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張健介紹了公司發展歷程、業務基本情況及未來產業布局,隨后公司與投資者進行了互動交流。交流內容主要如下:問1:公司每年的屋頂資源開發能力有多少?公司的屋頂資源開發模式是怎么樣的?答:公司一年的屋頂資源開發能力大概在200—300兆瓦左右。成功獲取建筑屋頂資源是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重點和難點,針對上述情況,公司制定了一套成熟的屋頂資源開發模式,具體如下:1、組建專業團隊普及推廣。設立了專門的屋頂資源開發部門,并組建專業的技術團隊,通過一對一走訪的形式,以及組織專業的上門宣講、對已竣工電站案例參觀、業務推廣活動等方式,向潛在的屋頂資源業主進行關于分布式電站的業務普及和技術培訓,從多角度、多方面打消屋頂資源業主對于在屋頂建設分布式電站的顧慮,并最終通過屋頂分布式電站的開發,實現投資方、建設方以及屋頂資源業主等多方的共贏。2、未雨綢繆,提前布局。對于擬建而未建的部分大型工業項目,因其具有較大規模的潛在屋頂資源,公司屋頂開發團隊在該類項目立項階段即開始介入進行推介,甚至參與廠房設計,做到未雨綢繆,提前布局。及早介入工業項目開發一方面有利于公司先于競爭對手及時鎖定屋頂資源,同時也有利于確保目標屋頂滿足和適應未來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各項設計和施工標準。3、通過優質服務贏得口碑。在屋頂資源開發的過程中,公司通過為眾多屋頂資源業主提供優質的服務,贏得了越來越多客戶的信任,有較強的客戶黏性,已經形成隨客戶業務發展向外地輻射的業務發展趨勢,在行業內具有良好的口碑。問2:公司如何篩選屋頂資源,面積大是最關鍵的嗎?答:對于“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分布式光伏來說,優質的屋頂資源需要具備很多條件,大只是一方面,我們還需要考慮屋頂自身的情況和屋頂資源業主的情況。屋頂自身情況方面,我們需要考慮屋頂的承重能力、屋頂的實際可利用面積、是否需要進一步改造及相關成本等;屋頂資源業主方面,我們需要考慮業主的生產經營是否穩定、信用風險的大小、用電量情況、執行什么類型的電價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電站的投資收益。問3:如何防范因客戶經營不善所帶來的自持電站業務收益減少的風險?答:公司采取多種措施防控相關風險,例如在篩選和開發屋頂資源的過程中,優先考慮經營風險低、信用風險低、用電量大、經營穩定的優質上市公司和海內外知名企業,每月定時與企業、電網進行電費結算及收取,同時與屋頂資源業主簽訂條款周密、清晰、有效的能源管理合同,通過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降低電費的應收賬款的壞賬風險。多年來,公司以行業領先的優質運維服務,贏得了屋頂資源業主的充分認可和信任,形成了融洽、緊密、共贏的合作關系,從過往歷史經驗來看,公司相關風險較小。同時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具有小而分散的特點,個別電站屋頂資源業主經營存在困難對公司整個自持電站投資收益影響非常有限。問4:公司的自持電站電價的定價模式是怎么樣的?答:公司自持分布式電站業務根據“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原則,公司與屋頂資源業主簽訂能源管理合同,以業主需求為導向,在電站建成運營后,所發電量按照一定的電價折扣優先供應屋頂資源業主使用或者支付屋頂資源業主一定的租賃費用,兩種模式只能選擇其中一種。“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分布式電站所發電量優先提供給業主使用,業主使用后若尚有余電,則余電賣給電網。電站所發電量的平均度電收入由兩部分組成,一是自發自用部分的電費收入,二是余電上網的電費收入。自發自用部分,若屋頂資源業主選擇電費折扣,則雙方通過簽訂一個長期的能源管理合同約定一個折扣率,屋頂資源業主在使用光伏電站所發電量時,公司根據屋頂資源所在地工商業用電的實時價格給予業主電價折扣并每月向其收取電費,具體折扣條件根據項目的不同有所差異,該方式既能給予客戶電價優惠,又能使公司售電價格更具彈性。電站發電收益受所在地工商業電價、屋頂資源業主的自發自用比例和余電上網比例等多種因素共同影響,工商業電價越高,業主自用消納比例越高,公司發電收益越高。問5:如果客戶選擇電費折扣模式,這個折扣率會經常變動嗎?答:不會,我們和客戶簽訂的是一個長期的能源管理合同。問6:公司的自持電站投資,自有資金和杠桿資金大概比例多少?答:比例大概是1:1,隨著公司自持電站規模的逐年擴大,發電收入持續增加,將為公司提供長期穩定的經營現金流,公司的資金實力不斷增強,在自持電站的投融資決策上將愈加靈活,公司也將一如既往地秉持穩健經營的原則,保持合理的資產負債率,繼續穩步地擴大自持電站規模。問7:浙江省電價調整政策什么時候正式執行,電價調整后,公司自持電站的投資收益率目前大概是什么水平?平均綜合度電收入大概多少?答:浙江省于2021年10月15日起,正式執行最新大工業分時電價。經公司內部測算,電價調整后,業主的平均用電成本約為0.78元/度(含稅),公司給業主電費折扣后,平均度電收入(不含稅)約0.54元/度,電站項目投資收益率約為8%-10%。問8:組件成本占電站投資的成本比例大概多少?硅料價格的上漲對公司發電業務的收益影響大嗎?答:目前光伏組件占公司電站投資成本的40%-50%。光伏產業鏈主要環節為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終端需求(電站建設),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硅料價格上漲其影響是逐級減弱的,公司自持電站投資成本僅小幅增加,且電站投資成本以電站折舊的形式分20年攤銷,不會對發電業務的收益產生重大影響。問9:自持電站用的組件都是自產的嗎?公司組件廠產能有多少,能否滿足電站業務的全部需求?答:公司自持電站用的組件均為公司組件廠自產組件,基本不存在外購的情況。公司的組件廠設計年產能為500MW,以需定產、以銷定產,現階段可以滿足公司電站業務的需求。問10:“整縣推進”背景下,相較于其他的競爭者,公司有什么優勢?會給業務帶來什么影響?答:“整縣推進”政策的出臺旨在鼓勵分布式光伏宜建盡建,應接盡接,通過開發學校、醫院、寫字樓等閑置、低效的分布式屋頂資源,以提高分布式光伏滲透率及屋頂資源利用率,實現降碳減排。公司在投資電站項目時,在資金和人力等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一定是優先選擇投資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電站這種回報率更高的項目。在分布式光伏行業的眾多競爭者中,公司作為目前國內較早從事分布式光伏開發的企業之一,有較完整的分布式光伏供應鏈,具備EPC資質,能夠提供屋頂資源的獲取、電站建設開發、配套材料供應、電站運維等全方位服務。公司的自持電站為“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工商業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這個行業本身不存在很高的技術壁壘,具有強大的屋頂資源開發能力、品牌經驗優勢、優質的運維能力和服務往往才是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關鍵,公司經過多年積累在以下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屋頂資源開發能力方面:公司在屋頂資源尤其是工業屋頂資源獲取方面,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績。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累計獲取屋頂資源達1,067萬㎡,涉及工業企業751家,可建設約1,067兆瓦分布式光伏電站,累計裝機容量1019兆瓦,年發電能力可高達10.19億度。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分布式光伏電站開發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品牌和經驗優勢方面:由于工商業屋頂資源的特點是小而分散,需要根據不同的屋頂資源應用場景定制高度個性化的解決方案,屬于非標產品,故電站在設計、施工建設、并網等方面需要更加專業,案例經驗對建成優質電站至關重要。公司已成功實施了眾多經典案例項目,服務了近千家客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擁有較強的經驗優勢和技術優勢,“芯能”品牌已經在行業內形成了較高的知名度,公司在屋頂資源業主、地方電網、分布式光伏發電投資方等各方面均享有較好的聲譽。優質的運維能力和服務方面:“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分布式電站服務的對象是眾多工商企業,各個電站分布零散,各地的氣候、環境、情況各異,需要配置足夠專業的運維人員和設備,提供優質的運維服務才能降低電站的故障率,提高發電效率和發電壽命,不斷提升客戶體驗感和滿意度。公司設立了專門的電站運維部,組建了專業維護檢修團隊,購置了分布式電站監控平臺,可實現對各光伏電站發電情況進行全天候的實時智能化監測、故障的及時發現、定位并排除以及大數據優化分析能力,同時通過可視化監控及自動清洗機器人等使運維效率進一步提升。以上智能化裝備和技術的運用使運維效率得到大大提高,有效提高了電站發電效率和發電壽命,提升了客戶體驗感和滿意度。“整縣推進”背景下,有較多的企業紛紛涌入分布式光伏中,客觀上加劇了屋頂資源的競爭,但它另一方面也促使閑置的屋頂資源得到進一步釋放,公司EPC和運維業務的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打開,這些企業往往缺乏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的實施經驗和運營經驗,他們更傾向于與那些具備經驗的項目承包商合作開發、合作運營。公司在分布式光伏領域已深耕多年,擁有較強的經驗優勢和技術優勢,有助于公司打開EPC業務及電站后期運營維護的業務空間,為公司創造更多合作共贏的機會。問11: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答:公司將繼續踏實、認真地做好主業,在以下三個方面持續推進業務進展:第一,在“發電”方面,繼續擴大自持分布式光伏電站規模,不斷增加高毛利率的發電收入,實現經營業績的穩步提升。第二,在“用電”方面,依托現有分布式光伏客戶資源穩步推進充電樁業務。第三,在“儲電”方面,公司已成立儲能業務全資子公司,為儲能產品的開發和工商業儲能的應用做好技術儲備。以期通過優異的業績提升公司價值,更好地回報投資者。二、觀看公司宣傳片、新產業園規劃效果圖。三、公司分布式電站智能監控平臺的運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