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問題及答復Q:儲能逆變器2022上半年的排產數,從2022年5-6月起市場較好,如何展望2022下半年和2023全年的產能情況與市場格局?A:儲能逆變器2022上半年增速較快,4、5月份訂單多了以后開始擴產,預計2022Q3、Q4是產能快速提升時期。2022上半年儲能逆變器出貨5-6萬臺,對應2021全年出貨是3萬多臺,出貨制約因素主要為產能和供應鏈。產能目標逐步上升至3500臺/天。Q:2022Q2情況較為復雜,如何展望2022Q3相對于Q2的逆變器發展趨勢?A:Q2利潤增速環比40-50%,這個是在Q1情況也比較好的基礎上。Q1歐洲銷售占出口份額的42%,Q2歐洲銷售占據出口的接近70%。非美元的外匯匯率不理想(歐元匯率相對于2021Q2下降了九個多點),影響了公司營業利潤;公司產能有限,優先供應歐洲市場訂單,因而放大了歐元匯率的影響。同時Q2進口料使用量較高,受制于疫情,4-5月從海外進口的物料滯留于上海港口,被迫從現貨市場購買,由此產生的額外高額的成本。外匯和物料因素如果得到改善,2022Q3和Q4的情況比較樂觀。Q:公司對供應鏈元器件的判斷如何?A:隨著總供應量的提升、海外品牌的導入、既有產能的釋放,預計2022Q4起IGBT單管會顯著改善。Q:如何看待逆變器行業的增長速度?A:主要取決于3項因素:需求、產能和供應鏈。中短期內不需要擔心需求。在產能領域,公司快速爬坡能力較強,從2022Q2起開始做產能拓展,Q3、Q4起會逐漸體現在最終的出貨量中。針對儲能供應鏈而言,從2022Q4開始基本能跟上產能擴張的腳步。總的來說,公司對逆變器行業增長持樂觀態度。Q:對于行業產能的展望和預測如何?A:儲能行業潛力巨大。Q:公司對于美國市場的戰略布局與思考如何?A:美國關稅政策調整后,逆變器關稅25%左右。公司在美國市場積累的銷售團隊和客戶資源都很不錯,將來如果可能,在東南亞、美國本土(可能有補貼)布局產能的策略也可以實現關稅的避免。總體而言,公司認為美國市場的規模與歐洲市場的規模整體較為接近。Q:如何看待國內儲能市場的發展趨勢?A:公司看好國內的分布式系統業務,也認為這塊市場未來很有前景。對于大型儲能設備而言,當前國內的地面電站業務盈利能力較弱,公司計劃待時機合適時再切入市場。Q:公司對全球逆變器市場的前景展望如何?A:光伏整體市場的第三方機構判斷較為一致:2022年新增裝機預計在250-260GW左右,2023年預計新增裝機350-360GW左右,增長率約40%。公司認為分布式增長會快于光伏總裝機量增長,儲能的基數較小,因而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快速增長的趨勢。Q:哪些因素影響了公司毛利?A:當前毛利率水平約30%。現貨市場采購原料和歐元匯率下降是影響毛利率的重要因素。上述2項因素在2022Q3、Q4均會有所緩解。Q:公司的訂單堆積情況如何?A:這幾個月每個月新生成的訂單遠高于能發貨的訂單,訂單堆積的問題當前尚未得到解決,是未來公司重點解決的方向。Q:公司逆變器的海外價格如何?美國市場的布局如何?A:海外市場有一定的價格上浮,部分區域、分機型漲價較為顯著。美國市場潛力巨大,無論從人口、政策、經濟水平的角度來說均是如此。近期美國對本土生產的光伏產品給予了一定的優惠政策,因而關稅政策是影響中國光伏企業在美國市場上表現的核心因素。Q:從出貨的角度,如何展望公司2023年并網與出貨的目標?A:2022年訂單溢出非常明顯,公司聚焦逆變器業務。Q:公司對歐洲市場一體機和分體機的需求判斷如何?A:無論哪種技術路線占優,公司都有相應的產品進行配套。除了供應儲能逆變器外,公司有供應一體機外殼,客戶可根據需求選擇不同品牌的儲能電池自行組裝。Q:公司預計2023年儲能逆變器和并網逆變器的出貨?A:儲能逆變器,2023Q1計劃產能從10萬臺/月的產能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如果保供能力充足,訂單需求充足,2023年全年出貨樂觀。Q:產能、訂單、IGBT供應鏈的角度來說排序如何?A:產能下半年會逐步增長,供應鏈方面現有合作廠家預計出貨量也有增幅,國外新品牌和國內IGBT的保供潛力也逐漸顯現。Q:當前歐洲市場需求旺盛,來自歐洲市場的逆變器訂單預計延續到什么時候?A:當前訂單溢出現象可能會延續到2023Q1。不過,如果訂單簽署后半年無法交貨,客戶締約意愿會大幅下降,因此公司會盡力保障出貨。Q:光伏裝機結構的變化如何?產能下降帶來地面電站回升的市場業態如何看待?A:地面電站安裝量短期內可能會因為政策等因數出現顯著上升;但從中長期來看,分布式系統的市場潛力更高(發電要滿足用電側的需求)。分布式主要依據用電價測算,地面電站主要依據發電價測算,前者高于后者,且差價日益明顯,這會引導投資者更多進入該領域。公司在地面電站領域已經進行了積極的布局,并取得了快速的發展。