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1:公司目前還處于虧損,是否能夠扭虧?
答:公司2022年收入表現還是不錯的。公司近期公布的財務報表信息顯示公司2022年收入較前一年增長34.98%。2022年的3季報顯示毛利潤和毛利率也在改善,這都說明公司發展在良性軌道上前進。公司自2021年開始就一直積極采取各項措施,一方面積極拓展國內和國外的市場,另一方面,采取各項措施進行降本增效。比如通過工程設計優化產品,減重,優化材料,同時提供生產效率等措施。2022年的結果顯示說明公司的經營和市場戰略是正確的。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動公司長期健康發展。公司具有良好的發展基因、深厚的技術底蘊,品牌、產品、服務在相關細分市場具有良好的口碑和競爭力,只要公司上下保持戰略定力,著眼長遠,精益管理,創新驅動,終會早日扭虧為盈,迎來公司價值的合理回歸。公司始終對未來發展抱有堅定的信心,也請廣大投資人給予公司信任,支持公司的各項經營決策。
問題2:公司北美三合一產線的建設情況?
答:目前公司北美三合一產線建設進展十分順利,產線在進行最后投產前的各項調試和試生產過程中,公司回爭取早日完成各項驗收工作。
問題3:公司是否有合作研發?怎么進行的?
答:公司的合作研發工作主要分為兩類:一是預研項目,公司協助客戶進行特定領域的技術論證或技術儲備;二是量產項目,在達到量產階段之前的產品設計、樣品試制、實驗驗證與工裝模具開發等服務。公司與客戶簽訂具體協議之后,公司根據客戶要求的產品參數、技術指標、試驗項目等具體情形,組織人員進行定制化的技術開發與服務工作,并設置重要工作節點,接受客戶的驗收。
在與客戶簽訂相關協議之后,公司根據客戶要求的產品參數、技術指標,組織人員進行研發,具體包括5個階段,并設置8個質量門節點。每個節點進行階段性評審,只有順利通過質量門節點的階段性評審,才能進入下一個階段。公司按照產品開發程序實施開發過程中的各項工作,并按照協議約定將樣件送交相應整車企業客戶,后者將對公司提供的樣件進行鑒定和驗審,并對可能存在的缺陷提出解決方案,公司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進行調整,待最終通過客戶的驗審環節后,確認前期技術開發與服務收入,進而雙方另行簽署量產協議,開始形成產品訂單。
問題4:整車企業是否更趨向自建驅動系統產線?
答:電驅動系統對生產企業的驅動電機設計能力、電力電子設計能力、控制算法優化能力、精密機械加工制造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等綜合實力要求較高。同時,電驅動系統的生產工藝改進也需要大量的實踐積累。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商用車比較普遍的模式是由第三方供應點電驅動系統。我們認為主要原因是商用車訂單分散,品種多,單個主機廠如果自己生產驅動系統很難有規模效應。而且商用車傳統上,主機廠多是集成的業務模式。所以我們認為未來在商用車領域,第三方供應驅動系統是主流的供應模式。
關于乘用車,我們認為未來主機廠自供和第三方供應商都會存在。乘用車市場非常大,兩種模式都有存在的空間,因為各有優勢。尤其是新勢力車企,更加會采取外采的模式。我們看傳動動力汽車行業,即使像發電機這樣的核心部件也有內部供應和外采模式共存。公司在國內和海外市場都有傳統車企的業務,而且持續有主機廠發放未來項目的詢價包。一般主機廠從詢價包到量產可能有2年左右的時間,所以從這個事實也顯示了外采驅動系統仍然是主機廠一種重要的供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