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疫情使公司上半年收入增速放緩,持續影響有多大?受疫情影響,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入增速為13.40%,低于2022年一季度26.00%的收入增速。主要由于公司子公司分布集中于北京、上海、蘇州、深圳地區,主要輻射的銷售區域為華南、華北、華中、華東四大區域,二季度相關區域的疫情反復,部分區域封閉管理導致部分項目現場交付延期及物料采購受限、延遲,從而導致收入增幅收窄。但上述疫情影響,均為短期影響,疫情并沒有減弱下游行業對機器視覺技術和產品的應用需求。相反,從中長期來看,疫情有望催化下游行業機器替代人工需求進一步提升,加速改變下游行業進行智能生產轉型升級,加快各行業的制造廠商對工廠自動化的推進速度,有益于推動整個機器視覺行業的快速發展。從經營管理上,公司已采取積極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生產經營的不利影響。2:公司虛擬人怎么規劃的?公司較早在虛擬人開始戰略布局,經過在數字人領域多年的建模經驗,積累了較好的技術儲備,目前數字人建模的效率大幅度提升,逐步構建了在虛擬人上的戰略領先優勢。截至目前,公司在虛擬人市場已經應用取得較好進展,連續兩年承接了央視春晚節目《牛起來》和《金面》、冬奧手語數字人等節目。在數字人領域,凌云光與騰訊、央視等眾多行業領頭大客戶已經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未來隨著虛擬人產業生態與應用場景逐步成熟,虛擬人產品將會陸續進入到市場應用中。3:公司為什么毛利率低,是否研發投入影響了公司毛利率?財務報表呈現的毛利率為公司機器視覺與光通信業務的綜合毛利率,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穩步提升2個百分點。公司毛利率主要受行業、市場競爭和產品結構的影響,以機器視覺業務為例,公司機器視覺業務以可配置視覺系統和智能視覺裝備為主,又分別覆蓋了3C、新型顯示、印刷、新能源等多個下游應用,公司在每個下游應用領域的毛利率并不低,與同行業公司可比,均在可比區間內。以近3年公司機器視覺業務的毛利率來看,機器視覺自主業務的毛利在40%左右,高于公司綜合毛利率。研發費用主要影響公司的凈利潤率,但伴隨研發投入的持續增加,隨著產品技術附加值不斷提升與產品的規模效益提升,公司毛利將會持續提升。4:受疫情影響下,企業對于機器視覺的需求是不是有所增加。在全國人口增長趨緩及老齡化下,機器代替人工的需求是不是也在增加。公司如何把握機會,更好地為制造業提升的服務?目前,機器視覺的應用范圍已逐步拓寬至生產、生活的多個領域,下游行業及應用的發展給機器視覺帶來了的巨大的市場需求與歷史性機遇。生產端方面,新冠疫情改變了工廠的生產模式,加快了制造商對工廠自動化的推進速度;需求端方面,受新冠疫情影響,智能制造等領域對機器視覺的需求量大增,機器視覺產品的應用不斷拓展。據機器視覺產業聯盟(CMVU)統計,2021年,中國機器視覺市場銷售額達到163億元,同比增長34.5%,增速較2020年提升了22.2%。一方面,隨著制造業生產工藝的精進及產品質量要求的提高,部分行業對生產、檢測精度的要求越發嚴苛,傳統人工已無法滿足相關生產及檢驗要求,必須采用高速、高精度、一致性和穩定性的機器視覺設備才能保障產品質量。在工業領域,公司產品致力于"為機器植入眼睛與大腦",以機器替代人工,自動化、規模化替代人工操作及人工目檢,服務于智能制造,助力客戶生產的提質增效和智能化。另一方面,隨著全國人口增長趨緩、老齡化及用工成本的提高,部分工廠多、人員廣的相對勞動密集型行業,例如消費電子等行業,機器替代人工是從根本上解決招工難和用工難問題、降低成本的必然之選,公司上半年在3C領域收入增長超過40%即是體現。整體而言,機器視覺是各行業邁向人工智能過程中的關鍵基礎設施,公司已經在相關領域積極進行技術、產品與服務的布局,公司將抓住未來十年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實現快速增長。5:公司機器視覺在人形機器人當中是否有應用?公司戰略聚焦機器視覺領域,為機器植入眼睛和大腦,是核心視覺器件、可配置視覺系統與智能視覺裝備的專業供應商,這些產品本身就是"機器人"或"機器人"解決方案的構成部分,只是產品形態不是人形,而是更加適合高精度、高速度生產需求的封閉式整機設備(比如蘋果手機要求的精度很高,產品有防塵需求,設備需要封閉生產)。視覺器件與視覺系統是"機器人"的眼睛與大腦;智能視覺裝備本身就是獨立工作的機器人,可以替代生產與檢測工人,除眼睛與大腦外,設備內還包括一個或數個多軸機械手,作為機器人的肌肉與四肢。6:請問最新股東人數是多少?截至2022年8月19日,公司股東人數為20,028名。7:公司下半年怎么規劃的?公司將聚焦機器視覺戰略業務,擴大在消費電子、新能源和與數字經濟的數字人的研發投入與市場布局,繼續踐行大客戶戰略,持續推進公司管理與組織變革,積極努力實現工業人工智能戰略構想。8:公司主要聚焦軟件還是硬件方面?公司長期深耕機器視覺行業,較為全面地掌握了產業鏈相關的核心技術,形成了先進光學成像、智能軟件、智能算法、精密機械與自動化控制四大底層技術平臺,可支撐公司技術研發與產品應用的快速落地,滿足多種行業需求。在智能算法方面,公司自2005年啟動研發核心算法庫VisionWARE,到2021年,該算法庫迭代至5.0版本。截至目前,公司已具有基礎、定位、測量、檢測、識別、顏色、3D、深度學習和圖形用戶界面等9個技術模塊、18個算法庫和100余個算法工具包。公司算法功能的通用性強,經過多年持續研發并快速迭代升級,在精度、效率及穩定性三個性能指標上具備較好優勢。在智能軟件方面,公司積累了較多CBB軟件工具,構建了以工藝為核心的多場景、多層次軟件工具,可以幫助客戶在端、邊、云三個層級開展大數據質量管理,助力工藝改善與產品良率提升。軟件與算法開發是智能制造核心,亦是公司的工作重心。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研發團隊共計686人,占公司總人數的37.24%,其中近半數為軟件算法工程師。9:公司的業績跟季度關聯度大不大?如果有關聯的話,請問幾個季度營收利潤大致的排名和占比?畢竟從去年看來,下半年業績更好,而且還是扣除了不少的上市費用。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呈現明顯的季節性,與季度存在一定關聯性,主要表現為下半年尤其是每年第四季度營業收入占比較高。這是由公司收入結構、所處的行業周期與客戶固定資產投資計劃所決定的。公司機器視覺產品的用戶大多處于下游消費電子制造業或檢測行業。消費電子行業的新品發布多居于二季度末或四季度末,受到其新品發布、固定資產投資等多重影響,同時,部分客戶的驗收也多處于第四季度。從過往數據來看:營業收入方面,2019年度,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收入占比分別為19.79%、23.87%、24.95%和31.40%;2020年度,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收入占比分別為12.72%、31.16%、21.85%和34.27%;2021年度,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收入占比分別為17.12%、29.53%、24.21%和29.14%。;凈利潤方面,以公司2021年1-6月凈利潤和2021年全年凈利潤對比來看,2021年1-6月凈利潤為6,105.89萬元,2021年全年度凈利潤為17,299.69萬元,2021年下半年凈利潤顯著高于上半年。10:公司后續針對場景落地和客戶開拓這兩塊,有相應計劃嗎?公司將持續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重點開拓消費電子、新能源等價值市場的高價值客戶,不斷提升產品標準化程度,在大場景做批量產品。公司自2016年成為蘋果公司的優選機器視覺供應商,憑借競爭力較強的可配置視覺系統及智能視覺裝備產品,本地化、專業化和快速響應的服務,贏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深度服務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等制造為核心的電子產品生產線自動化和智能化升級,長期服務于富士康等多家蘋果產業鏈客戶,致力于深挖客戶需求,提高客戶側的市場份額、大場景/大產品的商業機會。11:上游零部件方面未來有進一步的規劃么?在上游自主器件方面,為滿足具有挑戰性的應用場景需求,公司持續進行自主器件的開發生產,提升關鍵器件的自主比例。同時,公司持續通過產業投資的方式進行產業鏈相關技術與產品的戰略布局。12:公司下一步對于新能源和半導體領域機器視覺的需求有何規劃,和同業相比有何競爭優勢,如何去快速地提升市占率凌云光借助在3C和印刷行業的多年技術積累和獨特優勢,在視覺系統方面已實現前、后道工藝的全面覆蓋,從鋰電前道隔膜、極片和后道電池組裝作為切入點實現進口替代,以此占領鋰電行業主導性地位。同時,公司將進一步加大鋰電智能視覺裝備的研發投入。公司將依托"光、機、電、算、軟"全能力,扎實服務戰略客戶的智能生產與質量檢測。以往鋰電行業采用單點式視覺檢測,信息趨向離散,無法實現端到端工藝與數據系統化分析。隨著機器視覺在鋰電行業的推廣應用,凌云光將會進入到更多的工藝段,解決鋰電行業檢測難題、提高檢測精度和生產效率,助力客戶實現從單點、整線檢測到利用大數據端到端的更加全面性、系統性的質量管理。13:如何更好踐行凌云光企業的社會責任?今年共招收多少大學生?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會兼顧經濟與社會效益,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義務,規范運作、合法經營,通過積極牽頭或參與制定國家行業標準/白皮書的等方式引領產業共同進步。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推動公司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維護廣大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的利益,積極回報投資者。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增招聘大學生超過200人,并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河南機電學院等高校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為上百名大學生提供了實習或就業機會。14:公司對比同行業其他公司有哪些優勢?首先,公司具備較為全面的產業鏈技術能力和資源儲備優勢。在上游視覺器件方面,以采購與自主相結合、輔以產業投資進行布局的模式滿足用戶需求,強有力支撐了公司可持續地、規模化和縱深化發展。第二,公司擁有多項底層核心技術,四大技術平臺形成了對下游應用的快速拓展優勢。基于智能軟件、算法、先進光學與計算成像、自動化精密控制四大技術平臺,可以快速適配客戶應用需求,縮短產品開發周期,提升市場需求響應速度。第三,公司擁有對下游客戶工藝制程的深度理解,并能提供豐富的解決方案。公司的主要客戶為行業龍頭公司,如工業富聯、福萊特、寧德時代等。行業龍頭客戶為解決下游應用的大場景、復雜工藝、典型制程需求提供了難得和極佳的實踐價值。第四,公司具有國際視野的市場拓展優勢。公司長期與國際優秀企業合作,有利于把握機器視覺和光纖技術行業全球發展趨勢,也有利于整合國內外先進產品和技術資源,更好地服務客戶。最后,成熟專業的研發團隊和極強的技術創新優勢。公司研發團隊來自于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中國科學院等重點高校。先后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北京市技術發明一等獎、承擔了多項國家級重大科技研發項目,研發實力獲市場認可。15:研發人員跟同行的奧普特差不多,為何半年報研發費用比奧普特多了8000萬?公司市值與奧普特也差了將近一倍,難道公司與奧普特技術差在哪里?公司以光學成像、軟件算法、深度學習AI等機器視覺技術為基礎開展應用產品的自主研發工作,較為全面地掌握了產業鏈相關的核心技術,形成了先進光學成像、智能軟件、智能算法、精密機械與自動化控制四大底層技術平臺,是國內領先的機器視覺產品及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的研發團隊具備"光、機、電、算、軟"的綜合能力,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研發人員686人,占總人數比例達到37.24%。2022年1-6月,公司研發投入17,407.94萬元,同比增長34.04%;本期新增獲授權專利88項,研發成果顯著。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擁有506項境內專利,包括發明專利258項;此外,公司累計獲得軟件著作權228項。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牽頭或參與制定并已發布的國家、行業、團體標準共13項,其中包括4項國家標準(其中2項為牽頭制定、2項為參與制定)、9項行業與團體標準。公司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被工信部評選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曾獲得一項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兩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主導或參與多項國家級重大科技專項;先后參撰《機器視覺發展白皮書》《工業智能白皮書》多項行業發展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