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公司近期基本情況介紹蘇州上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聲電子"或"公司")成立于1992年6月,位于相城高新區元和科技園中創路333號。公司于2017年12月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后在2021年4月成功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股票代碼:688533。我公司致力于運用聲學技術提升駕車體驗,是國內技術領先的汽車聲學產品方案供應商,已融入國內外眾多知名汽車制造廠商的同步開發體系。公司擁有聲學產品、系統方案及相關算法的研發設計能力,產品主要涵蓋車載揚聲器系統、車載功放及AVAS,能夠為客戶提供全面的產品解決方案。目前,公司車載揚聲器在全球乘用車及輕型商用車市場的占有率為12.64%,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管理層按照董事會制定的戰略規劃和經營計劃,優化組織架構,不斷加大研發力度,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嚴格控制成本,大力推進自動化建設、人才建設、信息化建設和內部控制管理。2021年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1,713.8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2.8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432.1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0.0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3,748.2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1.45%。截止2021年9月30日,公司總資產為158,465.84萬元,較上年度末增長16.85%。二、訪談環節Q1、我們這個行業的供應關系是怎么樣的?答:公司產品主要面向汽車前裝市場,并與國內外汽車制造廠商及其一級零部件供應商形成直接配套的供應關系,部分產品銷售給電聲品牌商作為品牌音響系統的部件裝配至汽車中。Q2、上聲以前是以揚聲器為主,逐漸開始有一點功放,這個從揚聲器到功放延伸的過程我們經歷了哪些變化?在協同性上,過去的積累能夠在將來發揮作用嗎?答:我公司從70年代開始揚聲器業務,85年后發展車載揚聲器,2010年之后開始推出功放產品。公司的傳統車載揚聲器業務發展比較完善并在整車市場獲得客戶認可后,公司才開始籌備研發和生產功放產品。2017年以來,國內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也反向推動了我公司功放產品技術的研發與突破。基于已有的揚聲器和功放產品技術,公司也在進一步開發軟件算法和調音算法,希望通過算法技術的提升將公司聲音系統產品做得更好,這也是我公司發展的愿景之一。Q3、公司揚聲器業務過去是以歐美客戶為主,那像日系車,豐田本田這一塊公司有沒有開始有突破?答:針對日系車業務,公司目前想要完全突破還有一定的困難。一方面日本市場中存在博世、松下、先鋒電子等競爭對手,另一方面公司在日本尚未設立研發機構,而且日系配套市場供應體系較為獨立,民族品牌保護意識較強,導致其他外部供應商較難進入。Q4、功放部分,如小鵬、蔚來和威馬等,我們現在大概供什么車型,包括什么產品,還有哪些新能源業務?答:目前公司對小鵬汽車還沒有供貨。公司的重要客戶之一蔚來汽車的ES6、ES8均由公司提供整車音響系統。公司給威馬汽車供貨的產品以傳統車載揚聲器為主。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客戶主要有蔚來、特斯拉、比亞迪、威馬、理想、華為金康等。其中蔚來、理想、華為金康,均由公司提供整車音響系統。Q5、特斯拉的供貨車型和產品?答:對于特斯拉,我公司目前只提供傳統車載揚聲器產品,已實現批量供貨的產品主要應用于ModelS和ModelX車型。Q6、公司對功放的規劃,以后是否會把功放作為公司重要的一個業務?答:首先,公司還會持續發展傳統車載揚聲器業務,堅持做好主業。但汽車電子產品也非常重要,也是本次的重要募投項目。目前,汽車電子產品的擴產工作已經啟動,預計2022年一季度完成新生產線的投入和建設用以擴大功放產品產能產量。從目前來看,國內新能源汽車仍在蓬勃發展,新能源市場對功放的需求預計也會進一步增長。Q7、上聲的揚聲器已經做了20多年了,但是功放還沒有這么長時間,我們的功放和競爭對手在起步時間上是個什么情況?答:對于功放,我們在行業里是比較領先的,目前發力還是在國內市場,以后會考慮拓展海外市場。Q8、特斯拉目前的功放是進口的,我們和特斯拉的進口供應商的價格大概什么差距,成本有沒有優勢?特斯拉以后的功放會國產化嗎?答:國產化的問題我公司目前還在聯系中。由于原材料的上漲,我們與進口供應商的價格差異已經不大,我們的優勢可能在于很多注塑件都是自己生產,而別的供應商可能是外購居多。Q9、上聲未來在研發方面預期是往哪個方向做突破,有什么樣的目標?答:對于揚聲器,我們主要是立足于音盆的突破,希望在聲音方面能夠更加優化;在創新方面,我們會推進一些新的研究,比如如何去展現3D立體聲;電子方面,我們希望趨向模塊化,往更高檔次的大功率的功放發展;軟件算法方面,我們目前和國外同行還有一定差距,我們希望通過軟件算法的提升能夠讓聲音的模式更加豐富;我們在研的發動機降噪,也希望在未來能有一定的突破。Q10、公司海外業務占比還挺高的,我們是出口為主還是海外生產為主?答:公司出口業務占整體業務的比重在50%-60%,海外工廠承擔了一部分的生產職能。通常4寸以下體積較小的出口產品會選擇放在中國生產,體積較大的出口產品會選擇境外工廠就近生產以降低國際物流成本。Q11、公司近三年的收入水平比較平穩,是因為新接訂單有個空擋還是有別的原因?答:公司近三年收入水平無明顯增長,主要系:(1)2019年汽車市場整體下滑;(2)2020年受疫情因素影響;(3)2021年受芯片短缺因素影響。從未來傳統車廠和新勢力造車的發展前景來看,公司業務還是有望增長的。Q12、上聲今年的成本壓力比較大,大概受了哪些原材料上漲的影響以及海運費影響大不大?答:(1)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購價格普遍上漲幅度較大導致公司的成本壓力較大,特別是鋼鐵、稀土、塑料粒子等,其中稀土采購單價與去年相比上漲幅度達100%;(2)受國際疫情反復的影響,港口擁堵嚴重、船期絮亂,進而導致集裝箱短缺、出口海運費不斷暴漲,集裝箱庫位單價上漲幅度達100%,使得本期出口運輸費用上漲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