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紹會議基本情況
張韓兵女士對公司基本情況進行介紹。
二、交流互動環節
交流的主要問題如下:
1、公司發動機制造板塊是如何劃分的,對于五大生產中心之一的發動機中心,公司目前是什么規劃?
答:公司在發動機板塊主要布局了發動機工裝、發動機零部件及發動機成套三大部分業務。發動機工裝分為模具、量具、夾具的生產制造;發動機零部件主要包括航發零部件及燃氣輪機零部件的生產制造;發動機成套主要指燃氣輪機機匣總成的生產制造。
發動機中心作為公司重點發展的項目,目前客戶方向主要為兩大方向:一方面是中國航發在東北地區的主機廠和科研院所,為其提供發動機金屬零部件及機匣的加工制造業務;另一方面是中船重工下屬的燃氣輪機主機廠和科研院所,主要承接燃氣輪機機匣的零件制造和部段裝配任務,用于大型船用動力燃氣輪機和油氣運輸機械驅動燃氣輪機等產品。
此外,公司可轉債項目規劃了“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金屬零部件智能制造項目”募投項目,通過購置高精度、高自動化的生產設備,生產可用于航空、船舶、天然氣管道等多領域的發動機零部件產品,不斷拓展公司的業務廣度,開拓發動機零部件產品業務新領域。項目的實施,有助于公司開拓新的業務板塊,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2、請問公司由某客戶的外協供應商升級為外包供應商,有哪些區別?
答:本年度,公司實現了某主機廠從外協供應商升級為外包供應商的認證,成為外包供應商意味著公司可以從原材料端進行采購,在此之前原材料端為甲方帶料或指定供應商的形式。一方面,體現在復材零部件數量上有較大增長,另一方面,單架機的產值也會有所提升。
3、公司目前承接了哪些無人機機型,收入規模如何,未來發展方向是如何規劃的?
答:公司承接了若干款從750kg-3500kg不同起飛重量的無人機機型的預研任務,無人機終端客戶以軍方單位為主,公司根據客戶需求,采取“以銷定產”的生產模式完成各類型無人機的設計、研發、制造。因定制化的特征較為突出,導致每年訂單量不盡相同。
未來,公司將持續瞄準大型固定翼無人機整機平臺研制的發展方向。全復合材料的機體機構與公司在復材領域突出的技術優勢相契合,公司將繼續提升無人機整機結構設計與整體結構制造能力,豐富以產品結構設計、工裝設計制造、產品生產、部段裝配和總裝裝配任務為主的全產業鏈布局。持續推進無人機業務的開拓,加深公司在無人機領域加工制造的專業能力,提高公司無人機總裝及零配件制造的專業化生產能力和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深化協同效應,實現資源互補,增強公司綜合盈利能力及整體核心競爭力,鞏固和提升公司的優勢地位。
4、公司可轉債項目目前是什么進度?
答:公司考慮實際發展情況及市場環境,對可轉債項目進行了整體的策劃。2022年8月22日,公司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出具的《關于受理廣聯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申請文件的通知》(深證上審[2022]424號),深交所對公司報送的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及相關申請文件進行了核對,認為申請文件齊備,決定予以受理。2022年8月31日,公司收到深交所出具的《關于廣聯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審核問詢函》(審核函〔2022〕020206號),深交所上市審核中心對公司提交的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申請文件進行了審核,公司會同相關中介機構于2022年9月14日對審核問詢函相關問題的回復進行披露,并根據相關要求于2022年10月24日對回復內容進行了修訂并更新相關申報文件。2022年11月16日,經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委員會第80次上市委員會審議通過,目前尚需履行中國證監會注冊程序,公司將在收到證監會作出的予以注冊或不予注冊的決定文件后予以公告。
5、公司對于航天零部件領域的布局有什么規劃?
答:公司本次可轉債規劃了“航天零部件智能制造項目”募投項目,總投資約一億元。通過購置自動化程度較高的先進設備,致力于提升公司航天零部件的自動化生產水平,進而提高產品生產效率,擴大產品生產規模,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增強公司對下游客戶的覆蓋能力,提升公司市場份額。
公司積累了豐富的航天零部件客戶資源,主要為軍工央企集團下屬主機廠、科研院所及科研生產單位,軍隊研究所等軍方單位。未來,公司仍將積極拓展航天產業的下游客戶,提供穩固的客戶基礎。配合國家航天發展戰略,在現有基礎上,鞏固航天金屬零部件、復材零部件業務,進一步向航天領域拓展,提升公司航天零部件訂單承接能力,強化公司與客戶的粘性,并以高品質產品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滿足公司業務持續發展的需要。
6、公司在大型復合材料結構類產品研制方面具有哪些優勢,請簡要介紹一下相關的發展戰略?
答:公司目前已經形成了航空航天高端工藝裝備研發、航空航天零部件生產、航空器航天器機體結構制造協同化發展的全產業鏈布局,可以完成從生產初期的工藝裝備、大型復合材料結構件、飛機部段到無人機整機平臺的整體交付能力,具有與世界同步的先進設計理念和創新的復合材料產品生產工藝能力,已為國內多家主機制造廠以及航空科研院所供應航空航天復合材料零部件。
公司可轉債項目規劃了“大型復合材料結構件輕量化智能制造項目”募投項目,總投資兩億多,通過建設大型復合材料結構件生產線,形成大型復合材料結構件產品的規模化生產能力。通過購置高精度、高自動化的大型復合材料生產及檢測設備,布局一次成型的大型復合材料產品,保障產品的質量及性能,不斷向大型、輕量化復合材料領域拓展,鞏固公司的市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