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公司董事兼副總經理邵生富先生就公司2021年總體經營指標、從事的業務、分行業、產品角度闡述公司2021年取得的業績,以及公司的未來發展戰略了做了介紹。二、交流環節問題1:公司對磺化醫藥板塊預期如何?答:2021年,磺化醫藥板塊受出口影響及同行業競爭加劇,產品價格下滑明顯。但隨著公司4000噸/年BA項目以及廢酸裂解項目陸續建成,公司在行業的地位更加具有優勢,后續繼續加大在此業務板塊的技術研發力度,圍繞抗腫瘤藥物中間體的市場需求,以提升公司磺化醫藥產業的市場份額。問題2:棕櫚仁油的價格對公司脂肪醇系列產品的影響如何看?答:去年下半年以來農產品價格攀升,棕櫚仁油價格也是大幅提升。公司對此的應對措施是,一是鼓勵下游產業鏈客戶委托加工的模式;二是開發上游原料多渠道多品種采購,來提高競爭力;三是開發培育脂肪酸系列產品市場并取得較好的效益,整體開工率及盈利水平保持了良好的態勢。問題3:公司是浙江較大的液氯生產中心,現在液氯自用配套之后,會否導致浙江地區液氯供應緊張?公司液氯自用配套與外銷,哪種模式盈利更好?答:液氯新產能建設受到一定限制。公司液氯用于自用配套后,會局部影響到浙江地區液氯供應。公司液氯主要延展了產業鏈,用于VCM&PVC生產裝置,減少了液氯外運帶來的氯堿負荷波動,盈利能力優于外銷。問題4:請問公司PVC裝置開工情況如何?電石法PVC的行業前景如何?與乙烯法PVC的優劣性?公司乙烯法PVC的成本在什么水平?答:公司乙烯法PVC自2021年6月底投產以來,滿負荷運行,生產工藝質量指標符合設計要求,投放市場之后,下游反映情況良好。電石法PVC企業不僅面臨汞資源匱乏的威脅,也面臨環境約束對行業發展影響的壓力,國家在運輸、產業布局、規模、工藝與裝備、安全、健康、環境保護等方面都對電石法聚氯乙烯限定了準入條件,電石法聚氯乙烯企業節能減排與環保壓力越來越大。從產品質量上看,乙烯法聚氯乙烯在雜質、產品性能指標上優于電石法聚氯乙烯,比電石法PVC應用更為廣泛。公司PVC投產近半年以來,不斷提升工藝,節能降耗,降本增效。公司PVC主要原料為乙烯及自產液氯,其余涵蓋燃料(天然氣)、蒸汽、電等動力源成本。公司通過自身循環經濟產業鏈,提升產品競爭力。在同行業中處于有利地位。問題5:公司年副產氫多少?主要外銷區域是哪些?后續氫能的布局如何?答:公司年副產氫在1萬噸左右,通過提純加壓產出高純度氫氣,滿足下游加氫站及其他客戶的需求。主要服務于長三角區域。未來,公司將依托現有氫能產業基礎和特色優勢推進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加速培育發展制氫(以工業副產氫為主)--運氫(以高壓氣氫為主)--儲氫---加氫(長三角區域加快推進加氫站布局建設)--用氫(以燃料電池車為主)的產業鏈,布局分布式清潔能源新型氫儲能電站。另外,公司將推動氫燃料電池在備用電池的市場應用,探索以燃料電池為基礎的發電調峰技術研發與示范。問題6:未來兩年有哪些大額的項目投入?答:經公司第九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公司分別出資10億元,投資建設30萬噸/年氯乙烯(VCM)二期項目及30萬噸/年聚氯乙烯(PVC)二期項目,項目周期均為24個月。問題7:油價推動乙烯成本上升,2022年一季度已經同比情況如何?乙烯的定價周期是多久?答:公司一季度經營情況尚在緊張編制中,敬請關注公司后續公告。公司乙烯的定價周期約在30-40天。公司乙烯供應渠道多,地理位置臨港,運輸便捷。問題8:請公司介紹一下低溫罐項目。答:公司低溫罐區項目的兩座全容罐均已完成升頂,整體工程完工了70%,預計今年三季度完工。用于碼頭存儲中低溫烯烴類產品,如進口的乙烷、丙烷等,為公司業務提供有力支撐。問題9:請介紹一下公司的分紅政策。答:公司關注投資者回報,實施積極的分紅政策。公司近三年每年實施兩次現金分紅。2021年半年度,公司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5元(含稅),分配現金紅利350,486,301.75元(含稅),加上本次年度分紅,預計2021年年度合計分配現金紅利不超過771,069,863.85元(含稅),合計占公司合并報表中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比例為42.64%,占當年實現的可供分配利潤的比例為48.70%。除此以外,公司本次年報董事會還審議了用自用資金1-2億元回購股份的議案,回購價格不低于13.5元/股。預計回購股份上限為1,481.48萬股。按照相關規則,回購視同分紅。問題10:公司與巴斯夫的合作進展如何?在電子化學品方面有何布局?答:公司與世界500強化工巨頭巴斯夫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隨著巴斯夫一期、二期電子級硫酸項目逐步達產,三期電子級硫酸項目開始建設,公司硫酸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公司硫酸裂解裝置,將進一步保障電子級硫酸原料的供應,同時為雙方后續展開進一步合作奠定基礎,共同打造中國大陸領先的電子級硫酸生產基地,做大電子化學品配套蛋糕。公司將利用自身上市公司平臺的優勢,適時開展資本運作模式,聯合電子化學品領域內技術領先企業,積極布局電子化學品高品質化合物的研發與生產,進一步做大電子化學品材料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