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合科技2021-12-21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力合科技2021-12-21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間
    QQ空間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調研地點 調研形式
    2021-12-21 力合科技 湖南省長沙市高新區青山路668號 特定對象調研
    參與機構
    湖南天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湖南甲骨文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國泰君安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正圓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財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弘毅遠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宇納天添財富管理有限公司,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華洲投資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調研詳情
    來訪調研人員參觀了公司的產品展示廳,董事會秘書侯亮介紹了公司的基本情況、主營業務和主要產品、經營發展狀況。問答環節1、公司的行業競爭優勢?在水質監測領域,公司具有突出的市場競爭優勢。公司牽頭建設的“水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是首批(全國共38家)納入新序列管理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參與了多項國家標準的起草和修訂;協助環保部門參加了數十次全國性重大環境事件的應急監測工作或重大活動的監督性監測工作,多次獲得生態環境部專函致謝;承擔了較多的國家及各級環保部門地表水水質監測建設項目,在“十三五”國控地表水監測站建設或改造項目中,力合科技提供儀器數量份額超過40%,并承擔了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平臺的軟件開發;積累了豐富的水質監測系統建設、管理、數據應用經驗,在水質監測領域中的技術和品牌得到了廣泛的市場認可。在氣體監測領域,公司是中科院牽頭的“大氣污染和溫室氣體監測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共建單位。公司緊跟當前市場需求的熱點問題,實施差異化市場競爭策略,著力于技術門檻較高的新賽道。針對空氣污染物源解析監測需求,公司自主研發了顆粒物組分監測及臭氧前驅體組分系統,可實現PM2.5、PM10、VOC等污染物百余項指標的組分監測,通過組分的數據與常規污染物數據進行比較和變化趨勢分析,對污染物具體成分變化及來源進行分析,已在多地取得了較好的應用。同時公司著力開拓城市環境監測咨詢服務、工業園區生態環境服務業務,推出了新一代環境監測咨詢服務模式,同步推進智能管控終端、無接觸實驗室智能水質檢測成套裝備的優化、定制工作,采用自動或人工,在線、連續、即時等多方式、多模式的監測和信息化技術,將排污企業、入河湖口、面源風險點等環境風險敏感點,組合納入監測監管方案,獲取支撐政府決策的多維度、準確、可靠、可溯源的數據,應用AI技術、數據模型、可視化表征等先進技術充分挖掘數據價值,厘清責任、精準溯源,向相關部門提供專業措施、專題報告。2、公司未來發展規劃?公司將在夯實環境在線監測業務的基礎上,探索建立第三方檢測、環境監測咨詢、環境溯源調查等新業務,持續開展高端需求和整體解決方案營銷,緊抓國家級創新平臺建設,持續推進技術研發。發展方向概括來說主要有三點:1是從環境監測儀器儀表制造,向先進制造帶動先進檢測服務方向發展,2是從數據生產向數據分析和應用方向發力,挖掘數據價值,3是從水質監測龍頭向水、氣、土及實驗室環境監測/檢測分析全面發展。3、公司的銷售策略?公司緊跟國家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步伐,抓住行業發展機遇,鞏固了水質監測領域的行業地位和技術優勢,并積極拓展新業務、新市場,形成新的業務增長點,同時,在空氣/煙氣監測方面取得了較多機會,建成了一批示范性項目,為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公司積極開展高端需求營銷和整體解決方案營銷,著力提升國家及省部級等高端生態環境監測需求方案解決能力。同時,公司業務面持續向地市、縣區、工業園下沉,著力開拓城市環境監測咨詢服務、工業園區生態環境服務業務。該類業務在雄安新區白洋淀流域、成都泉水河流域、滇池流域及長沙高新區“空氣污染特護期保障”等項目中開展了應用示范,在生態環境監管、應用場景拓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4、環境監測咨詢服務、第三方檢測新業務預期市場空間有多大?十三五期間,環境監測監察垂直改革,監測、監察是生態環境保護部門的兩個重要抓手,環境監測事權上收有效解決了環境監測與地方管轄的獨立性問題。但垂改后,事權、人員編制、財政支出上收,而地方環境保護部門仍然要承擔監管職能、承受考核壓力。地級市環境監測站的隸屬關系和職能發生了較為顯著地變化,城區和縣城水質、大氣等環境質量的監測,還需要依靠基層環保部門落實,積極承擔起污染源的監督性監測,同時還要應對環境執法監測、應急監測以及信訪監測等工作,因此購買第三方檢測服務能作為地方環境監管部門監督轄區環境的有效手段。根據2020年6月發布的《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截至2017年,我國固定排放源約358萬個,其中各類水污染排口超過120萬個,目前安裝了在線監測的只是其中占數量較少的重點排放源,2021年3月1日《排污許可管理條例》正式實施,覆蓋排污許可管理全要素,取得排污許可證的排污單位,必須按照規范開展自行監測或可委托其他檢(監)測機構代其開展自行監測。2021年11月,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組織召開了由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牽頭編制的《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稀有稀土金屬冶煉》等13項標準送審稿技術審查會,截至目前,為支撐國家排污許可制度的實施,規范排污單位自行監測行為,監測司部署配套的45個大類的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標準編制任務已全面完成,正陸續發布,將全面助力排污許可證后監管的落實落細。同時受縣、鎮、村三級河長制管護境內河流制度的推行,現有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5萬條。目前開展的環境監測,包括自然水體和污染源的水質監測布點、接入系統的監測終端數量還很少。面對中小排放源監管及基層環境監測能力不足的問題,公司持續推進智能管控終端、無接觸實驗室智能水質檢測成套裝備的優化、定制工作,突破多項自動監測技術,率先實現100余項水質指標的自動監測,單條檢測線日分析樣品能力超過500個,且每個樣品的檢測參數可以根據需要靈活配置。隨著當前行業發展、監管需求和企業污染排放自行監測要求的落地,環境監測咨詢業務有較好的發展空間。5、公司員工數量有多少?其中研發人員占比?研發費用及占比。截至上年末公司員工949人,其中研發人員占比13.17%,運營維護技術人員占比63.22%。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研發費用為4236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7.02%;2020年度研發費用為5180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6.69%。6、行業發展環境如何?近年來,國家頒布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排污許可管理條例》等一系列重大生態環境保護政策文件,為我國環境監測設備行業健康、持續、快速地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產業支持和政策后盾。此外,“碳達峰”、“碳中和”是當前的熱點問題,引發了碳計量、監測的市場需求。為積極響應碳達峰、碳中和對監測工作提出的新需求,生態環境部提出總的目標,到2025年,基本建成碳監測評估體系,監測網絡范圍和監測要素基本覆蓋,碳源匯評估技術方法基本成熟,目前正在抓緊研究制定碳監測試點工作方案。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強調要“建立完善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企業履責、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生態環境監測格局,建立健全基于現代感知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優化監測站網布局,實現環境質量、生態質量、污染源監測全覆蓋。提升國家、區域流域海域和地方生態環境監測基礎能力,補齊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水生態環境、溫室氣體排放等監測短板。加強監測質量監督檢查,確保數據真實、準確、全面。”近期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控的意見(征求意見稿)》要求,強化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金屬污染監控預警。加快推進廢水、廢氣重金屬在線監測技術、設備的研發與應用。建立健全重金屬污染監控預警體系,提升信息化監管水平。各地生態環境部門在涉鉈行業企業分布密集區域下游,依托已建水質自動監測站加裝鉈、銻等特征重金屬污染物自動監測系統,對有色金屬冶煉企業集中的工業園區、重點區域及其周邊水、氣、土壤等開展重金屬長期跟蹤監測。公司的技術和產品儲備充足,重金屬等特征污染物的在線監測、應急監測應用案例豐富。接下來一段時期,國家及各省份的“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以及有關落實《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的系列政策預計也將要出臺。綜上,隨著現代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的啟動,監測機制的完善、監測項目的完備和監測要求的提高,帶動了我國環境監測設備市場需求的增長,環境監測設備行業發展機遇良好。

    免責聲明:數據相關欄目所收集數據,均來自第三方個人或企業公開數據以及國家統計網站公開發布數據,數據由計算機技術自動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驗,作者將盡力校驗,但不能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 閱讀本欄目的用戶必須明白,圖表所示結果或標示僅供學習參考使用,均不構成交易依據。任何據此進行交易等行為,而引致的任何損害后果,本站概不負責。

    我的收藏
    關注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獲取更多數據
    關閉 X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吹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