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于2022年9月2日采用電話會議的方式舉行了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交流內容如下:1、視光業務上半年增長6%原因,基本上是老店增長?還是新建擴建5個視光門診有貢獻收入嗎?答:主要是原有機構北京醫院、重慶醫院、大連醫院等子公司視光增長所致。上半年新建視光門店處在籌建期,暫未形成收入。2、屈光收入增長是內部結構變化還是量的增長?答:屈光手術收入同比增長主要為內部結構的變化,整體上高端手術患者增加,單價相應增長。新建的北京、重慶醫院主要開展的是屈光手術,實際上也是這兩個醫院貢獻的所致。3、屈光、白內障毛利率下滑的原因?答:屈光毛利率下降原因為全資子公司北京何氏和重慶何氏分別是2021年3月、2021年6月新成立公司,收入規模較小,房租、設備折舊、裝修費攤銷等固定成本金額相對較大,且兩公司2022年主要開展的是屈光不正手術,使得屈光不正手術分攤的固定成本較大,拉低了整體的毛利率。白內障毛利率下降原因:主要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整體上由于大多數都是老年的患者,白內障患者選擇延期手術,收入同比下降,使得毛利率有所下降。4、沈陽醫院擴建、大連新建院區的規劃?答:上半年沈陽何氏眼科醫院有限公司擴建西側院區項目已啟動。項目啟動后將進一步滿足患者就醫需求,同時,新院區擬建設新藥臨床實驗室、基因干細胞臨床應用實驗室、醫療大數據影像遠程中心等,進一步提升公司科技實力及醫療水準。隨著公司在大連品牌影響力的進一步提升,為了滿足患者不同層次的就醫需求,公司啟動了大連中山院區項目,項目建成后擬增加高端眼健康體檢、高端白內障手術等項目,同時也可作為新藥臨床基地、基因診療基地,進一步提升公司科技實力及醫療水準。5、視光門診下半年的布局計劃?答:視光門診分遼寧省內和省外兩個布局。遼寧省內14個地級市都已布滿了,隨著何氏眼科品牌力的影響,以及豐富的人力資源儲備,進一步加密視光門診的網格化布局。遼寧省外,“1+N”的布局模式,公司在現有已經開設醫院的地區優先布局視光門診。6、虧損的二級眼保健機構有什么措施能提高利潤率?答:公司所處的眼科醫療服務行業,其業務擴張主要包括自建新醫院和并購成熟醫院兩種方式,相對于并購成熟醫院的擴張方式,自建新醫院需要較長時間的市場培育期才能盈利。公司醫療機構通過新建方式設立,眼科醫院實現盈利的周期一般為4-6年。針對下屬子公司虧損情形,公司采取的應對措施包括:①強化品牌宣傳,通過互聯網、電臺廣播、戶外等渠道廣告投放,提高“何氏眼科”品牌知名度和行業影響力;②加大市場拓展,通過開展眼健康科普知識宣傳教育、公益眼健康體檢等渠道建設,積極開發市場、推廣公司業務;③完善隊伍建設,不斷引入當地眼科專家及其他醫護人員,加大對新設機構扶持力度,強化專業技術人員和市場拓展人員輪崗培訓,增強服務營銷、客戶關系管理;④適時增設服務項目,根據當地市場情況以及客流量情況,通過增設診療服務項目、配置相關診療設備,進一步完善服務項目。⑤公司推出“1+N”全國布局戰略。7、公司賬面現金近20億的使用計劃?答:公司目前賬面貨幣資金規模充足,一方面,在滿足生產經營需要的同時,加快推進募投項目的實施,推進“1+N”全國布局戰略。另外,公司實施全面預算管理,董事會對公司資金使用效率有比較完整的考核計劃。公司會勤勉盡責審慎的推進外延拓展業務,包括不限于收購醫院、擴建院區、新建院區、設立并購基金等。關于投資拓展業務,公司將按照相關規定履行信息披露事務,請大家關注公司發布的相關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