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介紹二、交流環節1、公司目前布局了哪些機器人?后續還會拓展嗎?答:公司主要專注于工業設備檢測及故障診斷領域的智能機器人及智能監測檢測設備的研發、制造、推廣及應用。目前機器人產品主要包括巡檢類、操作類,可用于電力、軌道交道、油氣化工等行業。未來公司會進一步加強研發投入,以服務“工業大健康”為宗旨,謀劃“人工智能+工業大健康”戰略目標,布局“海陸空隧”監測檢修平臺,不斷拓展機器人、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等行業應用場景。2、公司機器人產品從電力拓展到軌交行業,技術是否有共同點,又有哪些區別?答:公司在軌道交通領域布局的智能機器人,在機器人、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分析技術等方面與公司電力智能機器人有一定的共同技術,但由于軌交領域在檢測對象、故障檢測類型、作業場景、移動方式等方面均存在差異,因此在具體的技術應用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3、公司帶電作業機器人進展如何?答:公司開關室操作機器人已經有訂單落地,公司將加強研發投入,未來將視市場情況推出更多不同應用場景的帶電作業機器人。4、公司研發布局情況怎么樣?答:公司2021年研發人數217人,占總員工比例37.29%。公司設有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研究院,負責技術發展長遠戰略及共性技術、核心技術等開發工作。公司電力事業部以及智慧交通事業部分別設有專門的技術研發部,分別負責電力領域智能機器人及智能監測設備、軌道交通領域智能機器人產品開發及技術支持等相關工作,助力公司實現電力巡檢向其他工業領域拓展,謀劃“人工智能+工業大健康”戰略目標。在產學研研發方面,公司已與浙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一批具有較強研發實力的高等院校、科研單位進行了技術合作研發,圍繞特種機器人、人工智能及其應用技術、工業產品設計等方向,以產業為導向,凝練企業發展中亟待解決的關鍵共性技術和前瞻性技術,推動科研成果的產業化。5、公司產品毛利率有所下降,今后是否會因原材料上漲等因素持續下滑?答:公司2021年綜合毛利率為55.82%,較去年同期下降4.01%,主要是產品結構不同和原材料價格波動導致的。未來,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和產品生命周期的影響,毛利率存在一定的下降的空間。但公司與下游客戶形成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持續貼合用戶需求進行創新研發投入,使得公司能夠持續研發出高毛利率新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以保持公司整體產品的毛利率。此外,隨著產品需求量的提升,公司也通過規模化生產、降低產品生產成本,提升毛利率。6、軌交產品未來產能情況及預期?答:公司目前軌交產品主要依托現有生產基地,未來公司將通過可轉債募投項目提供產能支撐,“余政工出【2020】20號地塊新型智能機器人研發及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從2021年開始建設,建設期為2年,并于第3年開始投產,第3年產能利用率約50%,第4年產能利用率約80%,并在第5年完全達產并進入穩定運營狀態。另一方面,為應對產品需求增加、訂單因行業季節性變動而產生的產能相對不足的問題,公司可通過內部產能優化、產品委外或勞務外包等形式滿足下游客戶需求。7、公司電力收入方面為何存在季節性波動情況?答:公司的收入存在較為明顯的季節性波動。從歷史的收入結構來看從,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實現的收入占比較高。公司的產品銷售存在季節性波動的主要原因系公司客戶以電網公司及其下屬企業為主。電力系統企業一般都遵循比較嚴格的計劃采購制度,預算約束比較強,其電力設備采購立項申請一般集中在每年四季度,次年的一季度對上一年立項項目進行審批,合同項目的執行和實施主要集中于下半年。受客戶經營行為影響,公司生產、銷售存在季節性波動。8、公司是否有計劃展開充電樁機器人項目?答: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設備檢測與故障診斷領域,在多傳感器融合、仿真計算、缺陷識別、作業目標識別定位、機械臂精確控制等核心技術方面均有儲備。后續是否推出相關產品將視政策、市場等因素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