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9日下午,華泰證券兩位研究員到訪中閩能源,對公司近況進行跟蹤調研,主要問題及答復如下:問題一:海電二期、三期項目,目前的建設情況,進展如何?答: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在建的莆田平海灣海上風電場二期項目(41臺風機)累計完成37個風機基礎施工、33臺風機吊裝,其中28臺風機并網發電,并網容量16.8萬千瓦,1個機位已具備吊裝條件,3個風機基礎待交付安裝。該項目計劃于2021年內全部建成投產。公司全資子公司中閩海電受托管理的閩投海電投資的莆田平海灣海上風電場三期30.8萬千瓦項目,目前正在全力加緊施工建設,計劃于2021年底前建成投產。問題二:何時會啟動海電三期的注入程序?未來3-5年還會有哪些新增項目規劃,會集中開發省內還是省外的項目呢?答:未來3-5年,公司將積極響應國家“雙碳”目標,多措并舉,大力儲備、發展更多清潔能源項目。公司未來的裝機增長一方面來自于控股股東承諾注入的確定性項目:公司控股股東福建投資集團2019年7月在中閩能源重大資產重組時承諾,在閩投海電(莆田平海灣海上風電場三期項目)、閩投電力、閩投抽水蓄能、寧德閩投(寧德霞浦海上風電場(A、C)區項目)、霞浦閩東(寧德霞浦海上風電場(B區)項目)等中的任意一家實體穩定投產、于一個完整會計年度內實現盈利、不存在合規性問題并符合上市條件后一年內,將與上市公司充分協商,啟動將相關符合上市條件的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程序。另一方面公司在持續關注福建省“十四五”新能源發展規劃,將積極爭取資源配置。同時,公司始終積極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尋找價格合理的優質項目并購機會。問題三:4月份,公司與黑龍江富錦市簽訂100萬千瓦新能源基地合作協議,目前進展如何?答:2021年4月,公司與富錦市人民政府簽署了《黑龍江省富錦市可再生能源基地項目投資開發框架協議書》,擬推動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管轄的富錦市行政區域內建設100萬千瓦可再生能源基地項目。該協議的簽訂旨在根據黑龍江省發改委《關于規劃可再生能源基地和優選開發建設方案的通知》,配合富錦市政府報送富錦可再生能源基地項目的建設方案,共同爭取該基地項目列入黑龍江省可再生能源建設計劃。據了解黑龍江省發改委方面就再生能源基地建設方案正在推進中,該項目暫無進展。我們將持續跟蹤。問題四:公司在進行項目投資時候主要考慮的因素有哪些?答:一是資源稟賦,對于新能源發電運營企業,資源稟賦是基礎,目前公司已投產和在建的項目,都具有較高的資源稟賦優勢。2020年度,公司在福建省所屬陸上風電場的平均發電設備利用小時為3206小時,所屬海上風電場的平均發電設備利用小時為4530小時,在黑龍江省所屬三個風電場平均發電設備利用小時為2607小時,均高于國內平均水平2097小時。二是項目投資的經濟性。公司需要對股東負責,我們在投資標的的選擇上,會優先考慮能夠長期、穩定給公司帶來較高收益的標的項目。三是項目投資設備選型及施工方案制定。我們會很看中設備的可靠性,風機廠商的研發能力、核心部件的優劣、施工方案的合理性等都會影響到新能源運營企業的運營效率和效益。問題五:目前福建省對于新能源項目配建儲能有什么政策要求?答:福建省發改委在2021年11月17日印發的《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公布2021年集中式光伏試點項目名單的通知》中,明確要求,“試點項目應配建掛鉤比例不低于10%(時長不低于2小時)的儲能設施,儲能設施要與試點項目同步建成、同步并網;未同步配套建設的,電網企業不予辦理并網。”問題六:公司怎么看風電和光伏的未來發展?答: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著力解決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莊嚴承諾。今年5月,中央層面成立了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部署,加快建立“1+N”政策體系。10月24日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從10個方面31項重點任務,繪制了工作的總體路線圖和施工圖。10月27日,國務院印發了《2030前碳達峰行動方案》。11月8日,人民銀行又推出了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等重點領域的發展,撬動更多社會資金促進碳減排。公司相信,政府強有力的政策執行力、社會共識、企業行為的積極變化、全球綠色低碳科技的迅速發展、長期資金向低碳領域配置、企業的減排計劃行動計劃,風電和光伏的未來發展會有困難有挑戰,但一定也有方法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