨著大型化趨勢的發展,會以半直驅為主要方向。海上風電目前在中低風速區域以半直驅路線的機型為主,高風速區域以直驅路線的機型為主,未來隨著技術的提升和半直驅機型的容量升級,考慮到成本優勢,海上產品也將主打半直驅路線機型。
    問題10、2022年預計合同虧損情況?
    答:2022年風機市場招標價格持續走低,公司新接產品銷售訂單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而在短時間內產品成本無法隨銷售價格同步下降。公司預計履行部分新接產品銷售訂單的成本將超過相應的預計收入,因而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有關規定,將相關新接產品銷售訂單的預計虧損超過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的部分,確認為其他流動負債6.8億元,綜合考慮本期轉回等因素之后,減少2022年度公司利潤總額5.8億元。
    問題11、公司供應鏈布局情況?
    答:公司已成立核心零部件葉片、驅動鏈及混塔事業部,旨在實現對關鍵核心零部件從設計技術和制造工藝等方面的穿透掌握,增強公司對關鍵核心零部件技術和供應鏈的掌控能力,有利于公司通過技術穿透提升對風電機組的質量管控,有利于公司通過對部件采購生產整個環節的穿透,更好的理解成本構成,有利于實現部分部件通過自制進一步實現降本跟產品的協同。

    免責聲明:數據相關欄目所收集數據,均來自第三方個人或企業公開數據以及國家統計網站公開發布數據,數據由計算機技術自動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驗,作者將盡力校驗,但不能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 閱讀本欄目的用戶必須明白,圖表所示結果或標示僅供學習參考使用,均不構成交易依據。任何據此進行交易等行為,而引致的任何損害后果,本站概不負責。

    我的收藏
    關注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獲取更多數據
    關閉 X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吹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