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提出的問題及公司回復情況
公司就投資者在本次說明會中提出的問題進行了回復:
1、22年研發費用1.2億元,是不是主要發生在軸承方面,但22年軸承收入8.5億元,是不是每年研發費用都這么高
回復:您好,多年來公司始終堅持技術創新,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022年度集團研發投入12,302萬元,主要用于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產品的研發支出,將為公司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感謝您的關注。
2、面對重卡工程機械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公司未來的新增長點在哪里?
回復:您好,重卡、工程機械等傳統配套行業經過近兩年的下滑,已經處于低谷階段,在國家穩增長政策的刺激下,景氣度有望逐步回暖,預計今年行業將進入復蘇并實現合理的增長。公司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創新成效,在航空航天等高端市場及國內戰略性新興領域方面挖掘增長機會和潛力。感謝您的關注。
3、公司2022年軸承產品的毛利是否有提高?
回復:您好,公司2022年軸承產品的毛利率為45.14%,比上年同期提高5.15個百分點。
4、請問公司今年的經營規劃是什么?
回復:您好,綜合國內外經濟形勢、行業環境及企業實際情況2023年公司計劃實現營業收入19.6億元,利潤總額1.65億元(剔除持有上市公司股票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的影響)。如果行業經營環境出現重大變化,公司將在半年度報告時根據形勢變化對年度經營目標進行相應的調整。感謝您的關注。
5、公司業績一直受興業證券股價的影響,目前仍持有多少興業證券股份?2023年是否全部減持?
回復:您好,公司現持有興業證券股份54,716,874股,公司將持續跟蹤其二級市場股價走勢,擇機出售。感謝您的關注。
6、我持龍溪4年了,公司確實是好公司,確虧損嚴重,但股價和別的公司同對比,相差太遠,嚴重低估。感覺公司宣傳力度不夠
回復:您好,感謝您對公司的長期支持。公司始終重視和關注企業價值和股東利益,高度關注二級市場的股價,但市場股價波動受很多因素影響;后續公司將會一如既往做好生產經營管理和企業品牌提升宣傳工作,并通過內涵增長及外延擴張提升經營業績,做大做強主業,創造良好的業績不斷提升公司價值,謝謝。
7、您好,貴公司近三年的戰略目標是什么?
回復:您好,公司近三年的戰略目標為:相比2020年,2025年公司營業收入增長一倍,利潤總額增長一倍、市值大幅度提升;關節軸承技術全球領先、市場占有率位居世界前三;滾動軸承技術國內領先、國際先進、市場占有率位居全國前茅。
8、陳志雄經理,龍溪軸承向外延伸,空客波音,是否有意向對公司考察。或為空客波音打過樣?
回復:公司致力于開拓航空航天等戰略性新興領域,近年來著力拓展民用航空產業鏈,目前項目開發仍在進行中。謝謝您的關注。
9、國內外銷售收入占比?
回復:您好,公司2022年度內銷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79%,出口營業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約為21%。
10、與同行業的上市公司相比,公司有哪些核心競爭優勢?
回復:您好,公司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母公司關節軸承業務方面。作為國內最大的關節軸承供應商和最大出口商,公司在產品品種、產品研發、創新能力、顧客群體以及生產組織等方面已具備綜合性比較優勢,關于公司核心競爭力分析具體詳見《龍溪股份2022年年度報告》。
11、公司是否有考慮開展股權激勵或者員工持股計劃?
回復:您好,公司目前暫未有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計劃。感謝您的關注。
12、公司2022年度為何不進行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打算怎么用?
回復:您好!公司2022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989,962.60元,母公司實現凈利潤為-21,121,272.07元,綜合考慮公司持續穩定經營、長遠發展和全體股東利益,以及以前年度公司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增加時已實施的利潤分配方案,擬不實施2022年度利潤分配,也不進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公司未分配利潤主要用于流動資金周轉、項目建設等公司生產經營的需要。
13、關節軸承智能化改造項目2023年是否能全部完成。
回復:您好,該項目建設期為2020年6月至2024年6月,分兩期完成。目前項目建設正依計劃有條不紊開展。
14、現有產能是否也在生產航空航天高端關節軸承。
回復:您好,公司近年來加大技術創新投入,逐步拓展航空航天等高端市場和戰略性新興領域,并同步加大產能建設,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