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董事長張慧春致辭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投資者,大家下午好,我是金科環境的董事長張慧春。感謝大家在百忙中抽空參加本次金科環境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在此我謹代表公司董事會、管理層和全體員工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金科環境的投資者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與衷心的感謝,同時也感謝上交所和上證路演中心對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
金科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是科創板上市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股票代碼:688466)。公司專注于做水的深度處理和資源化,以通過資源化解決中國的水污染、水短缺和水安全問題為使命,采用投資、建設、運營和服務模式,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解決方案。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穩步投入到高品質飲用水和污廢水資源化研發領域,公司研發投入670.45萬元,同比增長27.87 %,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達到7.12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完成7項深度水處理技術相關的發明專利的申請工作,并獲得6項中國發明專利以及1項PCT專利的授權。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累計獲得88項專利授權,其中包括中國發明專利20項、實用新型專利61項和PCT專利7項,以及軟件著作權9項。
金科環境成立以來,聚焦高品質飲用水和污廢水資源化領域,處于行業龍頭地位,承接了大量的國家級重要項目,包括冬奧會北京和張家口兩個主會場的高品質生活飲用水和造雪用水,雄安新區第一自來水廠高品質飲用水廠,北京城市副中心景觀水系,北京市南水北調飲用水處理三個水廠,西南地區最大的膜飲用水廠等;在上海、深圳、成都、無錫、蘇州、唐山等城市擁有大型的飲用水深度處理和污廢水資源化項目業績,解決了寧夏、新疆、甘肅等多個區域性的飲用水苦咸水淡化問題。
在自來水領域,實現納濾技術的突破性應用,于去除自來水中的抗生素、激素、內分泌干擾物、洗護用品、農藥、化肥等微污染物的方向上探索出了一條嶄新的技術道路。公司承建的張家港市第四水廠組合納濾高品質飲用水工程,在2022年5月18日榮獲“2022全球水獎Global Water Awards-年度最佳水項目”,是具有水業“奧斯卡”之稱的最高殊榮,此項目也是中國唯一入圍的市政供水項目。在城市自來水管網水質保護方面,公司連續六年持續投資研發,探索出了不更換現有城市管網來解決二次污染的有效技術途徑。
2022年11月,公司與張家港市給排水有限公司簽署《管網科技公司成立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以水源-水廠-水龍頭高品質飲用水輸配系統”工藝技術研發、“以水質保護為核心的數字管網科技”開發應用、市場拓展及管網智慧運營管理等方面攜手合作。此次合作,是金科環境從“水源”到“水龍頭”高品質飲用水戰略落地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落實“與客戶共創價值,以科技賦能發展”經營理念的關鍵舉措。
在污廢水資源化方面,公司率先探索出了污廢水資源的商業化模式,并投資建設了原平、唐山南堡、無錫錫山等多個污廢水資源化項目。公司投資的唐山南堡“藍色生態園”污廢水資源化項目,入圍了GWI“2019全球水獎-年度最佳工業水處理項目”。在智慧化管理方面,公司研發的少人/無人值守的水廠雙胞胎智慧化生產管理軟件,通過數字專家系統和精細化管理實現水廠的少人/無人值守,讓水廠運行更優化、更穩定可靠,達到降本增效的目標。公司在行業內創新性推出工程產品化的理念,采用模塊化工廠制造,現場組裝,像造汽車一樣建水廠,連續開發出三代產品,具有建設周期短、成本低、規模有彈性等特點,實現膜水廠建設不再貴、運營不再難。公司計劃在供水、生產工藝用水處理、廢水處理、污廢水再生利用等多個環節與產業深度融合,為電子、光伏、印染、化纖/化工等新興、民生產業客戶開發因地制宜、量身定做的水資源利用最優方案,為產業解決水短缺、水污染問題的同時,實現經濟效益增加,共同打造綠色可持續發展模式。
穩定的研發投入支撐了公司領先的技術地位,保持了業務的高質量、穩健發展。公司作為科創板上市企業,將會繼續加大在水深度處理和污廢水資源化領域的研發投入,以技術創新切實提高核心競爭力,鞏固公司在行業的領先地位,努力為股東、客戶、員工與投資者不斷創造滿意的回報!
最后,再次感謝大家對金科環境的支持與厚愛,衷心祝愿各位身體健康、一切順利!謝謝大家!
二、董事會秘書陳安娜對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業績情況進行解讀與說明
(一)業績情況
1.收入方面:
2022年前三季度,由于多個大型項目的市場開發、前期規劃、籌備、招標和實施等進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放緩,公司業績受到一定影響,年初至三季度末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310.42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70%。年初至三季度末,公司收入結構得到改善,中長期業務運營服務和污廢水資源化產品生產和銷售業務收入占比增加。水處理解決方案仍是公司主要收入來源,但收入占比由2021年度的79%下降至64%,公司中長期業務運營服務和污廢水資源化產品生產和銷售業務收入隨著唐山市南堡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廠提標工程特許經營項目、東莞市橋頭鎮東部工業園區域污水處理服務以及錫山再生水等項目的投產運營,收入占比由2021年度的21%增加至36%。
2.利潤方面:
年初至三季度末,公司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653.6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86%。其中,水處理技術解決方案業務毛利潤占比為62%,較2021年度下降9.4個百分點。公司中長期業務運營服務業務及污廢水資源化產品生產和銷售業務毛利潤合計占比38%,較2021年度增加9.4個百分點。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利潤情況總體保持平穩。
3.經營活動現金流方面:
年初至三季度末,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810.44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4.43%,系公司采取各種措施加大回款力度,銷售回款增加,同時收到增值稅留抵退稅和政府補助資金。
4.每股收益和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方面:
年初至三季度末,公司每股收益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系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略有增加;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較上年同期減少0.09個百分比,主要系公司凈資產的增加。
(二)業務情況
疫情影響下,公司全面加速復產復工,堅持客戶為本,解決客戶需求并為其創造價值,保證了現有項目的順利實施及高效運轉。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尚未執行的訂單金額71,992.5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4.33%。
三、預征集問答列表
1.公司中標南堡污水資源化回用項目,公司在南堡有何發展規劃?
唐山南堡經開區是河北省五大化工基地之一的鹽化工基地。公司在唐山南堡經濟開發區順利實施了唐山南堡污水處理廠改擴建項目、污水處理廠提標工程特許經營項目,承接運營的唐山市南堡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2021年獲得“再生水利用標桿污水廠”和“智慧管控標桿污水廠”兩個獎項。公司研發中心基地落戶南堡經開區,研發方向聚焦于水深度處理和污廢水資源化領域。相關項目的實施,解決了園區的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問題,能有效改善園區的環境,促進園區發展,進一步改善當地的投資環境。公司將在南堡經開區持續深耕業務,運營項目與研發中心的研發內容相互促進,加速產研一體化,也將進一步鞏固公司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
四、交流問答環節
1.目前國家大力發展數字經濟,請問公司發展數字化方面有什么進展?
為了促進公司數字化戰略落地,2021年,公司成立數字科技事業部。隨著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水利部印發《關于大力推進智慧水利建設的指導意見》,政策端不斷助力智慧水務行業可持續發展,推進水務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升級。目前公司對智慧水務的布局聚焦于水廠建設與運營,自主研發水廠全生命周期數字化智能管理平臺-“水廠雙胞胎管理平臺”。結合先進的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虛擬現實等技術,通過全新的人機交互方式,公司數字科技事業部將依托公司主營業務,以數據為驅動力,以數字孿生相關技術為基礎,以降本增效為最終目標,以發現和解決行業痛點問題為行動指南,以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為愿景,以建設“水廠雙胞胎管理平臺”為起點,致力于為客戶實現可視化、智能化的“數字孿生+”應用。
截至三季度末,“水廠雙胞胎管理平臺”進一步擴大應用范圍,目前建設與運營在線項目共 32 個。
2.公司高品質飲用水業務有什么進展?
飲用水深度處理領域,公司憑借在技術、產品服務與過往大型項目業績經驗優勢,順利實施在江蘇、浙江、山東、寧夏、新疆等地多個標志性項目,包括張家港市第四水廠(30萬噸/日)、張家港市第三水廠(10萬噸/日)優質飲用水提標改造工程、江蘇響水縣城飲水水質安全提升工程、海寧市域外引水工程分質供水配套東部水廠工藝提升項目、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第三自來水廠項目、寧夏地下苦咸水淡化系列工程、新疆和田苦咸水淡化系列工程,為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在我國飲用水的安全健康建設方面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開啟了納濾技術在中國市政給水領域大規模應用的新時代。公司高品質飲用水累計凈產水規模超180萬噸/天,持續鞏固公司在膜法飲用水深度處理領域,特別是組合納濾膜工藝技術應用的市場地位。
公司實施的張家港四廠一期項目榮獲“2022GWI全球水獎-年度最佳市政供水項目”。張家港四廠一期項目是中國境內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市政供水項目,是組合納濾膜法工藝首次在國內大規模以地表水為水源的飲用水深度處理項目,也是目前為止全世界建成的處理規模最大的納濾水廠之一,體現了公司核心技術在飲用水深度處理業務領域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11月11日,公司與張家港市給排水有限公司簽署《管網科技公司成立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以水源-水廠-水龍頭高品質飲用水輸配系統”工藝技術研發、“以水質保護為核心的數字管網科技”開發應用、市場拓展及管網智慧運營管理等方面攜手合作,利用金科環境自主研發多年的管網直飲水水質保障綜合工藝及運維技術,首次在現有管網上實現同城同網“飲用一體”高品質直飲水供應,實現老百姓安全、健康、優質直飲水之夢。
3.公司在研發領域有什么進展嗎?
2022年第三季度,基于公司在的市政飲用水深度處理、市政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深度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等領域的核心技術以及經濟、社會效益,公司被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成功認定為北京市2022年度第四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此外,在中國膜工業協會承辦的第十一屆“中國膜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的評選工作中,公司作為唯一的獨立獲獎單位,憑借“基于通用平臺的膜系統應用及運營優化技術開發與產業化”榮獲一等獎。“中國膜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由國家科學技術部批準設立,是膜工業領域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獎項。
2022年第三季度,新一批研發項目通過公司內部審核并正式啟動,包括水深度處理工藝研究、資源化全流程工藝研究、新型污染物風險控技術、數字雙胞胎及工程產品化升級研究等。上述研發項目承接已結題研發項目的成果、與市場需求、政策導向及公司的戰略規劃緊密結合,旨在于水深度處理及資源化領域實現持續性的技術創新與工藝升級。
此外,面向污水資源化與生態環境利用的重大需求,公司與清華大學合作,以“污水資源化與新污染物風險控制技術”成功申報國家級科研項目,針對新興毒害化學污染物、病毒等新污染物和氮風險因子,擬建立再生水水質凈化工藝,控制再生水利用潛在風險,為再生水安全利用提供技術保障。通過聯合攻關,污水資源化面臨的行業突出難題有望得到解決,公司在污廢水資源化領域的技術優勢將進一步提升。
4.公司新募投項目涉及藥劑是出于什么考慮?未來前景如何?
公司持續開展針對膜系統運行過程中細菌滋生、膜污染等問題的研究,擁有豐富的研究成果和應用經驗。水處理藥劑項目主要生產納濾系統、反滲透系統使用的阻垢劑和殺菌劑等特殊藥劑,在滿足公司自身業務發展需求的同時,將進一步增強公司的核心業務競爭力。此外,公司自主研發的藥劑配方和產品將會與公司的數字科技模塊進行聯動,藥劑投加類型和用量可針對不同水質、工況進行自動調整,有效改善膜系統運行工況穩定性,降本增效效果顯著。 隨著膜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水處理藥劑將向綠色水處理藥劑、多元復合水處理藥劑和納米材料等新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