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先生就公司基本情況、核心優勢、創新成果和發展規劃等四方面進行了介紹,現場交流的主要問題如下:1、激光器行業競爭格局如何?量價趨勢如何看待?答:公司是微加工激光器龍頭,固體和超快激光器憑借核心技術、豐富的產品線和品牌影響力等優勢具有競爭力,2018年納秒紫外激光器銷售量約占當年國產納秒紫外激光器的21.94%,近年來該占比在穩步提升。未來,公司將依托“滲透率提升和市占率提升”兩個驅動因素,挖掘新場景和發揮龍頭優勢,進一步提升激光器業務規模;同時,鑒于公司產品的應用場景主要為精密加工,客戶更注重精度、可靠性和穩定性等性能表現,因此在這個領域的競爭格局不太“卷”。2、行業數據預測今年消費電子行業的增速約10%,對公司的業務有何影響,公司如何應對?答:消費電子行業是公司產品的主要應用領域之一。一方面,公司堅持產品領先的策略,嘗試挖掘消費電子行業中的結構性增長機會;另一方面,公司積極拓展新應用場景,以期帶動深紫外固體激光器、超快激光器等產品的銷量。3、嵌入式模組的增長動力有哪些?答:嵌入式模組業務是公司基于細分行業頭部客戶的需求和自身的激光器核心能力、并綜合精密光學設計、視覺圖像處理、運動控制、光-材料作用機理等關鍵技術而發展起來的,其增長動力有賴于公司不斷開發新的頭部客戶、識別行業“痛點”、更高效地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的能力。公司已在透明材料、FPC、COF等細分領域儲備了若干目標客戶,以期相關業務在逐步帶來業績貢獻的同時有助于提高激光技術在相關行業的滲透率。4、未來兩三年,公司看好哪些行業?答:公司在IPO招股書中列示了“激光及激光應用技術研究中心建設項目”,其建設內容均代表了公司經審慎評估而確定的未來的行業/應用方向。目前,公司聚焦于工業微加工和生物醫療兩大業務方向。進一步細分來看,我們依然看好消費電子行業的市場規模,并將隨著新形態產品的精密需求或行業的全球布局變化而持續發展該業務;我們將加快高值醫療植介入器件業務的組織能力建設,促使其朝著專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我們也在先進激光技術、節能減排應用、光聲顯微鏡的科研應用及臨床研發等方面做了布局,使之有望成為未來的增長動力。交流過程中,公司人員與投資者進行了充分的交流與溝通,嚴格按照有關制度規定,沒有出現未公開重大信息泄露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