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活動主要內容:
問題1. 目前房地產市場有回暖跡象,公司如何看待明年新增房屋及存量房檢測的市場空間?
答:房地產市場利好政策的出臺將會改善房地產市場的資金流動性,將有利于公司應收賬款的回收,同時與今年相比,我們對于新建工程的業務量也會有積極預期;存量房檢測方面,由于事關民生安全并具有消費屬性,加之一些突發事件的影響及監管政策的出臺,我們認為存量房檢測市場是一個緩慢放量的發展過程,公司長期看好并持續加大對此業務領域的布局和投入,明年預計將會有較樂觀的業務增量,公司對此充滿信心并將繼續發揮市場布局優勢、內部協同優勢以及技術積累優勢,抓住市場機遇,進一步提高市場占有率。
問題2.公司目前存量房檢測業務發展如何?
答:房屋安全切實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關系到整個社會的穩定。今年湖南長沙“4.29”事故后,監管部門的相關管理措施進一步強化,由于事關民生安全并具有消費屬性,公司長期看好并持續加大對存量房檢測市場的布局和投入,目前國檢集團在全國有10余家成員單位參與到了各個省市政府的房屋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除提供技術支持外,還為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監管制度的起草建言獻策,在提升地區房屋安全隱患排查鑒定能力方面提供技術支撐。
國檢集團在此業務領域的業務優勢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工程檢測領域的布局優勢。全國范圍內包含總部在內,有18個成員單位具有工程檢測資質并開展相關業務;第二,內部協同優勢。公司成立了自建房檢測專項工作組,統籌進行技術協同和人員協同,確保資源及人員保障;第三,技術積累優勢。公司具備房屋安全排查的信息化技術基礎,同時擁有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現場監測儀器裝備,上述技術支撐一方面可以為公司自身業務提供支持,一方面可以形成設備銷售收益。
國檢集團將心系“國之大者”,以社會關注、民生關切,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為切入點,充分發揮自身專業技術優勢,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提高操作效率,提升用戶體驗,努力構建“四全”生態業務架構,為人民群眾安居樂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問題3. 近日,國家四部委聯合發布《建材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將加快推進綠色建材產品認證,促進建材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請問公司在綠色建材認證方面有什么優勢?
答:國檢集團作為中國綠色產品國家標準化總體組成員、中國綠色產品認證建材組組長單位,深耕綠色建材相關領域10余年,擁有先進的服務理念與深厚的技術積淀,在業內及社會具有廣泛的知名度、美譽度。截至目前已累計頒發綠色產品認證證書及綠色建材產品認證證書1000余張,證書總量居全國首位,并為多個行業頒發首張證書,成為國推綠色產品認證工作名副其實的主力擔當。未來公司將繼續在綠色建材領域精耕細作,持續發揮央企國家隊的專業技術優勢,讓綠色建材更好地服務于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服務于建材行業轉型升級,服務于綠色建筑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為推進中國綠色發展事業貢獻力量。
問題4. 請問截止目前情況判斷,2022年度各業務板塊經營預計情況?
公司正在奮戰最后一個月,目前11月經營數據、全年預計完成情況已經有了基本雛形,2023年預算也正在確定中。
2022年對公司來說,受到了地產新開工及相應產業鏈建材產銷量下滑、疫情封控雙重沖擊,尤其是4、5月份的上海疫情和四季度北京、新疆、廣州等地疫情,對公司的重要業務區域產生了巨大影響,全年生產經營任務十分艱巨。分板塊看,工程檢測業務繼續加強市場開拓,既有建筑、基礎設施建設、軌道交通等業務實現增長,整體市場占有率提升,預計全年可實現營業收入正增長,利潤同比會有所下降,但降幅比三季度會大幅收窄;材料檢測業務收入、利潤穩增長,其中新材料領域有一定突破;環境、食農檢測業務收入、利潤百分之十以上增長;認證業務、技術服務業務大幅增長;檢測儀器和智能制造業務因并表因素大幅增長,但因為下游景氣度大幅下滑、資本開支壓縮因素,不達我們年初的預期。與年初預期相比,外延發展有差距,主要是受疫情封控影響無法外出、交流不便,后續我們將繼續加強相關工作。
整體看,在各級政府、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公司經營班子和全體員工奮力拼搏,預計可以實現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但由于公司屬于人力、技術密集型高技術服務業,人力成本占比較高,部分業務板塊內做好儲備、擴項增加了技術人員,人均收入有所下降,人均成本的降幅小于人均收入降幅;疊加公司今年股權激勵費用和財務費用同比有所增加,同時由于四季度疫情影響大大超過預期,公司預計距完成董事會年初確定的任務存在較大壓力。具體經營情況,公司預計將在1月份發布業績快報進行公布。
問題5. 請問今年公司的人均產值情況是怎樣的,在提質增效方面公司有什么規劃?
2022年,公司加強管理提升,進一步推動區域業務管控和事業部管理,集團總部持續向事業部、所屬企業輸出技術人才和管理團隊,人員有所增加,預計母公司人均產值略有下降;子公司方面,工程檢測領域部分成員單位為了籌備住建部對建工檢測企業的資質評級,擴充人員、增加設備以提高綜合服務能力,食品農產品檢測中的政府業務工作量增加,均加大了人員投入,人均產值有所下降;材料檢測企業中,人員數量沒有較大變化,但是收入和利潤都在增加,人均產值會相對提高。集團整體和子公司人均產值預計略有提升。
未來公司將按照優先“做優做強”的發展邏輯,加強管理提升,著力提質增效。
問題6.2023年公司的業務增長點主要哪些方面?有沒有2023年大概的業績指引?
答: 我們認為明年整體上宏觀經濟以及有關經濟政策有利于產業發展和經濟活躍,對技術服務業整體有利。結合公司幾個業務板塊,目前已經確定的利好方向大概會在以下方面:
一、工程檢測領域,房地產回暖及預期改善;住建部141號令出臺,有利于龍頭機構提升市場占有率;既有建筑檢測業務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基建穩增長,公司在水利、公路交通、軌道工程等領域的檢測已有較多布局,會努力抓好市場機遇;
二、環境檢測領域,12家單位入選國務院土壤“三普”檢測實驗室;今年新增訂單高于營業收入增幅,部分結轉;綠色發展的政策方向;
三、食品檢測領域布局持續完善,企業客戶占比逐步提升,單一機構穩健增長,并購貢獻增量;
四、雙碳業務領域,穩健增長中等待政策深化,繼續加強“重點原材料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公共服務平臺項目”建設,提升服務能力,隨時做好準備;
五、新材料檢測業務近幾年持續高速增長,建材檢測業務仍將穩定發展;
六、鋼鐵、水泥等行業陸續回暖,智能制造是確定性方向,抓好有關市場機遇。
在做好以上生產經營工作的同時,我們也將繼續提升集團管控和協同水平,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發展質量。
關于2023年經營業績指標,我們正在編制預算,對照“十四五”規劃,優化未來三年的目標,努力把今年失去的時間趕回來,具體還需要與控股股東溝通以及董事會確認,尚未最終確定。按慣例我們將在2022年年報中予以披露。
問題7. 公司智能制造板塊發展情況如何?
答:目前上海美諾福公司是公司智能制造業務板塊的平臺。上海美諾福是國內智能化實驗室系統解決行業的佼佼者,主營業務包括實驗室智能裝備制造和自動化系統集成、實驗室設備綜合智能運維、質量控制數據分析三大板塊,遍布國內鋼鐵、水泥、有色、化工、礦山、汽車制造等領域。今年上海美諾福的業績整體平穩,但由于上海疫情以及今年鋼鐵行業及水泥行業壓力急劇加大,部分鋼鐵廠和水泥廠壓縮成本開支,甚至呈現斷崖式下滑,導致美諾福業績不達我們年初的預期,但從10月以來,鋼鐵產業需求有所回暖,鋼鐵產業端合同額較去年同期有大幅增加。因此,在工業數字化轉型步伐不斷加快的背景下,我們認為智能制造是確定性方向,美諾福主要產品質量維持較高水平、客戶體驗及客戶收益持續向好;同時,公司已會同控股股東中國建材總院與新天山股份及其他大型建材制造企業集團開展了戰略交流,將有利于推動相關合作落地,推動水泥工業智能化發展,公司也將采取措施加強其它領域市場開拓,為相關產業智能化發展貢獻力量。
問題8. 請問美諾福2021年業務中各個產業端占比分別是多少?
答:上海美諾福公司以與公司合作為契機,逐步進軍水泥生產制造業,2021年主要以鋼鐵產業端客戶為主,約占90%,水泥產業端生產線為2條左右。2022年,美諾福業務仍以鋼鐵產業端為主。2023年,公司將進一步加大其他領域的市場開拓力度,提升建材、水泥等領域業務占比。
問題9. 請問公司在雙碳服務領域的發展規劃?
答:根據二十大報告,傳統行業企業的低碳綠色化轉型已成為實現長期價值化發展的必然趨勢,而新型行業企業也將與“雙碳”融合發展,未來將會產生旺盛的市場需求。公司將站在形成完整產品線的角度,充分發揮公司在國內雙碳領域資質的領先優勢,著力于在雙碳業務領域中持續向子公司賦能,為政府及企業做好碳方面的咨詢規劃,數據管理、綠色發展支持等方面的綜合性、一站式服務。作為國內低碳技術服務領域的先行者、實踐者和推動者,公司牽頭承擔了 “重點原材料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公共服務平臺項目”,建設覆蓋水泥、鋼鐵、石化、化工和有色等行業的綠色低碳技術驗證平臺、綠色低碳產品檢驗檢測平臺及產品碳足跡核算基礎數據庫,充實公司低碳服務領域,強化公司一站式服務水平,繼續發揮公司在低碳領域的技術服務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