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簡要介紹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生產經營情況答:2021年,公司積極應對境外疫情蔓延
原材料和海運價格上漲
人民幣匯率波動等多重挑戰和壓力,常態化推進疫情防控,境內外所有在執行項目穩步履約,并在9月底之前順利完成標的資產過戶工作。重組后,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9.96億元,同比增長16%;實現歸母凈利潤14.24億元,同比增長2%。新簽合同額359.55億元,同比增長20%,其中境內合同額182.26億元,同比增長27%,境外合同額177.29億元,同比增長13%;截至9月底,有效結轉合同額為570.97億元,為公司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水泥生產線智能化改造業務進展如何?答:隨著"碳達峰
碳中和"政策落地以及水泥行業"三化"轉型的深入推進,未來的生產線都要符合"高端化
智能化
綠色化"標準,老線的產能置換和智能化改造將成為趨勢。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新簽境內外水泥礦山技術裝備與工程合同245.53億元,同比增長13.87%。其中新建生產線合同220.91億元,老線技改合同24.62億元,新建及技改項目均為符合綠色化
智能化方向的生產線。3.公司預計水泥行業何時納入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答: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開市交易,目前只有電力行業參與其中。有研究人士推測,鋼鐵
水泥等可能會成為第二批納入碳市場的行業。針對"碳達峰
碳中和",公司確定了管碳
減碳
用碳"三步走"規劃:第一步是實現準確計量,積極參與建立行業標準;第二步是大范圍應用減碳技術,包括能效提高技術
熟料替代技術
替代原燃料技術
低碳熟料水泥技術;第三步是發展碳捕捉和利用技術,關鍵是降低成本。4.公司對國內外水泥工程與裝備市場的展望答:國內市場,在"碳達峰
碳中和"政策背景下,水泥行業向"高端化
綠色化
智能化"方向轉型勢在必行,預計未來2-3年圍繞提質增效
綠色智能的減量置換
技術改造等需求將持續釋放,國內訂單規模有望增長。境外市場,盡管疫情仍有很大不確定性,但隨著疫苗大規模接種,疫情沖擊逐步減弱,業主投資意愿逐漸復蘇。從中長期角度看,全球水泥業主對超低排放
可替代燃料
碳捕集利用
數字化
智能化等提質增效技術提出新需求,市場將涌現一批老舊生產線的改造升級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