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向投資者簡要介紹公司三季度的經營業績情況。訂單方面,前三季度公司累計新簽合同357項,累計新簽合同金額13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42%。其中,7-9月新簽合同金額近48億元。前三季度,公司累計承接業務(含中標)359項,累計承接金額達127.58億元。業績經營方面,前三季度營收累計104億元,同比增幅34%;其中單三季度營收約40億元,同比增幅30%。業務整體毛利率13.9%,同比下降2.68個百分點;單三季度毛利率,環比回正。累計實現歸母凈利潤5.6億元,對應凈利率5.4%;扣非歸母凈利潤5.2億元、同比增幅17%,扣非后凈利率5%。現金流方面,雖然經營性現金流為負,但是收款情況還是好的,前三季度收現比1.02、指標優秀,經營現金流凈額為負主要還是鋼材備貨的影響。隨后針對投資者關心的重點問題作了具體交流,紀要如下:1.三季度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負,仍是鋼材備貨的原因嗎?是的。經營性現金流雖然為負,但公司的收款情況其實還好的。前三季度以單三季度的經營性現金流的收現比均超過1,且單三季度的該項指標較同比和環比均有所提升。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負主要還是鋼材提前備貨及日常經營開支所致。2.鑒于專項債11月發行結束,明年預期規模不會減弱,基建發力預期起來,從公司角度看,近期跟蹤和新簽接單狀況如何?公司目前跟蹤的訂單及簽約情況良好。當然發債落地的利好,目前從直觀感受來說還沒有那么顯著,畢竟從發債落地轉化為項目競標發包還是有時間差的;再加上本身行業集中度不高,整個市場訂單的豐貧對于單個企業來說,直接體感程度有限。不過專項債落地對公司而言,從中期及明年的維度來看,確屬好事。3.在鋼結構建筑的EPC項目上,較之央企國企,公司的競爭優勢是?針對鋼結構建筑的EPC項目,首先,公司具備在鋼結構方面的獨特技術優勢。公司從業長達20余年,積累了包括國家科學技術一等獎進步獎在內的眾多具備含金量的技術獎項,并在此基礎上承建了包括“鳥巢”、北京大興機場、卡塔爾足球場(2022年世界杯主賽場)等在內的上百個國內外地標項目。基于鋼結構領域的技術優勢,公司還具備設計、圍護、屋面等其它分包專業的技術及實施能力,并針對細分場景形成了完整的產品體系,保證建筑的功能性、美觀性,并通過縮短建造周期而降低建造的時間成本。對于公司主打的中高端客戶而言,他們十分看重供應商的履約能力,以滿足運動會準時召開、醫院盡早接診、學校按時開學、工廠盡早投產、商業項目盡早開業提高周轉等核心訴求。而公司“懂”鋼結構建筑、“會”鋼結構建筑,并且具備策劃設計、制造生產、實施安裝的全產業鏈的能力,因此有能力更好且更快地交付最終客戶所需要的產品。4.信息化業務的渠道如何打開?渠道可分為線下和線上;具體執行階段又可分為0到1和1到10。線下渠道,可按內部資源和外部自行拓展劃分。內部資源包括利用原工程業務和戰略加盟業務的客戶資源,實現交叉銷售。公司的分包工程業務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7大分公司、20多個區域銷售公司,積累了豐富的工程客戶資源;而戰略加盟業務還積累了各地政府及同盟企業的資源,尤其是企業單位決策人的資源,有助于提升銷售工作的效率。而線下渠道的自行拓展,除了傳統的陌拜之外,還有參加以及自行舉辦行業論壇展會活動,憑借公司積累的知名度及技術成果,這些業內交流活動也是迅速積累客戶資源的有效手段。線上渠道方面,基于線下積累的潛客資源,線上則可通過開放免費試用的軟件服務,作為導流和銷售轉化的入口。在渠道開發的前期,客戶開拓處于“0到1”的突破階段,這個時候更注重于單個/少量種子客戶的重點關注和跟蹤,以收集產品的測試反饋;而在產品打磨成熟,且種子客戶積累完畢后,便可基于種子客戶的案例,進行“以點帶面”式同一領域/場景客戶的垂直深挖,實現客戶“1到10”的拓展。5.數字化管理工具系統的商業化,在為行業賦能的同時,會否削弱公司在管理上的競爭優勢?不會。首先,盡管比姆泰客為公司自用而研發的管理系統是大而全的,但比姆泰客所市場化的產品是基于大系統上的部分或者單個功能模塊所開發出來的,所以,客戶擁有的是部分模塊和功能,而我們的管理優勢基于從設計到采購、生產制造直到施工的一整條產業鏈的。第二,比姆泰客的客戶場景不僅僅局限于鋼結構甚至建筑業,異業的客戶更不會對我們造成競爭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