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2021年業績說明會視頻直播解讀(一)整體經營情況成都先導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快速發展的從事新藥研發的生物技術公司,總部位于成都,在英國劍橋、美國休斯頓設有子公司。公司于2020年4月在科創板掛牌上市,成為西南地區首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公司聚焦小分子及核酸新藥的發現與優化,依托DNA編碼化合物庫技術(包括DEL庫的設計、合成和篩選及拓展應用)、基于分子片段和三維結構信息的藥物設計技術(FBDD/SBDD)、核酸新藥研發相關技術(STO)、靶向蛋白降解相關技術(TPD)等四個核心技術平臺及公司其他關鍵新藥研發能力(藥化、計算科學、生物評價、藥學研究等),打造國際領先的新藥發現與優化研發體系,通過新藥研發服務、不同階段在研項目轉讓以及遠期的藥物上市等多元化的商業模式,為醫藥工業輸出不同階段的新分子實體,以期最終為全球未滿足的臨床需求提供創新藥治療方案。成都先導目前擁有大約20個內部新藥項目,處于臨床前不同階段。公司業務遍布北美、歐洲、亞洲、非洲及大洋洲等,現已與多家國際著名制藥公司、生物技術公司、化學公司、基金會以及科研機構建立合作,致力于新藥的發現與應用。2021年,疫情在全球持續,給公司與業務開展相關的跨境交流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隨著疫情的逐漸常態化,公司積極調整國際國內市場戰略以面對疫情帶來的新環境和新挑戰。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105.86萬元,同比增長27.69%。報告期內,公司保持了在核心技術平臺及新藥管線上的持續投入,研發投入7,367.49萬元,占營業收入的23.69%。截止報告期末,公司自主研發的具有知識產權的新藥項目共約20項,目前已有4個項目獲得臨床試驗批件并進入臨床試驗。HG146(針對HDACI/IIb亞型選擇性小分子抑制劑,多發性骨髓瘤適應癥)、HG030(第二代Trk/ROS1雙靶點抑制劑)、HG381(非核苷酸類STING激動劑,適應癥擬用于治療多種晚期實體瘤)、HG146的實體瘤適應癥均已陸續通過NMPA審批并獲得臨床試驗許可,進入臨床階段,其他的多數項目仍處于臨床前的不同階段。(二)具體經營情況公司的業務模式屬于新藥研發服務與新藥在研項目權益轉讓相結合的形式。一方面,公司的藥物發現與新藥研發平臺,可以為全球生物醫藥企業提供針對各類靶點的處于不同階段的新分子實體以及不同技術環節的研發服務;一方面,公司可進行自主研發提供不同階段的新藥在研項目權益轉讓,為醫藥工業不斷輸出新分子實體,最終為全球未滿足的臨床需求提供創新藥治療方案。① 業務方面:一方面,新藥研發服務板塊2021年實現收入3.07億元,同比上升49.46%。另一方面,新藥在研項目權益轉讓板塊實現某自研管線項目早期苗頭化合物階段的轉讓,首付款收入377萬元(不含里程碑費和上市銷售提成)。② 市場方面:為應對疫情,公司積極調整國際國內市場戰略。一方面,持續推進海外市場。自2020年12月公司收購了Vernalis,報告期內,集團內就Vernalis從商業、技術、管理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Vernalis是FBDD/SBDD技術的領先者,能夠在現有基礎上豐富成都先導在藥物發現領域的篩選技術和手段,豐富了新藥研發服務的業務類別,降低公司目前技術單一的風險,也有助于公司搭建海外研發和服務平臺,能夠拉近公司與海外客戶的距離,促進公司海外用戶的開發與獲取。報告期內,Vernalis公司基于FBDD/SBDD的研發服務業務順利開展,并與部分客戶在新藥發現合作項目中取得了臨床前里程碑費用。報告期內,來自Vernalis的收入9,768.31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31.40%。另一方面,公司加大國內客戶的開發力度,加強了聚焦國內醫藥市場的商務開發團隊,針對國內客戶的多元化需求,結合公司在四個核心技術平臺及臨床前藥物研發一站式服務能力,積極推廣各種新藥研發相關服務及推動自研新藥項目的對外轉讓。報告期內,來自國內客戶的收入5,689.65萬元,同比增長13.01%,占營業收入比例為18.29%。③ 研發方面:公司保持了在核心技術平臺及新藥管線上的持續投入,研發投入7,367.49萬元,占營業收入的23.69%。。首先,DEL庫數量及質量快速發展。截止2021年底,DNA編碼化合物庫小分子數量突破12,000億,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實體小分子化合物庫。類型擴展到共價化合物庫,蛋白降解化合物庫,分子片段化合物庫等應用場景更為豐富的小分子化合物庫。分子骨架的種類超過6,000種,合成砌塊接近40,000種,新增了十余種DNA編碼化合物庫的化學反應方式。除自身建庫應用以外,公司還將部分確認的新反應方法通過文獻形式進行公開,推動同行業DEL技術的發展。截至2021年底,成都先導發表了數十篇DEL領域的原創科學論文,占整個DEL領域相關文獻近20%,推動DEL技術創新與發展。其次,公司的DEL篩選成功率及結構IP轉讓數量也得到提升,截止2021年底,公司已經篩選來自客戶立項的47類不同靶點類型,其中包含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轉錄因子、磷酸酶、蛋白復合體、脂肪酶等傳統意義上難成藥靶點或具有挑戰性的靶點,報告期內篩選平均成功率近80%,篩選項目的平均時間周期縮短至3個月以內,這一數據高于工業界HTS的平均水平。報告期內完成了16個項目的化合物知識產權(IP)轉讓,累積完成了45個項目的化合物知識產權轉讓。除了DEL庫的構建與完善外,公司在新藥研發管線上也取得了一定進展。截止報告期末,公司自主研發的具有知識產權的新藥項目共約20項,目前已有4個項目獲得臨床試驗批件并進入臨床試驗。HG146(針對HDACI/IIb亞型選擇性小分子抑制劑,多發性骨髓瘤適應癥)、HG030(第二代Trk/ROS1雙靶點抑制劑)、HG381(非核苷酸類STING激動劑,適應癥擬用于治療多種晚期實體瘤)、HG146的實體瘤適應癥均已陸續通過NMPA審批并獲得臨床試驗許可,進入臨床階段,其他的多數項目仍處于臨床前的不同階段。其中,HG030項目于2022年1月22日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簡稱"FDA")批準開展臨床試驗。④ 核心競爭優勢:從核心技術上來說,公司擁有4大核心技術平臺:首先,成都先導具有DEL技術的開發與工業應用的技術優勢,公司自創立起始終致力于DEL技術的開發、應用和升級。經過10年的發展,公司極大地推動了DEL技術的發展與工業化應用,目前已成為DEL技術領域的領先者之一。其次,公司還有FBDD/SBDD技術以及與DEL技術整合的優勢。FBDD/SBDD技術與DEL技術存在很強的技術互補性,尤其在分子片段活性提升和先導化合物優化方面,公司在此方面有較大優勢,目前已表達和純化了超過6,000個蛋白或蛋白復合物結構。再次,公司在DNA編碼化合物庫的基礎上,建立了支持小核酸藥物研發的生物信息學、小核酸藥物化學、小核酸體外體內生物評價等功能板塊的核酸新藥研發平臺相關技術(STO)。目前公司能提供高質量核酸新藥相關服務,并正在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的核酸藥物遞送系統。其次,公司在靶向蛋白降解領域(TPD)也建立了自己的核心技術平臺,已開展多項針對蛋白降解劑藥物研發的研究,并服務于商業開發及內部自研項目。在DEL、FBDD/SBDD、STO、TPD等四大核心技術形成的藥物發現平臺基礎上,公司搭建了一站式從靶基因到新藥臨床試驗申請階段的藥物優化體系,覆蓋范圍包括重組蛋白表達純化、結構生物學、計算化學與藥物化學、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學、細胞生物學、體內藥理學、藥代動力學、藥學研究等多個技術環節,能夠針對多種生物機制和靶點類別進行新分子的發現和后續開發,直至推進到臨床前候選物階段甚至臨床試驗階段。公司在藥物發現領域內具有先發性優勢,是國內乃至全亞洲最早規模化從事DEL技術研發的公司。Vernalis團隊在FBDD/SBDD領域深耕近20年,積累了諸多的技術、數據、知識和信息,與DEL篩選平臺結合,建立了一個非常高效的新藥發現與優化的新型平臺。公司具有人才優勢。成都先導擁有研發人員391人,其中包括86名博士、133名碩士,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和骨干成員均來自知名制藥公司研發團隊,擁有數十年創新藥物研發及合作服務經驗。同時,公司還擁有藥物發現領域內先發性優勢。此外,公司還擁有靈活、透明的客戶合作模式。相較于其他同類公司相對固定的業務合作模式,公司聚焦客戶的實際需求,對外提供多種形式的合作,合作模式靈活。最后,提供服務與自主創新相結合的商業模式也是公司的優勢之一。不同于常規CRO類企業,公司可對外提供研發服務以及在不同階段轉讓藥物項目,也可以自主進行多個創新藥物項目的研發。(三)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① 核心技術:4個核心技術平臺(DEL、FBDD/SBDD、STO、TPD):打造新藥發現與優化的領先技術平臺和新藥研發關鍵能力支持持續創新藥研發和產出。② 主營業務:不斷改進和提升內部業務能力和效率,依托3種商業模式(技術合作、項目轉讓、產品銷售),聚焦2大創新藥類型:小分子藥、小核酸藥。③ 人力資源:公司將進一步健全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搭建完善的培訓、薪酬、績效以及激勵機制,同時加大人力資源的開發和配置力度,完善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吸引國內外高素質科研人才,打造一支專業、高效、誠信的業務團隊。④ 市場拓展:公司將繼續加大對市場開拓資源的投放力度,同時依據境內外不同市場的客戶習慣,強化營銷服務網絡的建設,保障主營業務收入的穩步提升。⑤ 外延并購與對外投資:未來公司將保持對國內外行業相關先進技術的密切關注,在條件成熟時投資或收購行業相關領域的技術創新型公司,通過資金、人才、資源的投入進行孵化、培育,以進一步充實公司的研發實力,豐富公司的業務鏈條。二、網絡文字互動問答環節問題1:公司2021年國內業務收入上漲的原因是什么?回答:您好,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2021年度,公司加大國內客戶的開發力度,加強了聚焦國內醫藥市場的商務開發團隊,針對國內客戶的多元化需求,結合公司在四個核心技術平臺及臨床前藥物研發一站式服務能力,積極推廣各種新藥研發相關服務及推動自研新藥項目的對外轉讓。謝謝!問題2:您好!請問公司財務費用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回答:您好,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公司財務費用下降的主要原因為2021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波動對公司匯兌損失影響較小。謝謝!問題3:收到里程碑款的時間可以確定嗎?下一次什么時候可以收到?回答:您好,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里程碑費的收取主要是根據小分子化合物受讓方的研發進度決定的。根據合同約定,當轉讓的小分子化合物未來在藥物研發達到某個關鍵性節點階段(包括但不限于GLP毒理實驗、臨床I期、臨床II期、臨床III期及藥物上市等)時,公司可獲得里程碑費。具體情況請關注后續公司公告。謝謝!問題4:請問2020年募集的資金為什么要改變用途?有什么影響?回答:您好,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2020年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為適應市場變化,充分保障實現募投項目的效益,公司在疫情爆發后堅持以審慎態度使用募集資金。目前疫情對公司的影響呈現緩解趨勢。一方面,公司聚焦提升研發能力,打造了DEL技術(包括DEL庫的設計、合成和篩選及拓展應用)、基于分子片段和三維結構信息的藥物設計(FBDD/SBDD)技術、核酸新藥研發平臺相關技術(STO)、靶向蛋白降解平臺相關技術(TPD)四大核心技術平臺;另一方面,公司已發展出更為多樣的商業模式,包括小分子及核酸新藥研相關技術合作服務、不同階段的新藥在研項目轉讓以及遠期規劃中的新藥品種上市銷售;同時,公司需要更大的場地來逐步實現遠期規劃,原募投項目實施場地已無法滿足公司遠期需求。面對當下國際國內深刻變化的復雜環境和行業環境,結合公司現階段及未來發展需求考慮,公司必須進一步優化募集資金投資項目。謝謝!問題5:公司2022年一季度度業績為什么下降?回答:您好,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公司現處于國內市場開拓階段,國內商業項目多為一站式新藥定制服務,目前對應毛利相對較低。同時,為提高后續商業項目及自研項目的轉化效率,實現差異化蛋白降解分子的開發,公司正在積極建立靶向蛋白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