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參觀公司二
交流環節1
智能機器人在電力市場滲透率怎么樣?答:根據2017年電力工業統計資料匯編,在電力領域全國約有35900座變電站和30萬座配電站,目前全國電力智能機器人市場滲透率較低,市場空間比較廣闊。2
貨款的結算模式?答:根據銷售合同的相關約定,價款支付通常按照預付款
到貨款
驗收/投運款
質保金等不同履行階段分期結算。3
項目執行周期需要多久?答:根據項目和產品情況有所不同,具體要看合同要求及客戶項目進度情況。4
產品毛利率
價格是否有下降的趨勢?答:公司單個產品存在一定的生命周期,前期價格
毛利率較高,后期隨著客戶規模化采購,公司產品進入成熟期后存在著需求量增加而價格下降的風險。公司與下游電力客戶形成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公司也可以更貼合客戶需求進行研發,使得公司能夠持續研發出高毛利率新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以保持公司整體產品的毛利率。此外隨著產品需求量的提升,公司也通過規模化生產
降低產品生產成本,提升毛利率空間。5
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2%
凈利潤同比下降60%原因?答: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同比下降受綜合因素影響,其中包括去年同期收入中包含防疫測溫機器人收入,基數較高;公司客戶以兩大電網公司及其下屬企業為主導致公司生產
銷售存在季節性波動;且今年三季度受疫情影響,部分訂單交付有所延期。費用方面,報告期公司管理費用5,221.39萬元,同比增加43.56%,主要因職工薪酬增加及2020年下半年申昊科技大樓基建工程竣工,在建工程轉固后折舊增加所致,導致凈利潤出現下滑。6
公司的現金流怎么樣?答:公司下游電網客戶的財務收支實行嚴格的預算管理,付款審批程序相對復雜,該結算方式使得貨款回收周期相對較長。但考慮到電網公司信譽較好
具有較高的資信水平和償債能力,應收賬款的壞賬風險較小。截止目前,公司的現金流情況正常,整體的資產負債率較低,能滿足計劃內的生產經營。7
公司2020年產品結構?答:2020年,公司智能巡檢機器人(含智能硬件)實現收入3.52億,占全年營業收入比重為57.63%;智能電力監測及控制設備實現收入2.41億,同比增長243.63%,占全年營業收入比重為39.42%。8
巡檢機器人競爭對手有哪些,公司優勢在哪里?答:公司從事的智能巡檢機器人業務主要競爭對手包括億嘉和
國網智能
朗馳欣創
浙江國自。但公司在戰略規劃上與他們有所不同:電力方面,公司布局了智能機器人和智能電力監測及控制設備,已覆蓋電力輸電
配電
變電三大環節,能夠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巡檢解決方案。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公司也從智能巡檢向操作方向拓展,推出了開關室操作機器人。同時公司還將不斷挖掘客戶需求,持續創新產品,滿足客戶的需求。在深耕電力行業的同時,我們不斷探索智能機器人及監測設備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在做大做強電力行業的基礎上推出了應用于軌道交通
油氣化工等行業的巡檢產品,搭建不同的銷售渠道,拓寬市場的廣度,搭建公司成長的第二曲線,進一步向工業大健康邁進。9
軌道交通巡檢產品的競爭對手有哪些?答:軌交線路巡檢機器人和列車車底檢測機器人均屬于新產品,根據公司的市場調研以及對公開信息的查詢,目前市場上暫無已經實現量產
批量供貨的相同或在功能
檢測精度
使用便捷性等方面相近的產品。該領域內主要參與企業有日月明
唐源電氣
鼎漢技術
精工華耀
主導科技等。與同行業公司相似產品相比,公司軌交產品在功能全面性
檢測精度
導航精度
識別率等方面具有優勢和市場競爭力。10
公司研發架構?答:公司設有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研究院,負責技術發展長遠戰略及共性技術
核心技術等開發工作。公司電力機器人事業部以及軌道交通機器人事業部分別設有專門的技術研發部,分別負責電力領域智能機器人及智能監測設備
軌道交通領域智能機器人產品開發及技術支持等相關工作。11
公司未來的戰略規劃?答:公司未來3-5年會一直立足工業設備監測檢測及故障診斷領域,深耕電力市場穩步發展的同時,重點拓展軌道交通,同時探索和布局煤炭
油氣化工等其他工業領域,保持公司業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