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情況介紹
公司2020年4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上市3年來,公司作為專業的地理信息技術服務提供商,主營業務聚焦地理信息領域,主要利用時空信息的現代專業測勘方法、先進的數據處理技術以及信息化技術,為建設工程、城市精細化及智能化管理、空間位置信息的行業應用提供包括地理信息數據采集、加工處理、集成服務等在內的專業技術服務。
二、問答環節
1.公司下游應用場景拆分營收結構和毛利水平,未來公司主要的發力板塊是哪些?未來還會拓展其他的應用場景嗎?
答:隨著國家數字經濟戰略的深入,公司一直積極在尋求業務轉型機會和相應合適的應用場景對應的細分賽道,公司希望借助數字經濟的業務風口,發揮自身多年來積累的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以及項目經驗優勢,探索新的業務領域和方向。目前公司主要聚焦于信息化板塊和城市地下空間綜合治理領域,借助信息化手段為其他傳統板塊進行賦能,以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尋求新的利潤增長空間。
2.公司20~22年業績波動情況?
答:總體上來看,公司營收規模上2020-2022年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主要是由于公司2021年通過自有資金收購控股子公司易圖地信納入合并報表范圍以及設立全資子公司江蘇輿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收購和新設子公司,使得公司2021年和 2022 年營收規模上升較快;在利潤方面,主要是2020-2022年度受到經濟下行以及客戶回款放緩,致使部分項目回款速度有所延遲,致使2020-2022年度將與應收款項相關的資產減值損失計提增加較多,侵蝕了凈利潤。從歷史數據來看,公司總體上發生壞賬的應收款項占比較小,隨著未來客戶回款能力的恢復以及公司客戶回款工作的持續不斷地推進,以前年度長賬齡應收款項的回收一方面將增加經營性現金凈流量,另一方面也會對報表層面凈利潤有所貢獻。
3.目前公司在手訂單、新增訂單情況如何?今年第一季度是否呈現較好的復蘇趨勢?
答:2022年度公司在手訂單余額約19億元,當年新增訂單近9億元,與上年度基本持平。在手訂單中省外市場訂單占比25%左右。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市場部門就密切關注業務招投標工作,竭盡所能抓住一切可能的業務機會,也有信心完成全年的既定目標。
4.籌資建設的江蘇省城市生命線和算力中心項目目前的建設情況,未來對公司增長貢獻多少增量?
答:公司通過發行可轉債方式籌集資金開展江蘇城市生命線和算力中心項目,城市生命線項目將通過省、市和區縣逐級推廣和覆蓋,公司在前期市場調研和技術儲備的基礎上,為城市生命線相關業務的開展進行了必要的準備工作,相信城市生命線業務會成為公司新的業務增長點;算力中心項目本身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主要為解決公司算力能力階段性不足和提高數據處理能力及效率而產生的,未來隨著算力中心的逐步建成,將在生產效率提高和成本節約方面發揮顯而易見的優勢,同時也為公司在全過程數據處理、規模化生產和發揮大數據優勢等方面提供先決條件。
5.公司經營區域集中型較強,主要在江蘇境內,21年開始省外業務收入占比顯著提升,22年占比多少?公司在全國范圍內拓展業務的策略以及客戶拓展中的競爭優勢是什么?
答:2020-2022年省外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大約在15%、25%和30%左右,省外業務的比重逐年穩步提升。公司通過IPO募投項目分別在全國重要城市設立了分支機構,分支機構在當地的業務活動主要是通過開展差異化競爭和與友商進行合作的方式,綜合運用上市公司在業務資質、人力資源、項目過往業績和渠道資源優勢以及品牌影響力等方面的競爭優勢。
6.公司未來會考慮股權激勵嗎?
答:公司上市以來一直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和發揮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公司所在的行業也是以人力資本為驅動的行業,人才是公司立身之本,人才是公司最寶貴的無形財富。公司希望綜合利用包括股權激勵在內的一切可運用的激勵工具,充分調動不同層級的員工積極性;同時公司也希望能打造長期而穩定有效的激勵機制,在合適時機根據不同員工群體分步實施。
7.公司在時空大數據收集處理時,相關數據的所有權歸屬是如何界定的?
答:根據不同項目類型在合同中進行明確約定,如是為客戶定制化的服務或產品,一般數據權屬歸客戶所有;如是公司自身根據生產和科研需要自行完成數據采集和處理工作,數據權屬歸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