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航控股"或"公司")于10月20日與天風證券、博時基金召開了現場會議,回答調研相關問題,主要問答簡述如下:1、介紹目前公司的重整進展。2021年9月27日,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海南高院")主持召開了海航控股及其十家子公司重整案的第二次債權人會議,并組織債權人對重整案的重整計劃草案進行表決。在會議上,海南高院明確表決截止時間為2021年10月20日16:00。截至目前,上述投票表決期限已經屆滿。經海南高院同意,管理人在海南高院的指導和監督下,正加快對所有債權人的投票情況進行統計、核驗、登記、造冊、建檔等工作,將盡快在完成計票工作后依規宣布表決結果。經了解,目前重整各項工作一切進展順利,如第二次債權人會議投票表決通過,管理人將重整計劃草案呈報海南高院申請裁定批準,預計在10月底到11月初可完成海南高院裁定。在海南高院裁定后,公司將配合管理人、戰略投資者完成推進戰略投資者資金到位、公司權益變更、管理交接等系列工作。2、全球航空業目前狀況及未來展望能否介紹一下?國際航線何時能夠全面開放?明顯恢復的時間拐點預計是什么時候?國內方面,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社會經濟的穩健復蘇及恢復,2021年國內民航運輸已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準,雖然疫情零星爆發對民航市場造成一定影響,但總體上國內民航業發展態勢穩中向好,未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依托強大內需帶動國際民航運輸的新發展格局正逐步形成,激活國內航空出行潛在需求,擴大國內循環規模。國際方面,目前國際疫情形勢仍然嚴峻,且波動性與反復性較大,使得國際航線復航存在不確定性。同時,因世界各國防疫標準不一致,導致國際航線恢復遇到較大阻力。但是,近期國際上傳來一些較為積極的信號,如默沙東新冠特效藥已遞交上市申請、輝瑞新冠疫苗試驗效果明顯、美國11月初將解除入境14天隔離政策等,因此預計國際市場也將逐步恢復正常。根據相關數據顯示,達美航空三季度的盈利非常可觀,其巨大的盈利也顯示了航空業一旦在疫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業績會發生劇烈的反彈。隨著國際民航市場客流逐步恢復,海航控股將根據國家的防控政策要求及民航局的統籌安排,積極恢復國際航線的運營。目前,航空業已經是壓抑許久的彈簧,只要疫情得到有效的管控,旅客出行需求爆發性的發展是可以預期的。3、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及相關政策的落實,對公司會有什么樣的影響?海南自貿港建設是國家積極推進并在穩步落實的國家政策。根據海口市政府部門最新公布的相關規劃顯示,到2025年,完善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制度初步建立,規劃預測2035年海口市可承載400萬常住人口,較目前常住人口數據上漲約40%,面向國際的自由貿易港核心城市基本建成。海南自貿港通過實施更開放的航空運輸政策,擴大海南第五航權、試點開放第七航權,必將吸引更多的航空運輸類等企業的目光,逐步形成"集聚效應",航空市場的"蛋糕"不斷擴大,將打開更廣闊的民航市場空間。2021年7月8日,財政部會同海關總署、稅務總局、民航局聯合發布通知,即日起實施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出島航班加注保稅航油政策,明確全島封關運作前,"允許海南進出島航班加注保稅航油"意味著進出海南的所有國際、國內航班都可以加注保稅航油,對其加注的保稅航油免征關稅、增值稅和消費稅。海南實施保稅航油政策后,相比之前國內航班飛往海南加注的內貿油將取消增值稅,預計每噸航油的成本將下降13%,海航控股將可直接獲益。海航控股將積極響應國家、民航局和中南地區管理局關于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內循環"工作部署,提高政治站位,深入服務"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實施,著力構建以海南、北京為主的"兩主兩輔"發展戰略;同時積極研發完善航旅產品及營銷規劃,提高輔業收入及占比;并將積極探索拓展公務機、飛機維修、航空貨運等業務,不斷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同時,公司作為海南自貿港主基地航企,未來將扎實走好推動海南自貿港建設的"第一方陣",克服國內外復雜環境變化,全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構建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通達全球、國內國際高效互動的航線網絡,打造海南自貿港民航超級承運人,全面構建服務自貿港產業發展需求的高品質航線網絡。4、航空主業相關企業隨著重整工作的推進是否會發生變化?在重整工作結束前,根據企業破產法對企業重整事項的相關要求,公司及其他航空主業企業不會發生變化。重整工作結束后,將在符合監管政策、依法合規的情形下,逐步解決其他航空主業企業與上市公司的同業競爭問題;同時,各航空企業也將結合自身運營需要及發展戰略,開展商務合作、航線網絡布局、運力引進等生產運營相關工作。5、公司后續對飛機引進計劃、機隊數量有什么安排?答:截至2021年9月底,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內共344架飛機,后續飛機引進計劃要結合公司運力恢復、疫情情況、航線的開通、國家政策等因素綜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