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總體情況和非公開發行項目簡要介紹(一)公司總體情況公司是中國中化重要的材料科學平臺,承擔“十四五”期間科技創新的重要使命。公司聚焦以化工新材料為核心的精細化工主業,優化升級高性能材料及中間體、聚合物添加劑等化工新材料業務,大力發展鋰電池、鋰電池材料等新能源業務。依托連云港循環經濟產業園和自主突破的關鍵技術,打造產業結構合理、產品組合豐富的創新型的精細化工領先企業。目前公司業務正逐漸由以貿易業務為主向精細化工生產型平臺轉型,2021年公司化工新材料業務已實現營業收入156.52億元、毛利總額41.36億元;化工材料營銷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30.36億元。公司近期整體盈利能力顯著提升,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806.48億元,同比增長48.90%;在剔除處置收益并還原商譽減值后的歸母凈利潤是9.94億元。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44.13億元,歸母凈利潤9.74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8.68億元,較上年同期可比口徑均有大幅增長(可比口徑財務數據已剔除揚農股份股權出售收益及其經營數據)。在碳三產業一期、促進劑等重點項目正式投產之后,公司將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公司將堅定布局化工新材料領域,為后續成長帶來較強動能。未來,隨著公司重點項目連云港碳三項目、聚合物添加劑項目、ABS項目、尼龍66項目等陸續投產達效后,公司的業務結構將持續優化,化工新材料產銷占比持續上升。同時,公司持續打造具有核心技術及一體化技術發展優勢的環氧樹脂、聚合物添加劑、芳綸、尼龍66、鋰電池正極材料、鋰電池回收等特色材料產業,旨在成為承接中國中化的重要化工新材料平臺。(二)非公開發行項目介紹經中化國際第八屆董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中化國際擬向包括控股股東中國中化股份有限公司在內的符合中國證監會規定的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數量不超過829,549,941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0億元(含)。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已于2022年9月13日經中國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并于2022年9月下旬獲得中國證監會核準批文,下一步將根據市場情況擇機啟動具體發行工作。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將用于投資碳三產業一期項目,并補充流動資金。碳三產業一期項目總投資139.13億元,在建包括年產60萬噸丙烷脫氫、65萬噸苯酚/丙酮、24萬噸雙酚A、40萬噸環氧丙烷和15萬噸環氧氯丙烷生產裝置及相關公輔工程設施。項目投產后,中化國際將形成環氧氯丙烷-環氧樹脂、環氧丙烷、苯酚丙酮-雙酚A等碳三功能性材料一體化產業鏈,預計年均銷售收入可達110.11億元,年均利潤總額可達17.15億元,投資稅后內部收益率13.25%。碳三產業一期項目是中化國際向化工新材料業務戰略轉型的關鍵步驟,有助于深化中化國際化工新材料業務布局,打造一體化產業鏈,構建成本優勢和規模經濟,持續提升企業盈利能力,提高核心競爭力。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采取詢價發行的方式。中化股份以54.23%的持股比例,同比例參與本次認購。其他特定發行對象不超過34名。中化股份的鎖定期是18個月,其他投資者的鎖定期為6個月。募集資金將有70%用于募投項目(碳三產業一期項目),30%補充流動資金。二、本次交流的主要問題及回復問題1:公司5500噸/年對位芳綸項目自2022年6月起已開始盈利,高強高模芳綸產品品質大幅提升。請介紹下,公司做了哪些努力實現了技術上的突破?5500噸/年產線目前高強高模產品占比多少?芳綸整體競爭格局和價格戰的情況如何?公司對位芳綸達產后,對于整個行業格局有什么改變嗎?公司芳綸產業未來的發展規劃如何?答:今年5月,中化國際高強高模芳綸產品質量和穩定性取得重大突破,并一舉攻下輪胎、通信光纜、特種防護、橡膠等多個下游行業頭部企業客戶,意向訂單超過產能。高模高強技術突破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現場長期持續的技術工藝提升和創新,現場團隊發揮了決定性作用,二是高端設備投入,三是數字化建設,芳綸產線從聚合到紡絲流程和工藝控制點眾多,如何做好每一個環節,達到工藝的要求,對團隊和軟硬件設施挑戰非常大,借助前端客戶解決方案與后端數字化的系統,可以說,芳綸高模高強技術突破經歷了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從芳綸市場的整體格局來看,在供應端,美國、日本供應商仍處第一梯隊,而國內主要生產商齊頭并進,產品質量逐步提升,部分取代進口產品;在需求端,隨著傳統特殊個人防護領域的國產替代,汽車輕量化、民用防護領域的需求增長和新興應用的不斷開發,全球芳綸需求將持續保持高速增長。目前國內廠家主要生產普通型芳綸產品,高強高模產品主要依賴進口,缺口較大,價格長期維持高位。目前芳綸高端產品有更好的價值體現,公司高強高模產品占比達到產量的75%,項目整體收入和利潤貢獻逐步增加。公司產品更多地錨定在較高端的客戶需求上,通過與下游客戶聯合應用研發,多領域推進正式合作,并憑借品質與供應的穩定性獲得較高的客戶粘性。未來公司將適時啟動對位芳綸擴產計劃,并逐步推動實施上下游全產業鏈布局。問題2:近期環氧樹脂價格見底回升,結合供需公司如何看待未來風電等領域應用市場情況?答:中國是全球環氧樹脂的主要生產和消費市場,占比達到50%左右。環氧樹脂作為一種基礎性材料,經與固化劑、填料、稀釋劑等產品配合使用可以產生很多種產品。目前主要應用的涂料、電子電工、材料、膠粘劑等領域應有上千種產品,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在原有產品應用基礎上許多新的應用不斷出現,比如風電領域、新一代通信技術用環氧樹脂、汽車/航空航天材料、水性涂料、建筑美縫劑等領域新的用量大幅增加、新的應用也不斷出現,同時俄烏戰爭導致歐洲能源價格大幅上漲,歐洲有關產能競爭力下降、開工不足,將刺激中國環氧樹脂出口增加。在此背景下,我們認為盡管行業產能提升、商品量增加,但國內的用量和出口量也有望增加,行業產能消化壓力總體不大。目前中化國際環氧樹脂產能包括揚農錦湖17萬噸和江蘇瑞恒剛投運的18萬噸,2021年市場銷售以國內客戶為主、出口為輔,隨著新產能釋放,公司已經提前籌劃,完成了REACH登記,加大歐洲市場投放力度,與國外重點目標客戶認達成合作意向,全力開拓國際市場。問題3:公司碳三一期預計年底將全線建成,能否介紹一下碳三二期相關產品規劃布局?作為中國中化化工新材料核心平臺,公司在新材料領域的未來布局方向與收入利潤體量如何?答: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相關要求,公司未來重點項目規劃布局請以公司公告為準。作為中國中化旗下化工新材料核心投資平臺之一,未來公司將持續打造技術領先、一體化優勢明顯的連云港循環經濟產業園。依托關鍵技術突破和高效循環經濟,進一步豐富碳三、碳四下游產業鏈,在連云港基地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除了重點打造的中化國際連云港循環經濟產業園,公司在產業鏈一體化的布局邏輯主要是圍繞核心業務做上下游延伸,或橫向做客戶協同、產品鏈之間的協同。未來公司將繼續加強研發投入力度,通過自身的技術創新突破,結合與國內國際重點院校、研發機構的產學研合作,依托“1+N”產業基地與園區一體化優勢,不斷推出更多化工新材料領域的新產品組合,為公司貢獻更多的利潤增長點。問題4:目前公司對于傳統貿易板塊的規劃如何,如何應對目前化工行業價格波動較大的行業風險?答:中化國際確實是由傳統貿易公司轉型而來,今年上半年,雖然公司收入主要來自于貿易,但85%以上的利潤來自產業。未來貿易轉型有三個方向:第一,圍繞產業的采購、營銷服務。例如,ABS從傳統營銷開始往產業轉型,通過收購西班牙的優質ABS廠商ELIXPOLYMERS,利用改性技術優勢,投建國內ABS改性工廠。第二,對于現有的具備競爭力的貿易業務,建立統一平臺,和現有業務進行差異化管理,發揮貿易業務周轉率快、市場敏感度好的優勢。第三,其他非化工貿易業務的退出力度會持續增加。問題5:請問公司認為防老劑業務當前是否處于景氣高點?答:防老劑產品實際上不是大宗商品,其在下游客戶比如輪胎客戶中成本占比不是很大,但卻十分重要,所以有抗市場波動的能力。多年來面臨產業鏈波動過程,該產品持續保持了高毛利。公司橡膠防老劑現有年產能16.5萬噸,產能規模與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一。未來公司會持續加強防老劑盈利能力和市場地位。產能端,泰國工廠投產后,會對東南亞輪胎廠形成較強覆蓋作用,未來還會在其他地區繼續建設類似工廠,提升海外市場占有率;產品端,會在一般防老劑基礎上,開拓高端產品,如TMQ的建成投產,上半年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最后在客戶端,可以看我們防老劑產品在輪胎商國際五大、區域十大的占比,近年一直處于持續提升趨勢。問題6:處在當前經營狀況較好、行業景氣度較高的背景下,公司在鋰電材料板塊的發展計劃如何?是否有新品類的擴張規劃?答:第一個方向是我們布局了正極材料,將作為核心戰略業務發展,未來將會加大正極材料的產能布局,同時擇機往上游包括前驅體以及重要的正極材料的核心資源進行延伸;第二個方向是鋰電回收,該領域在未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目前公司依托3000噸/年鋰電回收中試項目,積極布局回收資質和渠道。問題7:公司尼龍66技術跟同行比有哪些特點,目前市場格局如何?公司己內酰胺兩步法到己二胺,是怎么樣的契機做出的突破和研發?答:從尼龍66行業來看,英威達、巴斯夫、奧升德的產能與市場占有率較高,對己二腈技術高度壟斷;公司工藝路線是選用了己內酰胺工藝的尼龍66產業路線,催化劑是自主研發的,合成工藝也是獨家技術,尼龍66產品在全口徑成本上與英威達相當。從市場來看,一般來說,任何產品都會走向充分競爭階段,這對消費者和產業發展都有利。尼龍66相比尼龍6具有特殊優勢,相信會得到更好的應用發展,這是由產品性質決定的。關于研發的契機,公司下屬揚農集團在科技創新上有良好的積累,多年關注己內酰胺的技術,形成了自身經驗,通過對尼龍分子結構分析,進行了相關技術研究,我們獨有的催化劑都是自身合成。總結來說,戰略方向的引領,自身的技術積累,以及分析行業痛點的能力,推動我們在尼龍66產業化的突破。問題8:現在寧夏瑞泰己二胺裝置負荷、產出情況如何?工藝裝置運行下的尼龍66和己二胺單耗,未來會否進一步提升?能否分享一下公司未來PA66的產能規劃、市場策略與時間節奏?答:公司下屬寧夏瑞泰尼龍66今年順利實現產業化,裝置從6月份投產后,一直處于優化中。目前裝置運行情況超過小試、中試水平,裝置運營穩定。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優化裝置,使產能得到更好的發揮。同時我們也規劃全產業鏈布局和關鍵中間體突破。單耗是公司工藝機密,不便透露。就未來的規劃而言,我們立足“十四五“規劃,將把握西部獨有的焦爐煤氣和天然氣優勢,以及關鍵中間體技術突破優勢,進一步完善尼龍66及中間體產業布局。問題9:公司下半年在建項目累計投產和收入貢獻能否梳理一下?碳三項目今年整體收入貢獻預計是多少?答:2022年上半年,碳三產業鏈項目陸續實現ECH、環氧樹脂、離子膜燒堿、雙氧水四套裝置建成投產,目前收入貢獻達到原有計劃的30-40%,主要是因為疫情對項目建設造成較大影響;目前苯酚丙酮、雙酚A、PDH等項目建設進入沖刺階段,預計今年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將陸續中交和試生產。2022年5月,尼龍66與中間體己二胺項目投產,和預期相比,目前該項目對寧夏瑞泰的業績貢獻較大。問題10:作為央企上市公司,公司項目管理體系以及激勵情況如何?答:從2000年上市以來,我們一直想做市場化的激勵措施,管理層也致力于限制性股票的突破。此前第一期約5600萬股限制性股票已經落地,接下來我們還會繼續推動公司核心團隊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除了管理層,未來我們也將把更多激勵向重大項目推進、重點技術突破、日常現場運營的成本改善和節約的這幾方面人員傾斜。其實,公司整體激勵體制是系統化的架構,不僅有上市公司層面地激勵,還有GPS(超額利潤分配),項目風險抵押金等措施。通過這些各種比較有差異化、定制化以及體系化的激勵機制,相信能將個人的發展和公司的整體的進步以及市值的提升能夠緊密地捆綁起來,并收獲公司業績方面的持續增長。問題11:請問聚合物添加劑和ABS可否進一步介紹?投產規劃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