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公司財務總監張英超總結了公司2021年整體經營情況,主要包括:公司2021年業績情況、重點經營部署、創新研發亮點及未來展望等。本次活動主要問題匯總如下:1、如何看待未來醫療新基建趨勢和在手訂單情況?答:受益于新冠疫情后公共衛生補短板的需求增加,公司在手訂單充足。“十四五”規劃中的醫療建設項目大部分還處于設計、市場跟單、招標等階段,也有少部分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從目前公司跟進的項目整體情況來看,本輪醫療新基建較大規模的產能將會從陸續釋放,預計2025年之前完成規劃目標。2、疫情后公眾對于院內感染防控的意識是否大幅提升,公司在實踐終端的反饋如何?答:疫情后公眾會更加重視院感,其實整個醫院都和院感有關,與公司業務相對應的是對院感要求更高的特殊科室,這類特殊科室的建設會越來越多納入到公司業務范疇。比如早期公司建設的主要是手術室、供應室以及ICU等科室,后期公司會涉及到醫院更多科室,比如醫學實驗室、生殖醫學中心、靜配室、病理科、檢驗科、傳染相關的負壓隔離病房等會納入到凈化的范疇中來,科室的種類增加,凈化系統的體量也會相應增加。3、考慮到疫情會消耗大量的經費,基建經費從何而來?答:公司醫療新基建資金主要來源于財政資金,與醫療耗材不同,醫療新基建項目是由政府統籌,一般要經過發改委、衛健委、財政部等相關部門的審批、立項。部分效益較好的醫院建設資金會使用自有資金,但這種情況較少。4、目前公司在執行訂單全國范圍內區域分布是怎樣的,湖北省外的訂單情況如何?答:公司訂單不局限于湖北省內區域,目前全國范圍內公司均有相應業務,近年來,公司在河北、河北、山東、安徽、深圳等重點區域的訂單持續增長,為了更好的服務客戶進一步提高市占比,已先后在以上地區建立了聯合運營中心,公司接下來還將在全國范圍內增設聯合運營中心,加大人力資源投入和區域覆蓋,實現銷售、售后和技術支持人員的本土化,進行市場滲透。5、21年收入結構中全國各區域的分布情況如何?答:全國各區域分布情況可以從兩個維度來看,一是當年收入確認的維度,二是訂單獲取的維度。2021年完工項目大多是前期獲取的訂單,華中區域占比60%左右;但從目前訂單獲取比例看,省外訂單占比已在逐步增加。6、近期疫情反復,公司是否參與上海和香港方艙醫院的建設,體量如何?答:方艙醫院是臨時設施,主要收治無癥狀或輕癥病人,建設指標要求與醫院建設有差距。目前方艙醫院會選擇當地的總包單位來實施。比如火神山醫院的普通病房由中建三局或者武漢建工實施建設,公司承接的是火神山醫院中的重癥監護室和手術室,主要收治重癥病人。比如上海的方艙醫院是上海建工以及其他央企建設,和公司主營業務有差異,如果客戶有需求,公司會免費給予建設方艙醫院的支持,但對于項目的實施還是建議由當地主要總包單位來承擔。8、疫情對于公司凈化業務的發展是正面還是負面的影響較多?答:一方面,從短期看,在當下部分疫情嚴重的區域,疫情管控政策增加了部分項目的現場實施難度,對實施進度有一定影響,公司針對這種情況迅速反應,采取各項應對措施,比如加快聯合運營中心建設、實現技術支持人員本土化等,減少項目現場實施人員的流動,讓技術和服務下沉到各個區域,以保證項目的絕對施工周期。另一方面,受益于新冠疫情后公共衛生補短板的需求增加,公司在手訂單及預計承接的訂單業績將會有大幅度的增長。9、目前訂單中新建醫院和改造醫院的占比是什么樣的?答:目前訂單中新建醫院建設占主導,受益于新冠疫情后公共衛生補短板的需求增加,新建醫院項目訂單較多。10、在手訂單情況如何?受疫情影響有些項目停工,是否造成工期延期,22年能大概執行多少比例的訂單?答:公司目前在手訂單充足,目前受疫情影響的僅是個別項目,不會影響22年產值情況。集成業務的實施存在季節性特征,一般來講,上半年完工的項目較少,產值略低,下半年釋放的訂單會多一些。11、訂單的執行周期是怎樣的?答:根據歷史數據測算,從2017年到2021年,整體項目實施周期逐步縮短,目前為止實施周期平均在270天左右,除非有特別大的項目會超過一年時間,大部分項目在半年到一年之間可以轉換為產值。12、代理的設備和耗材是哪些公司,縣級醫院怎么選擇設備和耗材?答:目前設備和耗材業務主要依托于醫療凈化系統集成業務,特殊科室有特殊要求,比如血液病房的血液試劑、檢驗科的體外診斷試劑等。整體來說,耗材和設備招標主要是以公開招投標為主。公司合作的廠家都在行業前三,我們會根據醫院的預算和需求去做不同的搭配。13、公司2021年年報中提到的通過項目“11個節點考核”、“項目經理6+2責任制”管理,對公司毛利和后續凈利潤有什么影響,是長期還是短期的影響?答:公司根據施工工序進行節點劃分,包括進場準備、材料到場、技術交底等環節的管控,公司將每個環節的實施要求及考核細則均做到標準化管理,在保證項目質量的前提下縮短項目實施周期,對應的項目的人員費用、材料運輸費用以及現場管理費用大大降低。精細化管理提升交付能力,對后期毛利的提升非常有利。未來我們要在全國市場范圍內拓展業務,要儲備人才,還需考慮交付能力,我們最終目的是實現制度管理和標準化管理,保證在獲取訂單的同時,交付能力和實施周期保持在比較可控的范圍內,這樣邊際效應更高。由于規模效應,長期來看,規模快速擴大的同時,毛利和凈利是提升的。14、EPC模式中除了醫療凈化專項之外,也涉及到其他的醫療工程,比如說醫療廢水等,公司進入這些工程的技術壁壘有多大,所占的比例多少?答:醫療專項在整個醫院建設中占比大概是10%-15%,醫療專項主要包括醫療凈化系統、嵌入式醫療設備、醫用氣體、醫院智能化系統、放射防護工程、物流傳輸系統、污水處理等,其中醫療凈化系統占整個醫療專項比例大概是70%-80%。醫療凈化系統集成業務是通過六大系統及定制化設備去控制凈化八項指標,六大系統中就包含醫用氣體,我們在業務實施上沒有任何困難。在放射防護系統上,手術室建設完成后,除了第三方檢測外,我們也有專業的公司來檢測是否達標;醫療污水處理占比很少,我們目前有和專業的設備廠家或者分包單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