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于2022年新核準的10臺核電機組,公司是否能全部中標?
答:2022年全國范圍內一共新核準了10臺核電機組,目前已經有8臺完成了招投標,還有2臺處于招投標的前期階段。對于已經完成招投標的8臺核電機組,公司全部參與投標且全部中標;對于還處在招投標的前期階段的另外2臺核電機組,公司將積極準備并參與投標,對中標充滿信心。
2、公司前三季度主要業務板塊經營業績如何?
答:根據公司10月28日披露的三季度報告,經營情況持續向好,公司總收入同比增長20.27%、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2.72%。前三季度公司核電工程實現新簽訂單253億元,收入133億元,毛利率11%左右;工業與民用工程實現新簽訂單702億元,收入589億元,毛利率7%左右。
3、公司2020年在建工程金額較大,2021年在建工程大幅減少但無形資產卻大幅增加,具體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是由于會計政策變更所致。公司執行財政部會計準則解釋第14號的規定,對于公司PPP項目中形成的相關資產,列報項目由在建工程轉為無形資產。對于該項會計政策變更具體調整金額,公司已于《關于會計政策變更的公告》(公告編號:2022-021)中做出具體披露。
4、公司在核電建設領域具備較強的多機組同步開工、同時建設能力,公司打算如何利用較為富裕的生產力?公司目前對于國外市場的開拓情況如何?
答:公司具備同時建設40余臺核電機組的能力。目前同時建設核電機組的數量為22臺,過往最高同時建設核電機組數量是34臺。公司預計明年同時建設的核電機組數量將達到30臺以上,預計在十四五規劃末期公司最高同時建設核電機組數量有可能達到40-50臺。
公司始終堅持“走出去”的戰略,始終堅持跟隨核電投資方共同開拓海外市場,成為世界一流的核電工程建設先進企業。目前已經在巴基斯坦建成了6臺核電機組,公司也是中國唯一在海外開展核電工程自主建設的企業。中核集團今年年初與阿根廷簽署了核電合同,目前還在準備階段,公司將根據項目推進情況,積極參與項目建設。
公司目前在海外的核電建設主要是第三代技術華龍一號,預計未來還會有第四代技術高溫氣冷堆;這主要是因為高溫氣冷堆在符合當地國家發電個性化需求的同時還可以滿足海水淡化、制氫等其他需求。
5、公司核電機組的建設周期、收入確認一般如何?
答:截至2022年9月末,中國核建累計在建核電機組共22臺,均處于正常推進中。公司三代機組的建設周期約為60至70個月,每臺核電站會有兩個機組,兩臺機組的開工間隔約為10個月。公司在核電建設的建設周期和回款周期基本一致。整體來看單機組在五年根據建造合同準則的相關規定逐年確認收入。
6、公司整體毛利率情況比行業可比公司相對較低,具體原因是什么?公司后續準備采取什么措施?
答:公司聚焦于工程建設,基于行業特點,毛利率水平穩定。但總體來說業務結構相似的企業在工業與民用工程建設領域的毛利率都維持在8%-9%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
公司未來保持核電工程業務的穩定發展,同時優化工業與民用工程業務結構,增加新能源、市政基礎設施、化工和政府保障性住房等業務比重,同時縮減商業住宅業務,努力提高毛利率的同時控制經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