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介紹
張思必介紹了公司的基本情況、發展歷程、經營模式、主要產品、市場格局、發展戰略等。
二、交流內容紀要
1.法院信息化建設投入情況以及未來發展空間問題
近年來,法院信息化建設一直保持穩定增長的狀態,十三五期間全國法院信息化建設總預算216億元,比十二五總投資160億元增長35%,預計“十四五(2021-2025)”期間法院信息化建設總投資保持同樣的增長幅度,約為292億元,每年平均投入為58億元。除了法院信息化專項經費之外,公司在法院領域的部分業務收入來源于法院辦案經費,如司法輔助業務。
法院業務的收入,主要包括銷售軟件產品以及提供后續服務,近年來公司又推出了平臺運營的服務模式。產品后續銷售方面,包括法院用戶購買新產品、增加新模塊性能、原有產品的升級換代,也包括全國法院法標變化帶來的銷售機會。
法院領域拓展,除了研發新產品、擴大新產品覆蓋率以外,也有局部區域的增加,比如,近年來,公司拓展了在遼寧、新疆建設兵團、江西上饒地區等地的業務,取得了最高人民法院本級審判、執行系統建設項目等。
近年來,銀行等行業用戶基于與法院業務協同的需要,積極參與相關業務系統建設,這部分建設資金來源于銀行等行業用戶,2020年、2021年公司來自銀行的營業收入為3500萬元、6690萬元。
2.公司為銀行等用戶提供哪類服務?公司在這方面的優勢是什么?
公司目前與銀行客戶的合作主要包括以下三類:費款管理系統,主要服務于銀行用戶與法院之間訴訟費、執行款的結算管理、業務協同,合作主體主要是國內大中型銀行在各省的分支機構;金融糾紛一體化服務平臺和破產管理一體化平臺,分別針對銀行小額糾紛批量化處置和破產案件處置。公司在全國法院審判、執行基礎辦案平臺方面的高市場占有率是公司從事上述業務的核心優勢。
3.公司目前在人工智能方向有什么研究?
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在提升用戶工作質量效率、科學決策等方面都有非常積極的作用,技術的進步也帶動了用戶對于智能化應用的需求。公司主要是把相關技術與法院實際業務場景結合,以產品或者解決方案的形式服務用戶,提升用戶各個環節應用的智能化應用水平,在法院辦案、監督管理的各個環節都有智能化應用,比如立案階段的風險評估與預警,審判階段的智能化輔助、裁決階段的輔助文書生成,針對一些類型化案件,如家事、物業、道路交通案件等,公司研發了要素式審判系統,也在試點并逐步推廣應用。
4.公司目前的商業模式有哪些?
公司主要向行業用戶提供軟件產品以及后續服務,也包括根據用戶需求定制產品。平臺運營是公司近年新推出的一種專業化產品自運營模式,客戶使用公司提供的平臺軟件開展業務,依據業務量結算平臺運營服務費。已運營的產品主要有法院綜合送達服務平臺、金融糾紛一體化辦案平臺、破產案件一體化管理平臺。送達服務平臺是公司與中國郵政各地分支機構合作,主要為郵政部門送達當地法院辦案過程中產生的各類文書提供信息管理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