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期間主要問題及回復問題1:在今年零售整體疲軟的情況下,公司有沒有主動應對策略?回答:公司上半年業績同比有所下降主要系受區域性疫情影響,以及公司為落實政策要求,積極承擔國有企業責任和擔當,進行租金減免所致。面對疫情和市場的不確定性,無論是零售主業還是“零售+”板塊,公司今年的重點都是穩住當下經營和謀求長遠發展兩條腿走路。杭州大廈在重要節點上,嘉年華因疫情無法進行大范圍媒體廣告投放,但通過全員營銷形成宣發矩陣,3天僅自然流量銷售達2.2億元;520活動經過充分準備,緊抓住疫情有所好轉的時機,有效承接消費反彈,4天銷售1.78億元,腮紅口罩、愛心打卡等創新宣傳點被央視報道,成為疫情好轉、經營復蘇的一個重要轉折點;5月中旬起銷售明顯好轉,特別是年中慶4天銷售破3億,其中首日銷售破億,極大地提振了信心。6月至今銷售呈現正增長狀態,展望下半年,基于對國內疫情防控的良好預期,杭州大廈也將舉辦生日慶、內購節等眾多活動,公司將會抓住市場機遇,對全年的業績持樂觀態度。問題2:公司股價長期低迷,市值接近凈現金資產,請問管理層如何進行有效的市值管理,以實現國有資產的增值。回答:公司目前發展戰略明確,資產質量和財務狀況良好,經營業績穩健。公司以定期報告和臨時公告為載體,向市場傳遞公司核心價值和經營理念,依法合規辦理各項信息披露業務,做到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并通過接待投資者調研、投資者熱線、投資者關系郵箱、股東大會、上證E互動平臺等建立多渠道、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雙向交流機制。良好的市值表現是公司和全體股東長期的共同愿望。從長遠看,公司市值取決于公司的內在價值。公司會持續努力經營,扎實做好各項工作,以良好的業績回報廣大投資者。同時,公司也將持續完善信息披露與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促進投資者對公司的了解和認同,推動公司價值能夠在市場上得到合理反映。問題3:國企改革和縱向橫向收購完成后,解百未來幾年能否實現業績的高速增長?管理層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和行動來保證業績高增長嗎?回答:公司將根據五年發展規劃,持續推進各項工作。在主業板塊:公司零售主業板塊的總體發展思路為:從渠道運營商向中高端品質空間運營商轉型,固本強基,做強做大。零售主業板塊下的各核心業務板塊的發展策略如下:杭州大廈:鞏固頭部,高質量發展;解百商業分公司:競合共生,業態轉型,扭虧為盈;購物中心業態:構建輕資產模式,對外擴張;商品深度聯營/自營業務:積極探索,孵化能力。在投資板塊:構建起杭州解百投資板塊“兩個平臺”、“雙輪驅動”增長模型。(1)兩個平臺:上市公司平臺、產業基金平臺兩個平臺協同發力,打造解百“募投管退”投融資大循環;(2)雙輪驅動:分為縱向和橫向兩個投資發展方向。縱向向上游品牌或業態投資,獲取品牌端增量與資源。投資目標為具備較高成長潛力的消費品牌或業態,并將其孵化成為新消費領域新星的企業。橫向為以“渠道整合+效率整合”的模式并購其它零售企業,提升零售端規模及效率。問題4:解百國企改革除了股權激勵之外,還有哪些動作,是否會引入戰略投資者進行混改?目前大股東持股比例達66%,照這幾年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明顯制約了上市公司的活力和發展。回答:公司在大力深耕發展主業的同時,不斷深化國企改革,積極探索多種激勵方式,推進體制機制改革與創新。2021年是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關鍵之年,公司在市相關部門、商旅集團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公司首次股權激勵計劃的落地和實施,構建了核心管理團隊長效激勵機制,增強了員工內生動力和企業持續發展活力。除此之外,公司也希望引入與公司具有高協同性、高匹配度、能為公司帶來相應資源的戰略投資者,以優化公司股權結構。問題5:解百作為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商業龍頭,非常有必要申請免稅牌照以壯大零售主業,請問管理層是否從戰略上高度重視此事,并協調積極爭取?回答:免稅商品經營資質屬于特許經營資質,國家對免稅品經營資質有著嚴格的申報條件和審批程序,公司將持續積極關注免稅相關政策動向。截至目前,公司暫未申請免稅商品經營牌照,如涉及相關事項,公司將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問題6:解百第二個五年計劃中的橫向和縱向收購進展如何,能否提高效率盡快落地實施?回答:去年公司發布了第二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以消費者價值訴求為出發點,以零售主業為核心,向橫、縱兩個方向進行鏈條延伸的商業鏈條,橫向為在需求側打造“價值鏈”,縱向為在供給側打造“產業鏈”。并將鏈條串聯的“美好生活”價值最終回饋給消費者。成為“從消費者來,到消費者去”,不斷為消費者賦能的價值循環。實現企業戰略從“零售+”(相關多元化)到“零售鏈”(產業鏈一體化)的重要轉變。2022年上半年,公司一是加快物色投資標的,已完成女裝、高珠等多個品牌業務盡調;二是積極推進解百投資管理公司和時尚產業基金設立,即將啟動相關審批申報工作,同時不斷充實基金相關項目儲備。下半年,公司將繼續圍繞零售主業,對標“二五”規劃,更加積極主動探索新業務、開發新市場、培育新增量,爭取盡快有實質性成果。另外,公司投資團隊也在持續接觸和洽談潛在投資項目,積極圍繞主業發展和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做好戰略性投資項目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