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問公司家用儲能產品什么時候推出上市?產品有何優勢?銷售渠道如何規劃拓展?
公司正在儲備相應的人才技術,積極布局這方面的業務,相關產品計劃于下半年投放市場。
2、請問:科沃斯,九號,石頭這些品牌的無人割草機和貴公司的無人割草機相比,貴公司有哪些優勢?
公司多年來一直專注于新能源園林機械領域,在路徑算法,割草面積以及割草效率方面具有相對優勢,例如,目前市場上的同類產品割草面積大多在500到1500平方米,在同等電池容量的情況下,本公司產品可以覆蓋1000-2700平方米.即將上市的新品最高可達6000-10000平方米。
3、今年一季度營收相比去年差不多,毛利增加不少,凈利卻反而減少很多,請問是何原因?
公司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8748.32萬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主要原因如下:(1)收入水平與同期持平略降,2023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15.51億元,相比與去年同期減少0.12億元,(2)銷售費用增加,為提高自有品牌的影響力,公司加大了銷售渠道的拓展力度和廣告投放,同時為了及時響應客戶需求,公司在北美新設倉庫,新增倉儲費用支出,今年一季度共發生銷售費用1.57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0.57億元;(3)公司為自有品牌的拓展,對應管理費用也增加了0.28億元;基于上述原因,公司今年一季度凈利潤低于去年同期。
4、(1)家用產品、商用產品的收入確認條件,以及在海運集裝箱不緊俏情況下,獲得訂單到確收的周期?(2)OptimusZ目前在手訂單量,公司計劃該產品全部在美國組裝嗎?目前是否已開始交付訂單?(3)正常情況下,公司各季度營收凈利占全年的比重?(4)公司的商超、園林機械專門店客戶往年是否常常在一季度或其他季度屯貨?(5)公司平時經營中,是否會進行外匯套期保值?
(1)公司嚴格按照會計準則的收入確認條件確認收入,不同條款收入確認時間不一樣;(2)OptimusZ在美國工廠組裝,已經向客戶交付;(3)營業收入占比情況如下:第一季度30%,第二季度31%,第三季度19%,第四季度2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占比如下:一季度56%,二季度40%,三季度20%,四季度24%;(4)行業客戶一般在一季度和四季度囤貨;(5)公司持續關注匯率的變動,進行外匯套期保值。
5、目前新能源園林設備銷售占比達到多少?隨著碳排放政策推行,未來三年預計能達到多少?
截至2022年底,新能源園林設備銷售占比達到75.26%,根據OPEI的預測數據,隨著鋰電滲透率的提升,新能源園林設備還將繼續維持增長。
6、董事長您好!感謝您親自出席此次交流,根據公司2023年一季度,與同業相比,公司存貨周轉天數明顯偏高,請問公司存貨偏高的原因是什么?公司的目標存貨周轉天數是多少?為達到上述目標,公司將采取什么措施?大概需要多少時間達成上述目標?
公司庫存偏高主要是因為2022年上半年全球國際海運運力緊張,影響了2022年的銷售,導致存貨積壓。公司非常重視庫存問題,積極采取各項措施來推動庫存商品在2023年的銷售,2023年底庫存水平可以回到正常的狀態。
7、請問2022年四季度以來,海運費、大宗原料等公司主要成本項大幅下滑,但公司2023年一季度毛利率上升幅度卻有限,請問主要原因是什么?
公司2023年一季度毛利較去年同期上浮較大,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大了自有品牌的銷售力度,一季度自有品牌銷售收入占比達到75%,實現銷售收入11.7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78%。
8、請問今年一季度美國工廠銷售占比多少?謝謝!
美國工廠2023年2月正式投產運營,2023年一季度銷售占比還不高。
9、公司有生產新品割草機器人?
公司正在加快研發下一代割草機器人。
10、您好,請問商用市場銷量如何?擎天柱產品和儲能車在歐美吃香嗎?
2022年10月公司推出全新一代商用鋰電割草車“擎天柱OptimusZ”及其系列,目前售價$26,999.99美元,相比燃油類的產品,無論是產品性能還是使用體驗上,都做到了降維打擊,更重要的是符合碳中和環保趨勢,所以受到客戶的認可,市場反響良好,目前已經完成預定的銷售目標,后續訂單還在增加中。
11、歐美對光伏產品和儲能產品的監管和限制是否對公司銷售有影響,公司的儲能產品目前的規模怎么樣?銷售如何?
歐美對光伏產品和儲能產品的監管和限制不影響公司銷售,公司目前正在布局儲能產品,截至今年一季度尚未產生銷售。
12、公司的銷售渠道以對商超、園林機械專業經銷商的銷售為主,對終端客戶直銷為輔。請問:兩種渠道下,客戶是否都會在公司發貨前預付部分訂單貨款給公司?謝謝
公司針對不同客戶有多種付款條件,對大部分應收賬款購買了保險。
13、根據公司公告的調研紀要,公司2023年一季報自有品牌業務收入增速明顯高于代工品牌收入,主要原因是什么?公司自有品牌業務收入增速在今年剩余時間是否可持續?代工品牌收入一季度收入增速明顯下滑,是行業原因還是公司主動調整的結果,今年剩余時間公司代工這一塊收入增速如何預測?
主要是因為公司近兩年一直致力于加大自有品牌的產品研發和推廣,在各個渠道布局自主品牌的銷售,所以公司自有品牌業務收入持續增加。代工品牌收入增速下滑,主要是受大環境影響,客戶在控制自己的庫存,后續公司和客戶之間積極協商,開發新品,降低成本來實現公司和客戶的雙贏。
14、陳董,您好。動力電池成本占比高。如何規避鋰電池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
動力電池在公司產品的成本中占比很高,公司也在關注鋰價波動,可以與供應商簽訂長期協議。
15、請問公司在拓展銷售渠道方面有什么規劃?
針對商超類渠道,公司通過開發新平臺產品,增加北美前三大商超的滲透率;針對經銷商渠道,將成倍擴展合作經銷商門店數量;針對電商,擴展每個電商平臺的產品類別,發揮電商促銷的功能,提升網頁質量,對上述渠道加大拓展。
16、請問公司2022年四季度收入大幅下滑的原因?今年這個原因是否有改善?
2022年四季度很多客戶控制庫存,減少補貨,2023年會有改善。
17、公司的商用零轉向割草車銷售前景如何?能迖到預訂目標嗎?
2022年10月公司推出全新一代商用鋰電割草車“擎天柱OptimusZ”及其系列,目前售價$26,999.99美元,相比燃油類的產品,無論是產品性能還是使用體驗上,都做到了降維打擊,更重要的是符合碳中和環保趨勢,所以受到客戶的認可,市場反響良好,目前已經完成預定的銷售目標,后續訂單還在增加中。
18、請問公司商用騎乘式割草車目前的市場推廣情況?目前的產能及銷售情況如何?推廣商用騎乘式割草車遇到的主要困難是什么?
2022年10月公司推出全新一代商用鋰電割草車“擎天柱OptimusZ”及其系列,目前售價$26,999.99美元,相比燃油類的產品,無論是產品性能還是使用體驗上,都做到了降維打擊,更重要的是符合碳中和環保趨勢,所以受到客戶的認可,市場反響良好,目前已經完成預定的銷售目標,后續訂單還在增加中。
19、貴司的主要客戶在歐美,以目前的稅收政策,國外建廠能夠降低多少成本?
公司優先在越南的工廠生產并出口到美國高于25%關稅率的產品,可以大幅減低關稅成本。
20、以目前的美國稅收政策,跨國建廠可以規避風險嗎
針對美國的稅收政策,早在2019年公司就在越南設立工廠,相比國內而言,從越南出口至美國,關稅成本大幅降低。
21、公司的“庫存商品”主要是存放在“銷售地”還是存放在國內工廠的?
公司的庫存商品主要是放在銷售地。
22、領導好,請問公司對子品牌一芯家有何規劃?洗地機市場品牌眾多,公司的產品有怎樣的獨特性或優勢?
一芯家品牌是格力博的全資子公司,2021年8月注冊成立,首批產品線洗地機,隨手吸塵器,洗車槍于2022年10月正式銷售,依托母公司greenworks在鋰電池領域的核心技術,擁有一芯多用,超級快充,大功率輸出以及突破工具電池包和消費電子充電寶的邊界等獨特差異,后續會圍繞一芯多用打造更多消費類產品。一芯家的與眾不同之處是:外置可插拔的萬能電池包,可以給所有一芯家的產品供電,還能當充電寶移動電源用,充手機充電腦等數碼產品,另外還很快,半小時就能充滿,沒有電量焦慮。
23、請問公司與TSC和Costco的戰略合作情況如何?是否達到預期目標?
TSC、COSTCO等在美國有較高的市場接受程度,在這幾家客戶的門店中,greenworks都是頭部品牌,今后公司會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加快老產品銷售速度,同時會不斷推出新品,豐富產品線,以實現持續增長。
24、格力博除了美國、加拿大、越南、中國工廠外還有其他生產加工工廠嗎?這些工廠的產能和銷售年占比是多少?
公司從2019年在越南建廠,2023年一季度占總產銷的50%左右;美國工廠2023年2月剛剛開業投產;其他國家還沒有工廠。
25、格力博是否有投資有鋰礦企業,是否有鋰電池生產企業或者投資鋰電池公司股份?占比多少?
目前為止,公司沒有投資鋰礦和鋰電池生產企業,也未持有鋰電池公司股份。
26、董事長你好,請問貴公司對國內市場的看法,有沒有具體的國內市場規劃
近幾年,除了傳統歐美市場外,公司也開始布局國內市場,2022年實現境內銷售逾7000萬元人民幣,預計今年相比去年會有較大幅度增長。
27、請問在東南亞的工廠目前生產占貴公司園林機械的生產量的比例是多少,占出口量多少
公司2019年在越南設立了工廠,產能和產量逐年增加,截至今年一季度,越南工廠實現生產和出口銷售占公司總量的50%左右。
28、請問23年一季度利潤大跌的原因是什么?
公司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8748.32萬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主要原因如下:(1)收入水平與同期持平略降,2023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15.51億元,相比與去年同期減少0.12億元,(2)銷售費用增加,為提高自有品牌的影響力,公司加大了銷售渠道的拓展力度和廣告投放,同時為了及時響應客戶需求,公司在北美新設倉庫,新增倉儲費用支出,今年一季度共發生銷售費用1.57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0.57億元;(3)公司為自有品牌的拓展,對應管理費用也增加了0.28億元;基于上述原因,公司今年一季度凈利潤低于去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