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上半年訂單情況如何?答:公司2022年半年度報告已披露上半年已簽訂合同、但尚未履行或尚未履行完畢的履約義務所對應的收入金額(不含稅)為49,026.11萬元,同時,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確認收入金額為9,597.85萬元。根據上半年的訂單來看,今年簽單總額較去年同期有明顯增長。2、公司中標的2.5億棗莊項目的交付周期是多長時間?答:該項目共分為產品供給與調試、安裝兩標段,公司負責供給產品及調試標段。目前公司已經向客戶交付了部分產品,但總體的交付速度取決于項目安裝標段的施工進度,公司會根據施工進度的要求積極組織生產完成交付任務。3、公司項目的地域分布明顯嗎?答:目前公司業務主要集中在山東區域,主要得益于公司在山東區域認可度很高,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同時公司在新疆、山西、陜西、北京等市場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公司將通過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把握存量市場大規模改造和智慧供熱產業升級的雙重機遇,促進公司營業收入的持續增長。4、能源價格的不斷上漲是否對公司業績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答:供熱公司的主要成本是化石能源,隨著能源價格的上升,供熱公司經營壓力逐步增加。目前大多數供熱公司主要靠地方財政補貼維持運營,由于供熱是北方城市的基本民生保障,所以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也隨之增大。所以,從經濟效益來講,無論是供熱公司自身還是當地政府都有動力實現供熱環節的智能化,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財政壓力。5、公司業績是否主要受政策因素的影響?答:國家頒布的各項政策只是推動行業發展的驅動因素之一,行業的發展最主要的還是靠市場需求的推動。從供熱行業來看,中國北方城鎮供熱面積已達154億平米并且還將繼續快速增長,國家出于節能環保的需要已不再審批新建熱電廠,這就造成了供熱需求不斷增長而熱源卻不斷緊缺的矛盾。隨著能源價格的不斷上漲,熱力公司購買熱源的成本也隨之升高,由于供熱是北方基本民生保障,供熱費用的價格一般由政府定價,因此地方政府每年會給予熱力公司一定財政補貼維持其正常運營以保障城市冬季供暖,這給地方政府也帶來了一定的財政壓力。同時,經過多年的運營,供熱各級管網及供熱設備設施已逐步老化且效率低下,傳統供熱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低,供熱調節手段缺乏、供熱調節較慢,過量供熱與供熱不足現象頻發。傳統的供熱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和雙碳目標的要求,供熱企業必須變革原有的供熱管理方式,引進新的智慧供熱技術,推動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