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海外高利率和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公司對進出口需求的看法是怎樣的?
從需求端看,2020-2021年境外對中國出口的需求明顯增加。2023年總體來說,進出口貿易可能面臨一定的壓力。當前,全球通脹高企,主要經濟體增長乏力,而中國的經濟增長仍然穩健,這將為世界經濟復蘇和發展提供信心和動力。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總要求,隨著經濟社會活力進一步釋放,中國將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作出更大貢獻。中長期看,中國經濟的韌性會顯現出來。
2、公司如何看待2023年的海運運價,有哪些應對措施?
從供給端看,過去兩年海運市場供不應求,海運價格也屢創新高,船公司也相應加大了運力投入。航運咨詢機構MSI(MaritimeStrategiesInternational)分析師預測,2023-2024年集裝箱船新增運力較2022年增長7%。盡管船公司聯盟通過控制運力投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節供需失衡,但總體看來,國際海運運價,尤其是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在2023年將繼續承壓。我們看到,2023年2月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CCFI)環比下降8.5%,同比下降68.5%。公司將結合市場情況以及客戶需求對運力采購作出相應安排。
3、2022年上半年,公司海運代理利潤率和單箱水平明顯提升,但下半年降幅明顯,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2年,國內外經濟環境嚴峻復雜,地緣政治沖突、歐美高通脹等對中國進出口貿易影響較大,下半年海運運價斷崖式下降,對公司收入有一定影響。在上半年海運運價高位運行時,公司主動優化業務結構,減少部分利潤率較低的業務,通過為客戶提供更多環節服務提升利潤率和單箱利潤水平。2022年下半年,特別是第四季度,在海運市場下行的環境下,公司與客戶共克時艱,進行了部分讓利,給2022年下半年的利潤水平帶來了一定影響,但這種調整只是暫時的。
4、公司海運代理的貨類結構是什么樣的,主要區域占比分別是多少?
公司海運代理出口以一般貿易普貨為主,貨物品類與中國整體出口貨物品類基本一致。出口分地區來看,亞洲內部占比近一半,歐洲約10%-20%,美國約10%-15%,其他地區均不到5%。
5、公司海運和空運的業務模式是怎樣的?
在海運代理板塊,公司目前沒有提前鎖艙鎖價的模式。公司為客戶提供訂艙服務時,運費計入收入,通常按實際運費與客戶結算,因此如運價上漲對公司收入有正向影響,但對板塊利潤影響有限。海運代理板塊的利潤主要來自于為客戶提供的服務,如報關、運輸、倉儲等等。
中國外運空運業務方面,公司業務模式逐步由傳統貨代模式向“貨代+承運人”的復合模式轉變,并借助跨境電商和高端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形成了穩定的干線運力需求,進而有效提升可控運力。公司與航空公司簽訂包機協議的同時,已經有客戶提前鎖定了部分艙位,也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運營風險。2022年,公司可控運力22.8萬噸,同比增長3%。未來,公司將繼續根據業務需要對空運運力采購作出適當安排。
6、在國際海運市場下行的情況下,公司將如何提升運營能力?
市場環境發生變化,行業競爭更加激烈,公司及競爭對手都會面臨一定壓力。公司提出要將市場存量化為公司增量,通過延伸服務鏈條、多環節服務、加強集疏運能力等獲得業務增量,提升海運代理單箱利潤和整體運營能力。2022年,公司海運代理單箱利潤同比提升5%。
7、市場對2023年出口比較擔憂,國家也提出要擴大進口,公司在擴大進口業務方面有哪些舉措?
目前,擴大進口業務是公司的重要工作,各下屬公司均成立進口業務專班,并設定進口業務的相關目標,加大了海外市場的拓展力度。
8、2023年公司包機業務規模計劃是怎樣的?
2022年公司固定運力(包機+包艙包板)22.8萬噸(2021年為22.1萬噸),全年運營18條包機航線,其中穩定運營航線8條(目前仍在運營的航線有6條)。2022年第四季度以來,國際空運市場發生了趨勢性變化。2023年公司會綜合考慮戰略客戶的需求以及市場供需變化,適時調整可控運力的投入,為客戶提供安全穩定的供應鏈保障。
9、從2023年和中長期看,公司如何看待直接客戶的情況?
目前公司海運代理的直接客戶收入占比接近一半,合同物流基本均為直接客戶。深化與重點客戶的合作,大力發展核心直接客戶是公司發展方向,同時公司也會致力于提供多環節的服務,圍繞客戶需求打造整體物流產品。
10、 2022年公司合同物流表現很好。公司合同物流業務中國內和海外業務的占比分別是多少?公司怎么看合同物流業務的海外發展?另外公司怎么看合同物流2023年的增長趨勢?
公司合同物流以國內第三方物流業務為主;2022年,合同物流海外業務在歐洲、東南亞和中東地區發展較好,雖然整體收入不大,但體現了公司合同物流向海外發展的結構性趨勢。2022年,合同物流業務發展規模顯著增長,利潤規模躍居子板塊之首,成為公司應對市場挑戰的關鍵增長極。受益于國內消費的恢復,2023年公司對合同物流的業務量規模及運營質量持積極態度。
11、 公司怎么看東南亞和中東市場?未來公司在海外網絡的方向是怎樣的?
東南亞和中東是公司海外發展的重點關注地區。2022年,公司成立新加坡公司,實現了東盟國家級骨干物流網絡全覆蓋。公司在中東地區如迪拜等已經有業務開展,包括合同物流、空運等。中東地區近兩年發展較好,該地區除海灣地區外還輻射北土耳其、歐洲東部地區。歐洲地區,公司在收購KLG集團之后,會繼續強化網絡布局及資源配置。此外,公司也關注中亞、拉美地區,近期在業務上也有一些收獲。
12、 公司認為合同物流業務未來增長的驅動因素有哪些?
2022年,在國內經濟受多重超預期因素的反復沖擊影響下,公司合同物流業務在業務量、收入、利潤均保持了較好的增長,而2023年國內經濟將是復蘇態勢,因此公司對2023年合同物流業務的發展保持信心。
公司合同物流業務服務于快消及零售、汽車及工業制造、電子及高科技、醫療健康等細分市場的客戶,大多已合作多年的頭部企業,客戶粘性較強。在合同物流業務方面,公司通過戰略客戶的重構、內部資源整合、數字化轉型等手段推動業務的增長,此外,公司從2021年底開始嘗試4PL+3PL業務模式,業務開展一年多以來,業務規模、運營質量好于公司預期。未來公司在合同物流業務方面將繼續努力做到有質量的增長。
13、 公司未來是否有繼續回購的計劃?
公司進行A股股票回購是用于股權激勵,2022年公司回購的A股股份已覆蓋股權激勵計劃前兩批生效股份數量。H股回購是在股東大會授權范圍內,根據市場和公司資金情況決定。后續如有回購,公司也會根據相關規則,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14、 公司未來資本支出計劃如何?
過去幾年公司每年資本開支約20億元人民幣(不含兼并收購),主要是用于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升級、物流設備采購等。2023年,預計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面將會有更多獲取核心資源的機會,如大灣區、長三角、北上廣深等地區,預計2023年資本開支會有所增加。
15、 公司怎么看中外運敦豪的發展?
中外運敦豪的服務在時效性、安全性、服務質量等方面都處于市場領先地位。中外運敦豪最近幾年都在加大市場拓展力度和優化客戶結構,過去三年,在空運市場旺盛的情況下,中外運敦豪的增速和利潤水平是非常態的,目前隨著進出口貿易和跨境電商增速放緩等,未來可能不會保持像過去幾年那么高的增速,其利潤水平取決于很多因素,包括進出口貿易、電商市場變化、商業航班恢復、油價、匯率等。
16、 請公司介紹一下數字化戰略實施的具體情況,未來公司在數字化方面還會有什么變化?
2022年,中國外運的數字化轉型秉承“重構業務,重塑運營,重建組織,科技賦能”的策略,以推動業務服務能力和經營模式的轉型升級作為數字化轉型方向,以實現全網運營為目標,設計了以物流產品為核心的包含客戶(銷售)、產品、交付、資源的四層數字化產品運營體系藍圖,并提出了包含流程再造、組織變革、系統建設等內容的數字化轉型路徑。
17、 未來海外并購方向如何?
未來并購目標將重點圍繞東南亞、中東地區,主要關注可以對公司海外端網絡形成有效補充、增強海外屬地運營能力的標的。在歐洲地區,公司將充分利用KLG集團作為平臺,適當對經營以及業務資源進行小規模補充。但兼并收購取決于市場情況、談判進展等多方面因素,具有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