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介紹一下公司主要業務,包括熱塑性彈性體和PBAT,產能情況如何?
答:公司當前有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TPES及可降解塑料兩大業務。
熱塑性彈性體新材料TPES,和傳統橡膠塑料是一個并列關系,它兼具傳統橡膠和塑料的雙重性能,在常溫下顯示橡膠的高彈性,高溫下又能塑化成型,充分滿足了低能耗加工、可重復加工的要求,解決了傳統橡膠高污染難于回收再利用的問題,是替代傳統橡膠作為解決橡膠工業“黑色污染”和“難回收”的重要舉措,當前公司理論產能19.5萬噸,位于全國前三,華東第一,公司當前正在建設25萬噸二期擴能改造項目,項目建成后理論產能將再新增9.5萬噸。
PBAT已成為目前世界公認的綜合性能最好的全生物可降解材料,是生物降解塑料用途最廣泛的品種,當前數量龐大的廢棄塑料,尤其是難以回收或不可回收及不可降解的廢棄塑料,為PBAT提供了巨大的產業市場。國內外PBAT市場實際需求將出現跨躍式增長,前景十分廣闊,公司規劃在浙江嵊州建設年產60萬噸全生物降解塑料,當前一期首次年產12萬噸項目已建成投產,將視市場情況推進后續建設。同時,公司擬在甘肅慶陽推進可降解產業鏈布局,計劃投資建設年產60萬噸BDO(1,4-丁二醇)和30萬噸PBAT項目,項目分兩期四次進行,總建設周期為8年,一期項目建設周期四年(2023年—2027年)。
2、熱塑性彈性體下游行業增速如何,具體應用于哪些領域?
2016-2021年,我國TPES市場需求量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4%。
TPES產品應用領域分布廣泛,其作為橡膠制品、瀝青改性劑、聚合物改性劑和膠黏劑等,廣泛應用于制鞋、道路建設、防水卷材、汽車、家電、玩具、電線電纜、潤滑油、護膚品、醫療、地面鋪裝材料等多種領域。
3、現在PBAT需求實際是多少?公司在成本上有什么優勢?
根據相關研究機構測算,截至2022年底,可降解塑料新增需求量有望達到227萬噸。到2025年,可降解塑料新增需求有望超過400萬噸,未來空間十分廣闊,PBAT約占可降解材料的50%左右。
2021年下半年,受BDO價格高漲的影響,PBAT行業利潤變為微利,部分企業PBAT設施完工后延遲開工,市場選擇了PBAT可降解塑料進行高密度產能投放,競爭壁壘所在的上游關鍵原料BDO卻成為產業鏈高利潤環節。在后續可降解塑料產能投放頻率提速、投放規模愈發巨大之時,持續強化自身上游原料優勢、形成上下游一體化產業協同,將成為最終受益者。公司通過在甘肅布局BDO項目,將持續強化自身上游原料優勢、形成上下游一體化產業協同,打通除碳酸鈣以外的可降解塑料上下游一體化全覆蓋的產業布局,貫穿產業鏈條。
4、公司哪個產品能夠替代POE,替代進度如何?為什么能替代POE?
答:公司新研發的ES產品216/217系列已經可以實現對高端鞋材所需EVA材料的替代,由于ES系列產品具有優異的耐老化性能、透光性能和機械強度,在物性上與POE類似,該產品再進一步調整后理論上具備替代光伏領域EVA、POE的可行性,目前公司正在加緊研發試驗,爭取早日實現相關替代。
5、重點介紹一下未來公司的發展規劃
答:總體來看,公司將踐行熱塑性彈性體及可降解塑料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
熱塑性彈性體方面,公司將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加快新產品ES系列的推廣,進一步拓展在汽車輕量化領域的應用,盡快完成25萬噸二期擴能改造項目及9.5萬噸技改項目,推出LCBR等新產品并投放市場。同時,公司將加大在光伏膠膜、粘膠劑,機器人外殼等領域的探索研發,推進ES系列產品在光伏膠膜、膠粘劑領域對EVA、POE料的全面替代。在可降解塑料方面,公司將打通可降解塑料上下游一體化全覆蓋的產業布局,降低上下游企業成本,推動可降解塑料業務發展。公司擬在浙江嵊州規劃建設年產60萬噸全生物降解塑料,當前一期首次年產12萬噸項目已建成投產,后續將視市場情況推進后續建設。同時公司擬在甘肅慶陽推進可降解產業鏈布局,即年產60萬噸BDO(1,4-丁二醇)和30萬噸PBAT項目,通過該項目抓住上游關鍵原材料,持續強化自身上游原料優勢、形成上下游一體化產業協同,打通除碳酸鈣以外的可降解塑料上下游一體化全覆蓋的產業布局,貫穿產業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