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紹會議基本情況東北證券國防軍工行業首席分析師王鳳華先生對本次電話會議情況進行說明,吳鐵華先生對公司基本情況進行了介紹。二、交流互動環節交流的主要問題如下:1、請問公司在復合材料領域是否有計劃向上游發展?如果有計劃,是因為有新的團隊加入還是公司已經有相關計劃?答:公司最初給航空工業下屬各主機廠和科研院所提供航空工裝產品,用以成型復合材料機體結構件。公司設計制造工裝時,需要了解復合材料產品參數和技術要求,充分參與到復合材料產品加工成型的過程中,將技術進一步消化吸收。公司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將產業鏈延伸至復合材料零部件生產加工。公司目前已經新增一條預浸料生產線,待后期理化實驗室建成后,與甲方進行認證。如果可以成功認證復合材料的加工,我們將可以自己開發和生產用于無人機等產品的復合材料。在公司整個復合材料零部件的生產時,需要相關技術團隊對預浸料本身的性能、后期加工過程可能發生的參數變化等進行分析。因此公司決定引進相應技術人員,對公司員工進行篩選培養,形成自己的預浸料加工團隊。這也是公司在原有復合材料加工業務部分為基礎,向上游進行發展延申的一個重要環節。2、請問公司的產業鏈是如何布局的?答:經過多年的科研生產實踐,公司形成了以航空工裝業務為基礎,航空、航天復合材料產品為核心,無人機整機結構研制為目標的全產業鏈布局。公司目前下設8家子公司,員工總數超過700人,形成了以東北哈爾濱工裝、零部件和無人機制造基地為主體,覆蓋華北、華東、華南、西北等國內航空工業各主機廠的產業布局。此次收購成都航新如能順利完成交割,公司將完善在西南地區主機廠的產業布局。公司將繼續深耕航空工裝、航空航天和兵器金屬零部件及復合材料機體結構件、無人機等專業供應能力的建設領域,將一體化產業鏈優勢做大做強,形成全國范圍內的分專業、分區域快速響應機制。3、請問與同行業的其他企業相比,公司在無人機業務方面具有哪些優勢?答:公司無人機業務主要為工業級旋翼無人機和固定翼軍用無人機的整機設計、制造與裝配。公司利用自身在航空工裝、航空航天零部件領域的技術優勢,通過對航空結構類產品全產業鏈的布局,具備了無人機整機結構設計與整體結構制造能力,能夠一體化完成產品結構設計、工裝設計制造、產品生產、部段裝配和總裝裝配任務,并能夠組織大批量生產。相較于同行業企業,公司可以減少工裝及零部件的外協工序,縮短生產周期,降低生產成本。公司一直以綜合、全產業鏈加工制造為主要競爭優勢。在無人機產業的定位是:旋翼無人機,大、中、小型固定翼無人機的研發與生產,根據客戶提供應用場景進行設計研發制造并可以達到量化生產,達到成批量快速交付的要求,在同行業處于優勢地位。4、公司在各個業務板塊的業務占比是如何分類的?公司的子公司較多,業務工種繁雜,請問公司在協調管理及資金運用方面是否會出現一些困難?答:公司的業務主要分為航空工裝、航空航天零部件及無人機。在航空工裝領域,作為公司最重要的業務基礎,隨著新機型的出現和其他機型的量產,工裝的收入將會有大幅度的提升,公司將加大新優勢產品的研發力度,繼續鞏固目前現有市場,在優勢產品上加大研發。在航空航天零部件領域,圍繞東北、華南、華東、西南、西北等地區設立航空、航天和兵器產業制造加工基地,公司將以區域主機廠及兵器總裝廠為核心,積極鞏固、拓展復合材料及金屬零部件的承制業務。在無人機領域,公司將繼續提升無人機整機結構設計與整體結構制造能力,豐富以產品結構設計、工裝設計制造、產品生產、部段裝配和總裝裝配任務為主的全產業鏈。關于業務板塊之間的協調管理問題及資金運用困難。哈爾濱母公司是典型綜合性生產基地,公司以各個制造中心的形式進行組織生產。如總裝中心、復材中心、零部件中心、工裝中心、發動機中心等。各自以訂單為核心組織生產,如有整機生產任務,則以每個機型為單位,設立機型生產的指揮長,橫向貫穿整個生產環節直至交付。至于資金方面,募集資金投資后,初步形成的產能在明年及后年會有所體現。目前公司資產負債率較低,在此次使用并購貸款收購標的企業后會小幅增加,公司在整個資金結構優化上還有較大發揮空間。5、請問公司關于航空、航天器產業,目前是如何進行規劃布局的?是否與五大主機廠均有供應關系。答:公司利用在航空工裝領域長期深耕所積累的技術優勢和渠道優勢,掌握了制造航空器、航天器及導彈武器系統復合材料零部件的經驗與技術,能夠快速自主開發生產航空、航天及導彈武器系統零部件的配套工裝,提高了生產效率的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成本與生產周期。公司一直采用“訂單驅動”模式,以主機廠為中心,對其周邊進行金屬零部件、復合材料零部件業務的拓展。并且公司也已經和各個相關產品的客戶一直進行業務延伸,本著軍工行業的對于產品認證的重要性,公司一直為得到客戶在其他產品的供應關系認證而努力。目前已經是五大主機廠的供應商。除此以外,在船舶相關的制造領域也均有參與。6、在收購成都航新后,產能提高是否會有新的計劃?在復材加工部分,在行業中如何進行競爭?答:關于四川部分的產能主要取決于客戶的需求量,除此之外,公司希望在四川布局上增加復合材料生產能力。公司在行業中的競爭優勢主要取決于公司的航空工裝的研發制造技術,基于工裝加工,以技術渠道和業務基礎,進行相應的業務開展。7、對于公司在全國進行擴張,是否存在什么困難?答:公司一直以工裝加工業務為基礎,向外進行業務拓展、延伸。航空航天工裝業務深耕過程中積累的客戶認可度和聲譽,是公司開展新業務的一項重要優勢,也是最有力的支撐。8、關于航空航天制造產業鏈,吳總認為哪些環節的需求彈性可能會更大一些?答:在航空航天產業制造產業鏈上,甲方面臨最大的痛點就是供應鏈的整合和高良品率零部件的供應保障。從航空制造角度來講,整個行業主機廠面臨的都是“量”的問題,目前提高產能的方式培養更多合格的廠外供應商。我們的客戶一直不遺余力的對民營企業進行技術和制造方面的培養,最迫切需要提高的是民營企業設備投入量和整體的機械加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