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調研地點 | 調研形式 |
2022-12-04 | 亞輝龍 | 電話會議 | 電話會 |
參與機構 |
財通基金,興業證券,方正證券,望正資產,中泰證券,鵬華基金,玄元投資,汐泰投資,泰康資產,創富兆業基金,清和泉資本,華安基金,中歐基金,信達澳銀,招商基金,盤京投資,建信基金,觀富投資,泰康養老,諾安基金,匯安基金,中昂國際投資,華寶基金,信達證券,深創投,中信證券,朱雀基金,灝霽投資,亞丁金融,浦銀安盛,金信基金,上海勤遠私募基金,宏道投資,北京金安私募基金,卓銀基金,前海開源基金,康曼德,晴亦信投資,豐倉基金,農銀人壽保險,亞太財險,寶盈基金,相聚資本,華夏久盈,中信建投資管,利幄基金,晨曦投資,工銀瑞信,東方證券資管,安信基金,火星資產,共同基金,浙江墨鋒,浙商證券,泰達宏利,汐泰資產,興合基金,五地投資,恒越基金,浙江盛投資產,思昊資產,紅年資產,國投瑞銀基金,創金合信基金,紅土基金,知恩資本,中航證券,國聯安基金,新華資產,中融基金,展博投資,德邦基金,安信資管,涇溪投資,長樂匯,永贏基金,國泰君安,天弘基金,煜德投資,華安證券,禧弘基金,南京證券,華富基金,東北證券,高毅資產,博時基金,前海睿信,廣州安創投資,中加基金,中信產業基金,大成基金,森錦投資,平安養老保險,海通證券,紅杉資本,太平洋證券,國聯證券,國金證券,仁重基金,海贏基金,深圳市同學村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國泰基金,野村證券,招商自營,興全基金,鴻道資產,天風證券,中銀資管,浦銀國際,景林資產,國盛證券,珠海市投資促進中心,龍航資產,國信證券,安信證券,海南鑫焱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天蟲資本,超弦基金,東方港灣基金,上海雷鈞資產,交銀施羅德,東吳證券,明世伙伴基金,徐星投資,中金基金,歌汝私募,招商證券,浙商基金,君榕資產,東方證券自營,華商基金,北京懷信投資基金,長盛基金,國海富蘭克林,中信建投,國壽資產,深圳新思哲,以嶺投資,嘉實基金,禾永投資,廣發基金,開源證券,星元投資,國華人壽,東亞前海,中歐瑞博,亙曦資產 |
調研詳情 |
除了已披露的信息和內容之外,本次主要互動交流內容如下: 1.請簡要介紹抗原檢測的應用場景和未來趨勢 答:新冠疫情這三年以來,亞輝龍一直走在防疫抗疫的前線,從武漢、歐洲、中國香港、日本,又輾轉到國內。無論是大陸、香港,還是日本疫情期間,亞輝龍都第一時間為同胞和鄰國提供、捐贈我們的抗原檢測產品。11月30日,廣州防疫政策調整,我們非常支持黨和國家的政策引領。奧密克戎部分毒株的傳染指數高,潛伏期短,甚至感染五個小時左右就具備傳染性,在這一前提抗原檢測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科學防疫的需要。未來個人認為較為理想的狀態是70%人群居家自測,20%的人群(例如不具備居家隔離條件)可以到方艙隔離,10%的人群(例如患基礎病)可以到醫院病房,進行有序安置。 可供借鑒的典型例子如日本和我國香港地區,日本第七波疫情爆發的主要原因,就是未分層分級收治病人,造成醫療資源的擠兌。香港也逐漸在走抗原自測的道路,公務員、弱勢群體等,政府發放抗原,居民出門之前先進行抗原自測,陰性就可以正常出行上班等,如出現陽性,有條件的居家隔離,高燒等癥狀明顯患者、基礎病患者或老年人可去方艙或醫院。確保自己是健康的,周邊朋友是健康的,相信大家都可以逐漸恢復到疫情前的生活。 2.如何保證抗原檢測結果上傳的真實性? 答:主要依靠居民的自覺性和依靠社會監督,逐步杜絕這些問題出現。 3.抗原產品的價格水平如何,未來價格是否仍有調整空間? 答:抗原檢測試劑盒一般由抗原、PVC膠板、鼻拭子、提取液、包材等組成。其中30%-40%的成本來自于原料,包括NC膜、抗原抗體和中間品等。未來三個月,受春節等因素影響,人力成本會逐漸上升。另一方面,隨著抗原需求的爆發,上游原材料成本也會攀升。各廠家可能也會出現漲價的情況。此外,得益于儲備場地投入使用,公司的產能會從400萬人份逐步逐步提高到750萬人份。 4.注意到公司在大力發展三聯檢產品并在日本取得不錯的成績,目前國內對于三聯檢的態度是怎樣的? 答:目前亞輝龍是國內唯一一個具有日本市場供貨資質的三聯檢生產廠家。目前國內市場有甲流、乙流和新冠抗原各自的金標產品,也有分子診斷產品,暫時還未放開三聯檢產品。 5.未來恢復平穩后預計抗原的使用需求如何? 答:疫情防控逐步放開后,可能會短期內出現感染人數的快速增加,無癥狀感染者數量較多,這段時期民眾有較大的抗原居家自測需求。逐漸恢復平穩后,抗原需求也會持續存在,居民可通過電商、藥店等渠道自購,產品質量為主導因素。隨著防疫政策逐步調整,預計未來抗原和核酸檢測中抗原使用量居于主導,形成抗原篩查+核酸確診模式,發熱門診、社區門診等首先測抗原。 6.抗原檢測業務未來怎么搶占更多份額? 答:公司如果能夠達到750萬人份的日均產能,已經是相當大的體量。未來抗原的競爭主要依靠產品質量和品質。 7.抗原銷售的渠道場景有什么變化? 答:目前主要以政府采購為主,例如政府疾控中心采購用于社區發放。同時零售端訂單量迅速增長。 8.對于抗原試劑盒注冊證的續期工作有哪些準備? 答:公司是今年3月份拿到注冊證,將于明年3月份到期。目前針對新變異毒株按照法規要求都已經完成臨床,正在整理材料,準備向監管部門申請注冊證延期。 9.產能未來能否滿足全國需求,是否會進入價格戰? 答:目前全國36家廠家獲證(包含熒光法、膠體金法、乳膠法),假設每家平均100萬產能,逐步有序放開應該可以滿足。我們有備案的場地,可以用于擴大產能。至于會不會發生價格戰,我們不希望也不會去打價格戰,長期依靠質量和品質取勝。 10.原料端是否有哪些環節會限制產能? 答:原材料端目前公司不存在產能瓶頸,自上半年開始,對于NC膜及其他化學原料有戰略儲備。 |
免責聲明:數據相關欄目所收集數據,均來自第三方個人或企業公開數據以及國家統計網站公開發布數據,數據由計算機技術自動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驗,作者將盡力校驗,但不能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 閱讀本欄目的用戶必須明白,圖表所示結果或標示僅供學習參考使用,均不構成交易依據。任何據此進行交易等行為,而引致的任何損害后果,本站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