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海總介紹公司業務以及2021年主要經營情況、研發進展及產業布局公司業績方面:2021年全年我們實現了營業收入同比近60%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達本胺銷售收入約3.87億元,占營業收入約90%。西達本胺乳腺癌適應癥銷售同比增長約80%,PTCL適應癥銷售同比增長約39%。公司2021年凈利潤為2195萬元,較2020年有所下降,主要是西格列他鈉獲批上市組建代謝病事業部銷售團隊和研發項目進展顯著,研發費用及銷售費用同比超過了70%的增長。雖然短期利潤承壓,卻為公司的穩健發展與業績的持續高成長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與保障。新藥獲批與研究進展方面:2021年10月,公司第二個原創新藥西格列他鈉獲批上市,目前在中國已經有2個藥3個適應癥上市銷售,日本西達本胺有2個適應癥行后獲批上市銷售;有3個重大品種共4項III期臨床研究進展顯著,分別是西達本胺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西奧羅尼小細胞肺癌和卵巢癌、西格列他鈉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全球共9項重大臨床研究順利推進,分別是西達本胺聯合恩沃利單抗(思路迪、康寧杰瑞)治療非小細胞肺癌II期臨床試驗、聯合替雷麗珠單抗(百濟神州)治療非小細胞肺癌II期臨床試驗;西奧羅尼三陰性乳腺癌II期臨床試驗、聯合PD-1/CTLA-4雙抗卡度尼利(康方生物)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S)Ib/II期臨床試驗、單藥治療小細胞肺癌(SCLC)美國Ib/II期臨床試驗;西格列他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II期臨床試驗;CS12192類風濕關節炎I期臨床試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美國I期臨床試驗。全球合作臨床開發與商業化方面:合作伙伴滬亞生物正在開展西達本胺聯合Nivo(BMSPD-1抗體)全球多中心用于一線治療黑色素瘤的III期臨床試驗、西達本胺聯合Pembro(MerckPD-1抗體)用于肺癌的一線治療II期臨床試驗。合作伙伴華上生技,完成了西達本胺聯合依西美坦治療乳腺癌在中國臺灣地區的Ⅲ期臨床試驗;向臺灣食藥署(TFDA)遞交了西達本胺用于二線治療晚期肝癌的Ib/II期臨床試驗申請;西達本胺治療PTCL適應癥向食藥署提交了上市申請,并已完成生產核查。公司始終貫徹基于中國早期研發的全球開發策略,聚焦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疾病、中樞神經疾病和抗病毒五大治療領域,已有20余個早期研究項目正在推進中,接近臨床前的重點項目包括CS23546、CS271011以及CS32582。公司針對同種藥物在化合物通式、制備方法、晶型、劑型和用途等方面實施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全球專利布局,有利于充分保障公司的商業利益,防止競爭對手在未來一段時間里以仿制藥形式對公司產品造成競爭。報告期內公司提交境內外新申請專126件,獲得境內外授權32件。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已累計申請發明專利407項,累計獲得授權123項。2022年,公司將努力拓展收入,實現公司業績可預期的高增長;優化費用,提升盈利能力,夯實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不斷提升早期研究的高效性,不斷推出差異化、具臨床價值的早研項目。以期實現我們創造價值、傳遞價值、實現價值的愿景,惠及患者、回報股東。第二部分、問答互動1.市場對創新藥出海存在很多顧慮,公司很多產品都有海外的推進計劃,請問公司在海外的研發推進具體如何實施?微芯生物基于中國早期研發的產品全球開發模式,具體來講我們在美國成立了國際臨床開發中心,包括在醫學及臨床開發方面組建相關的團隊。2010年微芯及其美國合作方就成功提交了主要基于中國數據支撐的西達本胺在美國的臨床申請,這是中國原創新藥首次在美國獲準進行臨床研究,微芯自身的臨床開發及藥政事務團隊具備與相關國家藥政管理機構的藥審部門(如中國NMPA、日本PMDA、美國FDA)進行直接交流溝通的能力,微芯醫學團隊具有根據不同國家臨床治療實踐及未滿足之臨床需求進行試驗方案設計的能力。所以我們國際臨床開發的模式首先就是利用微芯中國團隊、微芯美國的團隊及我們的醫學顧問進行前期設計并與藥政機關進行溝通交流確定試驗方案,然后由美國團隊協調國內如藥品供給、美國CRO企業等推進臨床試驗。因為微芯的產品都是全新作用機制的藥物,所以美國FDA是非常鼓勵這樣的溝通交流并明確提供專家意見來指導在美國進行的臨床研究。2.公司產品西達本胺去年在日本取得了較大進展,公司對日本方面的銷售分成是否有什么預期?西達本胺去年10月開始在日本銷售,每月的醫保價格為6000美元,接下來在韓國及東南亞等國家逐步上市,目前病人數量還不太容易準確估計,相信經過2022年完整的年度后,我們就能夠比較好預測日本的銷售情況。3.微芯生物的研發布局有五大領域,如何評估研發方面的精力分配?迄今為止,公司所有的已上市、臨床階段產品及近期幾個將要IND的項目均來自深圳早期研發中心。未來,深圳小分子早期研發中心將繼續拓展基于化學基因組學的原創新藥評價核心技術平臺,同時也將繼續聚焦腫瘤及自身免疫疾病領域的原創新藥的研發。成都小分子早期研發中心將聚焦建立臨床前的藥效、藥理、安全性評價及轉化醫學研究平臺,為原創新藥、快速跟蹤類藥物進行成藥性評價,同時聚焦腫瘤、代謝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抗病毒治療領域。一部分進行原創新藥研究,一部分進行基本驗證的靶點及市場空間較大的產品研究。同時,微芯生物位于成都的大分子早期研發中心將建立大分子(包括核酸類藥物、抗體等)技術平臺,開發在抗腫瘤、自身免疫及抗病毒治療領域的創新藥。這是我們目前的研發布局,不同平臺有不同定位。4.公司2022年、2023年要維持營業收入增速有哪些重點?我們預期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每年將在50%以上,該預期是建立在公司銷售團隊規模大體變化不大的情況下,主要通過增加市場滲透以及公司產品適應癥的不斷增加。微芯生物現在的所有藥物都是原創新藥,一方面市場導入期長,需要很多時間進行市場教育,讓患者和醫生感受到藥品的療效和安全性,另一方面增長的持續周期也會較長。5.從公司早期管線看到蛋白酶抑制劑、RNA聚合酶抑制劑這兩個抗病毒品種,是否和新冠抗病毒的小分子藥有關系,現在進展如何?什么時候能夠進入臨床?我們抗病毒項目是從去年開始啟動的,是基于冠狀病毒將會長期存在的科學論斷,我們開展的關于冠狀病毒的研究,不僅僅是針對新冠病毒。目前,該項目還在早期研究中,我們希望針對更多的靶點進行研究,何時能夠進入IND,我們希望在未來更明確的時間再對投資者進行公告。6.西達本胺乳腺癌適應癥的銷售占比是多少?西達本胺乳腺癌適應癥的銷售占比大約是在20%-23%左右。7.能否對冠狀病毒早期研究的靶點和進度方面進行更多一些介紹?目前該項目處于早期研究階段,靶點和進度暫時不適合進行公布,非常抱歉。8.公司也有在做NASH適應癥,對國內的競爭格局和市場如何看待?中國NASH的臨床患者人數是全球最高的,該領域的臨床開發難度也是最高的,國內相關開發較少。微芯生物已上市的西格列他鈉擁有一個獨特的特征,對伴有代謝綜合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非常獨特的療效,是現有藥物基本無法達到的效果,NASH就是代謝綜合征其中一種表現形式。從全球來看,美國已經批準一家法國公司的PPAR全激動劑進入臨床三期,西格列他鈉是全球第一個獲批上市的PPAR全激動抑制劑,目前在國內也在開展針對NASH的臨床二期研究。目前美國一家公司的TR選擇性激動劑已經獲得了部分優異的三期結果,今年下半年還有一個伴肝穿刺的三期試驗結果,所以我們已經看到該類研究的一些經驗,美國批準該類藥物對炎癥和纖維化采取什么關鍵指標和評價手段?這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問題,相信同時能夠針對肝炎和纖維化的這兩類作用機制藥物聯合,會起到比較好的作用。9.我們看到西達本胺還在HIV病毒方面在開展研究和試驗,公司的原創新藥為什么能做到跨大適應癥?是否有特殊的研發平臺的優勢?西達本胺是全球第一個亞型選擇性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口服抑制劑,臨床價值的獨特點是通過表觀遺傳的調控作用能夠突破患者的免疫耐受。盡管目前PD-1/L1對很多腫瘤有效,但是大多數患者存在免疫抑制、免疫耐受,對這類藥物沒有反應,所以和西達本胺聯用能夠產生很好的效果。這是因為當初使用公司的化學基因組學技術平臺,在先導化合物發現階段,能夠展現出不同化學骨架的分子可能具有什么樣獨特的影響基因表達的作用,非常好地發現化合物與靶點的作用方式如選擇性能夠產生什么樣的生物學結果,從而可能發現這些獨特的作用。在HIV或乙肝病毒感染及治療過程中,都存在現有藥物不能完全清楚殘存、隱藏起來的病毒,利用西達本胺通過表觀遺傳調控作用重新表達隱藏病毒片段并激活機體的免疫活化從而有可能實現功能性治愈這類感染。10.是否可以認為西達本胺可以和其他治療新冠病毒的藥物配合?我們不認為西達本胺能夠針對新冠病毒,新冠病毒造成的傷害主要是由于病毒入侵產生過于強大、作用在肺部的免疫反應,這不是西達本胺能產生的拮抗效果及治療機制。11.您是否認為新冠病毒是否會有更強的病毒變體?持續性造成影響?這個問題我不代表公司回答,我可以作為一位科研人員來講一下。病毒比人類更先出現在宇宙中,人類和病毒共存是無法回避的問題。在奧密克戎之后,新冠病毒仍會進行不斷演化,演化越快就說明病毒找到了可以和人類共存的方式,也許危害性會降低,傳染性會增強;反之也可能傳播速度減速但危害性增強;這些都是病毒在自然界演化過程中可能的趨勢。新冠病毒屬于冠狀病毒的一種,過去我們也經歷了很多其他冠狀病毒的流行,這意味著冠狀病毒可能是未來致死性、傳染性大的一類疾病的重要部分,隨著冠狀病毒的演化,我們希望我們正在進行的抗病毒的藥物研發能夠在人類對抗冠狀病毒感染提供幫助。12.據現階段的各種研究表明病毒會朝著毒性更弱、傳染性更強的方向收斂,但是收斂的速度可能會在上百萬年的尺度上,如何預計短期內病毒的變化?短期內病毒的變化無法預計,但是基本規律在那里,要么變成傳染速度快,致病性低,長期與人類共存或致死率較高,傳播速度較低,但采用積極的隔離手段可以明確阻斷傳染。所以我們在公司里的策略就是針對可能長期共存的這類感染,要積極研制口服藥物在其可能的傷害點上能夠有效地減輕其對人體的影響。13.西達本胺和西格列他鈉的商業化的側重點、側重區域是什么?商業化合作的模式是什么?作為原創新藥的西達本胺,上市多年銷售同比增長依舊非常可觀。西達本胺的商業化模式就是很專業的學術推廣模式,通過學術推廣讓醫生了解這個新藥是如何發揮作用的?知道這個新藥能夠帶來哪些現有藥物無法帶來的治療效果,了解其安全性,積累各種使用經驗、不良反應處理經驗等等。西格列他鈉去年10月底獲批,作為糖尿病藥物,一方面中國的市場特征決定了糖尿病患者無法接受高昂定價,另一方面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非常多,具有極大的市場機會。但作為一個原創新藥仍然需要足夠時間讓臨床醫生了解其深奧的作用機制,與現有藥物的差別是什么,可能帶來何種獲益?讓處方醫生逐漸積累用藥經驗及對安全性的認知和掌握。所以專業的學術推廣模式是必然的模式。進入醫保也是我們現階段的重點,使得支付能力不影響藥物的使用。商業化合作是我們一直在推動的,例如在西達本胺的乳腺癌適應癥方面,我們在幾十個城市參與了各類商保,希望增加患者的可承受性。在糖尿病方面,我們不僅通過傳統的醫院處方,也通過互聯網來增加可及性。未來西格列他鈉一旦進入醫保后,將會有更多的商業合作模式,例如通過與商業公司的合作更快、更廣的覆蓋滲透到地縣級醫院。14.公司2021年研發投入、銷售費用較2020年增長較快,未來是否有一些平衡手段?微芯生物在研發項目選擇時非常嚴格,我們會盡量提高研發有效率、成功率,使得我們的高研發投入產出比來進行成本的平衡和合理控制,同時,希望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研發投入。目前我們的研發成功率是100%,未來希望穩定維持在80%左右。2021年公司銷售費用的增加,主要是因為西格列他鈉銷售團隊的建立,產品獲批前會有人員薪資、社保、學術推廣費等一系列開支,但是沒有收入。實現正常銷售后,銷售費用的投入產出就會更加合理可控,隨著銷售的不斷增加,銷售費用比將會逐年降低。總之,從管理層角度,我們將會以可持續發展的視野,保持企業運營的風險控制,同時我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