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場參觀公司投關人員陪同機構投資者參觀了華潤微展廳,向其展示了華潤微一路走來的發展歷程、核心業務、商業模式、品牌價值等,使機構投資者對華潤微有進一步了解和認識。(二)公司基本情況介紹公司董事、財務總監兼董事會秘書吳國屹先生做上半年業績解讀和發展規劃介紹,從上半年業績概覽、業務板塊、人才研發、發展規劃四個方面展開闡述。2022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51.46億,同比上升15.5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5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6.82%。公司各事業群營業收入均有所增長。公司積極采取系列化舉措,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升級,以市場需求為引領,豐富產品系列、優化產品結構,加大應用升級力度,推動公司產品逐步由消費類市場向工業、汽車、通信類市場升級,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三)交流的主要問題及公司回復概要1、投資者提問:貴司投資的重慶生產基地12吋產線建設情況?產能規劃?以及主要關注的市場?回復:公司投資的12吋產線正在按計劃推進實施,預計將于今年年底通線。該項目將有助于增強公司市場競爭優勢,進一步奠定公司在國內功率半導體領域的龍頭地位。首期產能規劃3萬片/月,產品以MOS為主,也有規劃IGBT,終端應用主要針對工控和汽車等附加值較高的市場。2、投資者提問:貴司晶圓制造產線是否能生產車規產品,貴司是否有產品進入車規級應用?回復:公司6吋、8吋產線目前均符合車規級標準的。公司已有多款產品通過車規AEC-Q101體系考核。公司MOSFET、IGBT產品已進入整車應用并拓展了工業領域的頭部客戶。同時,公司以國際汽車大廠審核為契機,積極推進汽車電子體系建設,參照車業項目流程,不斷進行產品立項研發及AEC-Q101體系考核,完善車規級產品體系與供應能力。3、投資者提問:貴司憑借自有產能和自有產品的優勢,最近兩年產品結構優化幅度很大,請問公司對未來的收入結構是如何規劃的?回復:近幾年來,公司產品與方案業務板塊收入在營收中的占比逐年提高,“十四五”期間,公司將圍繞自身的核心優勢、提升核心技術及結合內外部資源,不斷推動企業發展,進一步向綜合一體化的產品公司轉型。通過持續的產品結構調整及客戶結構優化,公司消費類產品收入占比逐步降低,工控和汽車類產品收入占比持續提升。4:投資者提問:關于貴司“兩江三地”的戰略布局情況?回復:公司戰略區域布局聚焦“長三角+成渝雙城+大灣區”,長三角,通過產業升級,實現無錫制造基地整體升級,利用人才優勢,做優現有業務;成渝雙城,以重慶為基地,圍繞功率器件打造研發設計中心、晶圓制造基地、封測基地、外延中心,做大功率器件業務;大灣區,利用市場和應用的優勢,建立產品及應用中心,全球創新中心。5:投資者提問:貴司IGBT產品目前的發展情況怎么樣?主要應用場景有哪些?回復:2022年上半年,我司IGBT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約70%,實現批量供應汽車市場頭部客戶,工業領域銷售額同比增加50%。目前我司IGBT產品主要在汽車電子、光伏、UPS、充電樁等應用場景,其中光伏類IGBT產品已經通過行業頭部客戶認證并批量供應。6:投資者提問:請問貴司在第三代半導體領域發展情況如何?回復:2022年上半年,公司在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器件領域取得技術和產業化的顯著進步。第二代碳化硅二極管1200V/650V平臺已系列化三十余顆產品,在充電樁、光伏逆變、工業電源等領域實現批量供貨;碳化硅MOSFET第一代產品已在650V/1200V/1700V多個平臺系列化多顆產品,上半年,公司SiC器件整體銷售規模同比增長超過4倍。GaN方面公司充分發揮自有六英寸、八英寸優勢,同步推進D-mode、E-mode平臺建設和產品開發,已具備上量條件,同時公司GaN600V/900V系列化產品已發布并推向市場。7:投資者提問:公司對未來的業績如何展望?回復:集成電路行業有周期性,過去幾個季度以來,行業從整體緊缺轉變為結構性緊缺。功率半導體相對半導體行業整體周期性較弱,公司認為中國半導體行業長期來看是向好的,市場也有很多機會,公司將通過內部提質增效,持續結構調整,減少周期波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