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投資者調研會議包含兩部分內容,一是由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李明先生及投資發展部副總經理張家文先生帶領投資者參觀公司展廳、超小型防水輕觸開關產線和CCS及FPC模組生產線,并由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許文龍女士向投資者介紹公司發展情況、主要產品及其應用和公司主要投資項目,具體內容與巨潮資訊網上發布的公告內容一致,敬請投資者參閱;二是投資者問答環節,主要內容如下:
一、從公司披露的2022年年度報告及2023年第一季度報告的財務數據上看,公司業績有所下滑,主要的收入結構變化和下滑的原因是什么?
答:2022年,公司主營業務發展還是較維穩的,主要是為了配合抗疫政策,我們主要的三家工廠出現了短期的停工,影響了整體訂單的出貨量。2023年第一季度,受經濟下行、宏觀經濟環境影響,我們主營業務圍繞的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市場受到了較大的壓力,而且我們在2022年年底,陸續投資了幾個新的項目,一季度新租賃的廠房和購買設備等費用支出增加了,也計提了股權支付費用,但收益暫未能在報表上有所體現。
二、如何看待公司主營業務的業績走勢?短期有轉好的跡象嗎?未來的發展展望如何?
答:主營業務的走勢,要區分導光結構件及組件和精密按鍵開關結構件及組件不同的下游應用市場來分析:
一是導光結構件及組件:公司的背光模組主要應用于筆記本鍵盤背光,因過去幾年筆記本電腦的需求有所透支,各大廠商都進行了庫存修正并放緩了新品推進計劃,導致原有產品的訂單量有所下滑,新品推出進度也有所推遲。但因為這個細分領域的市場競爭格局較穩定,我們相信隨著庫存修正結束,筆記本電腦市場的供需正在恢復到一個更健康的水平。同時,公司研發的MiniLED背光產品具有低功耗、輕薄化的優點,各大廠商未來推出中高端新機型也愿意嘗試我們的新品,將會加速我們背光模組業務的復蘇。
二是精密按鍵開關結構件及組件:主要產品為金屬薄膜開關和超小型輕觸防水開關,下游應用市場主要為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和各類家用電器面板及遙控器。公司開關類產品的總體業績走勢還是往上的,因為超小型輕觸防水開關是我們的國產替代產品,打破日本廠商的幾十年的市場壟斷,是一個從零開始的業務。雖然目前3C類產品受經濟不確定性等原因導致需求低迷,消費者換機周期延長,消費者需求不振是該業務面臨的最大挑戰。但我們認為,國產替代的趨勢并未改變,未來公司的市場份額可以進一步提升。因智能手機的產品差異化已逐步縮小,安卓手機廠商正在努力提升硬件性能,順應這個趨勢,公司已經將傳統按鍵升級為線路板加按鍵的一體化側鍵,可以有效防止焊點脫落,提升產品穩定性,樣品已經完成打樣,集成化產線還在調試中。同時公司完成東莞市信為興電子有限公司的并購,并進行了內部資源整合,信為興的主營產品與公司的開關產品同屬連接器行業,依托信為興公司的下游客戶渠道,公司輕觸開關產品已經進入汽車供應鏈領域,希望未來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開辟出新的應用市場。
三、2022年精密開關業務營收增長超12%,今年的銷售目標的多少?
答:超小型輕觸防水開關已經獲得客戶小米、華為、榮耀、華勤、聞泰等國內廠商的認可,還有其他安卓廠商正在驗證中,客戶拓展是穩步推進,但因為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還未明顯回升,今年的銷售情況主要取決于市場復蘇情況和新應用市場的拓展。
四、從2022年Q4、2023年Q1的數據來看,公司連續兩個季度的毛利率同比都在下滑,主要是受匯率影響?還是有什么其他原因?
答:公司導光結構件及組件、精密按鍵開關結構件及組件兩大主營業務的毛利率沒有下滑,2022年主營產品的毛利率同比是微增的。但是公司整體業務的毛利率下降,主要是報告期內SMT打件業務的收入有了較大提升,同比增長81.86%,但這個業務的毛利率較低,拉低了公司整體業務的毛利率水平。
匯率波動對產品毛利率的有一定影響,公司也通過開展遠期外匯交易業務來緩解匯兌損益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的影響。
五、CCS業務目前的客戶拓展進展如何?與現有廠商相比我們的競爭優勢如何?
答:目前我們已完成四條量產線的建設,在儲能板塊已有兩家客戶有明確合作意向,近期他們也到公司現場考察了公司產線,已經開始小批量試產。其他客戶也在接觸洽談中,儲能客戶驗證周期較短為三個月左右,我們預計第二季度開始有訂單量產。動力電池的驗證周期比較久,可能需要6個月甚至更長,所以最快在今年下半年才有銷售體現。
與現有廠商相比,我們的優勢在于:一是公司主營產品零部件產能需求的基礎上,在FPC以及SMT加工方面的不斷積累,為拓展CCS業務提供了技術保障。公司已經開發成功并具備環保友好型的精密模切技術和設備技術,部分取代用酸堿液腐蝕電路的傳統制造FPC的方法;二是公司開發成功并具備對不同供應商設備揚長抑短和改進提升的集成能力,具有更高的生產效率和品質保證;三是公司已經開發成功并具有更高自動化的機器臂、AGV等設備和MES軟件,優化了組裝生產線的布局,具有更高智能制造技術水平。
六、上述公司提及的新品研發項目還是比較多的,會不會導致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大幅增加?
答:公司的新品研發是根據需求端的反饋和建議,基于主營業務需求開展研發項目根據行業客戶生產工藝及用料特點,主動介入生產工藝,并以升級優化傳統生產工藝為核心進行技術研發,沿用原來的研發團隊和銷售團隊,不會過多的去投入研發還未有市場需求的產品,秉承“梯度開發”的理念,使公司的技術研發逐步步入“培育一批、推廣一批、成熟一批”的良性循環之中。
本次活動沒有涉及應披露重大信息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