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用企業庫建設的基本情況,比如數據維度有哪些、目前小微企業覆蓋面情況如何?為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銀企信用關系,助力打造信用城市,我行在紹興市范圍內率先推出"信用庫"建設工程,通過建立區域內完善的信用企業數據庫,依托信用"生態鏈",實現銀企"信用背書"。2016年起,借助我行在長期支農支小實踐中積累的大量小微信貸數據,在推進大零售、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我行開始探索"企業信用庫"模式建設,即對授信小微企業采用9大模型、25個正項、6個附加項以及12個否決項統一測評,對入庫企業實施動態化管理,批量發放貸款,提高信貸效率。一家企業如果通過多維度、標準化的模型測評后,就統一納入我們的"企業信用庫",可給予足額的信用貸款。近兩年,我行企業信用庫入庫企業積累迅速,向信用庫企業投放貸款逐年增加,投放對象以小微企業為主。我行通過推出企業信用庫工程建設,發放信用貸款做大"分母",破解區域擔保鏈難題,讓普惠金融惠及更多小微企業,同時,鋪開信用貸款也使我行的業務量和利潤雙增加。得益于"企業信用庫"的建設,我行在2020年一季度,僅用16天時間就發放了36.77億元支小再貸款。2、目前貴行有380家鄉村金融服務點,這些服務點的運營模式、人員配置情況是怎么樣的?對于后續新設點的思路如何?我行設立的鄉村金融服務點通過配備助農服務設施,整合金融、電商、物流和便民等資源,為所在地農戶提供小額存取款、繳費充值、轉賬匯款、網上代購代售、便民健康等服務,包括金融服務點、豐收驛站等類型。金融服務點的人員配置情況:鄉村金融服務點由專職或兼職金融服務員提供駐點服務,一般一個金融服務點由1個金融服務員負責,對于業務需求較大等特殊區域,則配備2個及以上金融服務員,但一個村居內最多不超過3個金融服務點。下階段的工作思路:一是優化布局,做到基礎金融服務無死角,結合區域人口數量、客群結構、金融需求及區位特點,做到"網點外2公里"基礎金融全覆蓋,做好金融服務點優化布局和改造提升工作。二是創建特色,推動便民點多元化發展,打造生活型農村驛站,以政務2.0系統升級為契機,做好一站式政務線上代辦服務體系,拓寬生活便民服務體系,提升驛站民生功能;同時,創新特色化個性驛站,建設一批有主題特色的綜合服務型豐收驛站。3、貴行提到拓展業務發展的地域覆蓋面,解決區域集中度的問題,如何去做?我行目前無論是在經營管理,還是規模效益等方面,在區域金融機構中發展勢頭均較為突出。我行一直堅持"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服務三農,服務中小微企業"定位不動搖,致力于更好服務地方經濟,在區域百姓及企業中具有較好的口碑,這是我行資產規模得以穩定增長的基石。下一步,我行將通過下面幾個方面保持我行的持續發展:一、從區域布局上看,我行機構目前主要集中在柯橋區,在紹興市越城區也有多家機構覆蓋,還在義烏設立了義烏支行。下階段,我們將繼續深耕柯橋本地市場,進一步鞏固我們的優勢,守住基本盤。要樹立起"核心客戶第一"理念,真正把我們的客戶發展成為核心客戶,具體來說,要做穩頭部客戶、做大中部客戶、做實基礎客群,夯實我們本地核心客戶的基石;我們要把濱海、義烏、越城三大新戰場做強做大,近三年來,這些地區的分支機構業務規模一直保持高速增長,且對我行的利潤增長貢獻度也在逐年增加,在新戰場的未來發展之路是穩定可期的。二、深入推行數字化轉型,拓寬獲客渠道。我行通過線下優布局、線上優功能,建立低成本、多層次、全方位的高效便民服務渠道,將線上和線下相結合開展批量營銷,提升客戶的體驗。三、發展供應鏈金融,提高服務深度。我行嚴格按照銀保監、人行等監管部門的要求,著力開發供應鏈金融產品,通過支持區域內優質核心企業,進一步延伸其核心企業的上下游企業的業務,從而提升業務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