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功率預測業務服務的市占率和服務電站數量的變化情況?
答:公司功率預測業務市占率方面,根據2019年沙利文出具的《中國新能源軟件及數據服務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公司在光伏發電功率預測市場和風能發電功率預測市場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 22.10%和18.80%,公司功率預測產品市占率處于行業內首位。未來隨著電網新能源管理要求的持續提升,促使功率預測的考核日趨嚴格,電站為減少考核損失,對產品精度和服務的要求將進一步提升。基于公司功率預測產品和服務的專業度和及時性,公司在功率預測產品市場份額有望持續提升。公司功率預測業務服務的新能源電站數量方面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已由2019年底的1482家電站增至2021年底的2399家電站。
2、分布式光伏電站是否會有預測類或控制類的產品需求?
答:當前我國電網正在從傳統的“源隨荷動”調度模式向“源網荷儲多元協調調度控制”模式轉變發展,但目前大部分分布式光伏未納入調度范疇,分布式光伏“盲調”現象較為嚴重,分布式光伏信息采集率難以全覆蓋,數據實時性、可靠性較差,造成對分布式能源管控能力不足。基于以上行業背景,目前有部分區域電網要求10KV以上分布式光伏需安裝控制類裝置,協助電網對轄區內分布式光伏電源做管理和規劃。公司針對部分電網對分布式光伏電站的管理控制需求,已于今年向市場投放分布式群控群調相關產品,該產品主要為分布式光伏電站提供分布式光伏功率采集、遠程控制等功能,使得分布式光伏按照電力調度機構指令有序上網消納,從而實現10KV及以上分布式光伏監測調控。截至目前,政策層面暫未有分布式光伏電站功率預測方面的要求。
3、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的發布,對公司有何影響?
答:2023年1月6日,國家能源局就《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意見稿提出,打造“新能源+”模式,加快提升新能源可靠替代能力。推進新能源與調節性電源的多能互補,推廣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模式,強化清潔能源資源評估和功率預測技術研究,延長預測周期、提升準確性、完善調度運行輔助決策功能,深化極端天氣下功率預測技術研究,加強源荷互動,打造源網荷儲聚合體。深度融合長時間尺度新能源資源評估和功率預測、智慧調控、新型儲能等技術應用。
本次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征求意見稿)的內容,涉及了電力系統“源網荷儲”多方面的技術和業務發展需求。一方面,能夠為公司業務發展方向提供明確的指向,包括明確對既有產品的業務擴展和基于公司技術積累和戰略方向制定的新業務方向;另一方面,公司主營業務“功率預測”等多項產品和技術在藍皮書中均有明確提及,例如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提到的增加功率預測時長、增加異常氣象預報、完善數據采集和并網監控系統的數據接入能力及調控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凸顯公司功率預測產品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過程中的作用愈發重要。公司將緊跟上述政策后續的發布進展并將持續推進公司現有各項業務的深度融合發展。4、公司電力交易業務提供的主要產品以及收費模式?
答:公司電力交易業務目前主要的服務模式是根據不同客戶的業務需求,提供相應的數據類服務產品,產品主要分為電力交易輔助決策服務以及發電量預測數據、高精度氣象預測數據等的工具包類產品。公司電力交易業務的收費均采取按年收費的模式。
5、公司電力交易業務包含的客戶類型有哪些?
答:公司目前電力交易客戶主要是新能源電站客戶。此外,部分傳統能源的發電公司、售電公司、電力交易行業友商也會購買公司的功率預測、發電量預測數據和氣象預測數據等工具包作為其參與電力交易業務的重要支撐數據。
6、公司海外業務的發展情況?
答:公司主要以跟隨EPC廠商或儲能集成商的海外業務實現公司產品的出海銷售。公司將密切關注全球新能源行業發展變化情況。
7、公司對于虛擬電廠業務現階段的經營目標主要是?
答:在虛擬電廠行業發展初期,由于市場潛在的需求量較大,公司在業務發展的初期主要以持續拓展和增加可調節負荷端的渠道及客戶數量為主要目標。同時,公司也將密切關注各省市關于虛擬電廠業務政策變化情況并及時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