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功率預測業務的持續增長與哪些因素相關?未來增速預期如何?
答:公司功率預測業務的服務模式和體系已較為成熟,該業務未來增長主要取決于公司服務的電站數量。從歷史數據來看,公司服務電站數量已由2018年底的1124家電站增長至2021年底的2399家電站,公司在服務電站數量及營業收入規模方面均已實現翻倍增長。新能源電力市場新增裝機規模的持續增長對公司功率預測業務具有一定積極影響,新增裝機規模同時意味著會有新增電站數量,也是公司功率預測業務的新增潛在客戶。
整體而言,受益于電站數的穩定增長,公司預計功率預測業務得增速將保持穩中有增的良好態勢。
2、新能源電站更換功率預測供應商的難度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功率預測產品服務對于新能源電站屬于剛性支出,服務的精準度、穩定性和及時性成為電站廠商主要考慮因素。新能源電站更換功率預測供應商的難度主要體現在兩點:
第一,是更換的程序相對復雜,場站必須是在不考核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更換功率預測供應商,這種免考需要一定工作流程;
第二,場站要審慎更換供應商,假如更換的供應商的功率預測精度不高,將影響未來的整體考核,從經濟性上要權衡考慮。
所以一般情況下電站不會頻繁更換供應商。
3、公司功率預測產品替代其他廠商產品的主要原因是?
答:公司作為以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服務為主營業務的專業化廠商,在功率預測領域的競爭優勢較為明顯。根據公司統計的電站數變化情況顯示,公司替代競爭對手電站數量遠高于被替代數量,這主要得益于公司功率預測產品相比同類產品而言,具備更高的預測精度,能有效降低電站客戶被電網考核所產生的罰款,為客戶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此外,公司具備完善的售后和運維服務機制,能對產品問題進行快速反饋、修正,且能夠對客戶需求進行及時響應等后續配套服務。以上優勢使得公司功率預測產品及服務具備較高的競爭力和性價比。
4、請簡要介紹公司在分布式光伏電站的相關產品布局。
答:當前我國電網正在從傳統的“源隨荷動”調度模式向“源網荷儲多元協調調度控制”模式轉變發展,但目前大部分分布式光伏未納入調度范疇,分布式光伏“盲調”現象較為嚴重,分布式光伏信息采集率難以全覆蓋,數據實時性、可靠性較差,造成對分布式能源管控能力不足。
目前有部分區域電網要求10KV以上分布式光伏需安裝控制類裝置,協助電網對轄區內分布式光伏電源做管理和規劃。公司針對部分電網對分布式光伏電站的管理控制需求,已于今年向市場投放分布式群控群調相關產品,該產品主要為分布式光伏電站提供分布式光伏功率采集、遠程控制等功能,使得分布式光伏按照電力調度機構指令有序上網消納,從而實現10千伏及以上分布式光伏監測調控。除此以外,公司針對分布式光伏電站還推出了分布式光伏運營管理系統,通過對電站基礎數據進行深層分析、挖掘,實現對分布式電站的智能監控、數據統計、智能運維等功能。
5、請簡要介紹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的電力現貨市場基本規則(征求意見稿)對公司電力交易業務的影響。
答:2022年11月25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電力現貨市場基本規則(征求意見稿)》、《電力現貨市場監管辦法(征求意見稿)》。從建設目標看,規則明確了電力現貨市場要形成體現時間和空間特性、反映市場供需變化的電能量價格信號,發揮市場在電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引導電力長期規劃和投資,促進電力系統向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轉型。這兩份文件的出臺意味著電力現貨市場從試點向全國推廣再進一步。公司將緊跟上述政策后續的發布進展并將持續研究各省電力交易規則的更新變化情況,從而加快公司電力交易業務的推廣布局力度。
截至目前,公司電力交易業務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較小,按照公司定期報告中的分類,電力交易業務與公司升級改造業務及其他新業務收入合并列示在收入分類中的“其他產品與服務”當中。
6、公司用于電力交易業務過程中所使用的相關數據的來源是否存在風險?
答:由于電網相關數據涉及國家安全且電網具備嚴格的數據安封管理規范,嚴禁上報的數據進行回傳,公司始終嚴格遵循電網的數據管理規范,因此不存在相關風險。公司在電力交易業務過程中所使用的數據系公司根據功率預測等業務過程中服務的新能源電站現場配置情況、所在區域地理情況、氣象數據、測算數據等多維度數據,結合公司預測模型和算法,從而形成的短期功率預測、中長期發電量預測、極端天氣預警、市場價格預測、多市場協同交易等交易策略結果,這部分數據來源也不存在授權或使用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